胡娟
- 作品数:24 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桐柏北部宽坪群变质作用研究
- 桐柏山地区是连接古生代秦岭造山带和中生代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关键地区,发育古生代从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到麻粒岩相的低-高级变质杂岩和中生代从蓝片岩相、绿片岩相到榴辉岩相的高压变质杂岩,因此是研究华北与扬子陆块之间造山作用全过...
- 胡娟
- 关键词:变泥质岩变基性岩锆石U-PB定年早古生代宽坪群
- 文献传递
- 南秦岭刘岭群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8
- 2014年
- 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是理解华北与扬子陆块缝合过程的关键,位于商丹断裂带以南的刘岭群是揭示秦岭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历史的重要窗口。采用LA-ICP-MS对刘岭群3个变质砂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测定,获得最年轻的一组年龄区间为377~395Ma,主要年龄峰值约为442Ma、780~850Ma和900~970Ma,表明刘岭群沉积时代可以持续到晚泥盆世,物质来源于北秦岭构造带。结合刘岭群北侧武关杂岩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确定,刘岭群和武关杂岩共同构成了华北陆块南缘中—晚泥盆世弧前盆地的沉积序列,暗示古秦岭洋的最终闭合发生在泥盆纪之后,而华北与扬子陆块碰撞的主缝合线应位于刘岭群的南侧。
- 陈龙耀罗玉凌刘晓春曲玮胡娟
- 关键词: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龄秦岭造山带
- 海南岛抱板杂岩记录的多期构造热事件:锆石和独居石U-Pb年代学的制约被引量:2
- 2024年
- 抱板杂岩(抱板群)是海南岛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记录了多期构造热事件,是研究海南岛大地构造属性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海南岛冲卒岭地区抱板杂岩变质沉积岩、变质基性岩和伟晶岩脉的锆石和独居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来确定抱板杂岩所经历的多期构造热事件及其所代表的构造意义。研究结果显示,抱板杂岩主要由中元古代变质沉积岩、花岗质片麻岩和变质基性岩组成,经历了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1.3~0.9Ga)、早古生代(470~440Ma)、三叠纪(~230Ma)等多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构造热事件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汇聚有关;早古生代构造热事件与东冈瓦纳古陆北缘的增生造山作用有关;三叠纪构造热事件是印支陆块与华南陆块碰撞拼合的远程响应。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和区域对比分析,认为海南岛与印支陆块具有相似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和多期构造热事件的记录,表明二者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
- 陈龙耀刘晓春刘晓春夏蒙蒙胡娟
- 关键词:构造热事件
- 海南岛发现榴辉岩-高压麻粒岩组合被引量:9
- 2019年
- 在海南木栏头地区首次发现了一套榴辉岩-高压麻粒岩组合。该岩石产出于沿海潮间带中,主要由石榴子石、绿辉石、角闪石、石英和金红石组成,含或不含黝帘石和(或)斜长石。由传统的地质温压计计算获得岩石峰期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约为800~850℃、>1.5GPa,锆石U-Pb定年得到的变质时代为340~300Ma。榴辉岩-高压麻粒岩组合的发现对于深入理解海南岛构造属性、古特提斯洋东域构造演化过程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 夏蒙蒙胡娟胡道功胡道功
- 关键词:榴辉岩高压麻粒岩
- 南秦岭长角坝群低庄沟组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 2024年
- 长角坝群出露于南秦岭佛坪地区,是该构造带内残留的少数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层之一,其物质组成、形成时代一直缺乏准确的限定,进而制约了对南秦岭的构造归属和构造演化的深入研究。文章对长角坝群内低庄沟组变质沉积岩开展了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所取2个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峰值为810~835 Ma,最年轻的年龄区间为600~700 Ma,最大沉积时代为新元古代。这与同为长角坝群、出露最广泛的泥盆纪黑龙潭组具有明显的时代差异,显示了长角坝群物质组成的复杂性。此外,低庄沟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特征与用于对比测试的另一个碎屑锆石最小年龄峰值为718 Ma、主要峰值为810 Ma的佛坪群样品高度相似,结合二者的岩石学及野外地质特征,认为二者共同构成了南秦岭西部的过渡性基底,与南秦岭带内宁陕断裂以东的过渡性基底-武当群、耀岭河群具有明显的可对比性。长角坝群新元古代物质的识别还为佛坪地区变质单元的划分提供了新的依据,进而梳理出成层性、变质程度不同的3个单元,为南秦岭中生代造山演化过程的恢复提供了佐证。
- 刘志慧刘晓春陈龙耀陈龙耀胡娟
- 关键词:南秦岭碎屑锆石新元古代
- 海南洋壳型高温榴辉岩:基本特征及待解问题被引量:14
- 2021年
- 榴辉岩常产于汇聚板块的边界,是鉴别古板块缝合带的重要标志之一。最近,这种特征的变质岩石在海南岛北部被第四系严重覆盖的木栏头地区被发现,其基本特征总结如下:(1)榴辉岩孤立地出露于潮滩鼻潮间-潮下带,主体露岩区域分布的总面积约1.8km2,由片麻理构成的优势构造走向为北东至近东西;(2)榴辉岩经历了顺时针变质演化,从绿帘角闪岩相(620~680℃、0.87~1.11GPa)、榴辉岩相/榴辉岩-高压麻粒岩过渡相(820~860℃、1.70~1.82GPa)、角闪岩相(700~730℃、0.71~0.85GPa)到绿片岩相;(3)榴辉岩的主体(占分析样品总数的65%)具有正常洋中脊玄武岩(N-MORB)属性,少数具有富集洋中脊玄武岩(E-MORB)和火山弧玄武岩(VAB)属性,初始Sr-Nd同位素成分表明他们来自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4)榴辉岩原岩形成于355Ma之前,进变质和峰期-退变质的时代分别约为340~330Ma和310~300Ma,冷却至金红石U-Pb体系封闭温度的时代为292±6Ma。所以,海南榴辉岩主要是大洋(少数岛弧)玄武岩在石炭纪经高温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由这种特殊的洋壳型高温榴辉岩自身及其引申出的科学问题包括:(1)海南榴辉岩是单体榴辉岩还是榴辉岩集合体?如果是单体,那将是国内出露规模最大的榴辉岩体;(2)海南榴辉岩到底是榴辉岩相岩石还是榴辉岩-高压麻粒岩过渡相岩石?榴辉岩相峰期变质的压力到底有多高?遍布的深熔作用是发生在温压峰期还是在减压过程中的温度峰期?(3)原岩形成于洋盆还是弧后盆地?其与同时代的金沙江-哀牢山-马江洋和邦溪-晨星弧后盆地具有怎样的联系?(4)榴辉岩起因于大洋热俯冲/增生还是大陆俯冲/碰撞环境?以其为代表的古板块缝合带(可称木栏头或潮滩鼻缝合带)向哪里延伸?(5)东、西古特提斯构造域的早期演化有无相似之处?海南陆块或其北部或西部地体是否在石炭纪就已与华南陆块碰撞对接在一起
- 刘晓春胡娟胡娟陈意陈龙耀夏蒙蒙陈意王伟
- 关键词:部分熔融石炭纪
- 桐柏地区秦岭岩群中碱性脉岩的锆石U-Pb年龄:对麻粒岩相变质时代的约束被引量:5
- 2013年
- 由于前人在桐柏地区秦岭岩群高级变质岩石中获得的变质年龄比较分散,所以有关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时代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使用LA-MC-ICPMS方法对侵入于秦岭岩群中的弱变形和未变形碱性岩脉进行了锆石U-Pb定年,获得其侵位时代分别为429.9±1.5Ma和430.3±1.3Ma。结合区域上已发表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我们推测,秦岭岩群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于约440~430Ma,与华北陆块南缘的弧-陆碰撞作用有关。碰撞后的岛弧岩浆作用主要发生在约430Ma,从而造成了秦岭岩群的缓慢冷却,这可能是麻粒岩相变质锆石的同位素年龄比较分散的主因。
- 曲玮刘晓春胡娟李怀坤耿建珍
- 关键词:麻粒岩锆石U-PB年龄
- 桐柏造山带古元古代变质基性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3
- 2012年
- 桐柏造山带位于秦岭和大别造山带之间,其北侧对应于北秦岭中高级变质杂岩,南侧对应于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杂岩。锆石U.Pb定年在一个榴辉岩中获得其原岩侵位年龄和锆石重结晶或生长年龄分别为(1961±23)Ma和(1949±51)Ma,在一个石榴角闪岩(退变榴辉岩?)中获得其变质年龄为(1936±26)Ma,表明这两种基性岩石在二叠一三叠纪高压变质之前经历了古元古代变质作用的影响。由桐柏一大别一苏鲁造山带可利用的年代学资料确定,扬子陆块北缘发育的古元古代构造热事件可分为两幕,第一幕发生在约1.97-1.93Ga,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有关;第二幕发生在约1.85—1.82Ga,或者代表Columbia超大陆汇聚的继续,或者是陆块边缘增生过程的结果。
- 胡娟刘晓春曲玮崔建军
- 关键词:古元古代扬子陆块
- 桐柏杂岩中印支期变质岩包体的变质作用被引量:4
- 2009年
- 桐柏杂岩位于桐柏地区两条印支期高压变质带之间,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前寒武纪变质杂岩体。由于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资料的缺乏,对其构造属性和变质演化过程一直存在着模糊的认识。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在桐柏杂岩中发现了含有石榴石的斜长角闪岩和片麻岩包体。对这些包体的变质作用研究发现,其主要矿物虽然受到晚期低温扩散的影响,但变质反应结构并不发育。变质作用温压估算结果显示,这些包体的峰期变质条件达到了高角闪岩相,其T=560-670℃,P=0.57-0.90GPa。年代学资料表明,桐柏杂岩的主体为强烈变形的燕山期花岗岩体,其中变质岩包体的变质时代为印支期。然而,由于在这些变质岩包体中尚未找到高压或超高压变质的证据,它们是印支期高压/超高压岩石的退变产物,还是只经历了中下地壳变质作用影响的中压岩石,尚需今后进一步的探索。
- 崔建军刘晓春胡娟曲玮
- 关键词:变质作用印支期
- 南秦岭佛坪地区早中生代变质-深熔-变形作用的锆石U-Pb年代学制约被引量:6
- 2019年
- 本文通过几何学与运动学等构造变形分析,勾勒出南秦岭佛坪地区龙草坪混合岩化片麻岩穹隆、佛坪县城片麻岩穹隆以及秧田坝—十里铺走滑剪切带的基本形态。同时,对该区混合岩、麻粒岩以及变形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与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岩的锆石具有明显的核-边结构,其中中色体年龄集中在(211.8±1.9)Ma,浅色体中锆石边部年龄为(203.7±1.6)Ma,而继承核部则显示了与本地区泥盆纪变质沉积岩中碎屑锆石一致的年龄谱系。麻粒岩的锆石也具有明显的核-边结构,核与边分别得到(201.5±7.0)Ma和(188.1±1.5)Ma的加权平均年龄。伟晶岩和细粒花岗岩样年龄分别为(200.4±2.0)Ma和(201.1±1.5)Ma,误差范围内一致。穹隆一带的副片麻岩和走滑剪切带南侧变质沉积岩分别得到(198.1±2.2)Ma和(196.1±2.1)Ma的变质年龄。佛坪县城片麻岩穹隆一带的变形花岗岩年龄为(205.5±3.0)Ma。综合以上构造变形与变质-深熔-岩浆作用的研究,我们构建了佛坪地区早中生代构造演化序列,并提出片麻岩穹隆侵位过程中得到了作为勉略带东侧部分的秧田坝—十里铺韧性走滑剪切带活动的促进。并认为南秦岭构造带至少在217~212Ma之前仍处于俯冲环境,于211~201Ma进入同碰撞背景,并于200~190Ma完成同碰撞向伸展体制的转变。
- 刘志慧陈龙耀曲玮胡娟刘晓春
-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南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