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玥

作品数:11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4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音乐
  • 3篇教学
  • 2篇调音
  • 2篇音调
  • 2篇正表
  • 2篇吸盘
  • 2篇壳体
  • 2篇教学方法
  • 2篇硅胶
  • 1篇底座
  • 1篇电子乐
  • 1篇多声思维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教育
  • 1篇音乐教学
  • 1篇音乐美学
  • 1篇音乐审美
  • 1篇音乐文化
  • 1篇音乐要素
  • 1篇照明

机构

  • 8篇河南科技学院

作者

  • 8篇肖玥
  • 2篇袁媛
  • 1篇杨阳
  • 1篇徐辉

传媒

  • 1篇艺术科技
  • 1篇戏剧之家
  • 1篇音乐时空
  • 1篇音乐大观
  • 1篇大观(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音乐教学用乐谱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音乐教学用乐谱架,其组成包括:底座,底座下具有移动件,所述的底座上螺纹连接有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通过十字调节块A和十字调节块B与工字形架连接,所述的工字形架上设置有乐谱盘,所述的乐谱盘上表面中间处开有...
杨阳徐辉肖玥
一种硅胶吸盘和制备方法及使用硅胶吸盘的多功能调音器
本发明属于一种硅胶吸盘和制备方法及使用硅胶吸盘的多功能调音器;包括调音器主体,调音器主体的一侧设有硅胶吸盘,调音器主体的底部设有夹座;调音器主体包括壳体,设在壳体正表面的音调显示屏和调音健,壳体顶部设有若干个拾音头,壳体...
袁媛肖玥刘伶俐
一种硅胶吸盘和制备方法及使用硅胶吸盘的多功能调音器
本发明属于一种硅胶吸盘和制备方法及使用硅胶吸盘的多功能调音器;包括调音器主体,调音器主体的一侧设有硅胶吸盘,调音器主体的底部设有夹座;调音器主体包括壳体,设在壳体正表面的音调显示屏和调音健,壳体顶部设有若干个拾音头,壳体...
袁媛肖玥刘伶俐
河南北部地区锣鼓乐中的多声思维探究
2024年
说起中国传统的打击乐,人们会联想到大鼓、锣等乐器。在花灯节庆等各种民俗活动中,常常能看到锣鼓队的身影。锣鼓队的表演气氛通常非常喜庆、热闹,深受百姓的喜爱。研究和分析小咚鼓、中州大鼓等河南北部地区的锣鼓乐种类,对其中的乐队编制、音色安排、节奏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展示民间锣鼓乐中独有的多声部思维,试图在民间打击乐中寻找新的生命力和丰富的表现力,为中国传统打击乐的创作和传承提供相关思考。
肖玥
关键词:锣鼓乐多声思维
浅谈中学音乐课程中的歌曲写作教学
2013年
广义的作曲,就是让每一位学习音乐的人,都要以写作的形式深入到音乐的本体语言上来。不管程度深浅,其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音乐的学习,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就中学生的音乐教育来说,对有一定音乐基础知识的学生进行简单的作曲教学和实践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简单的歌曲创作课程可以加强音乐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心听觉,提高创造力和对音乐音响想象的驾驭能力。
肖玥
关键词:歌曲写作音乐要素教学方法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文化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思考被引量:1
2014年
现如今,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逐渐加强。《音乐文化与作品分析》课程作为我校最新开设的全校公选课,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对中外音乐历史、人物、著名曲目以及不同时期音乐特点等方面理解基础上,加强对音乐文化的大背景及其音乐和文化之间关系的把握,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树立独立的音乐文化观念。本文从此课程的教学对象、内容与方法三个方面,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做出思考与分析。
肖玥
关键词: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从“新”《龙船调》看传统民歌与电子乐的融合创作与传播
2023年
2020年抖音发布了专辑《国韵潮声》,其收录了10首融合了传统音乐元素的改编歌曲,其中,由音乐人朱金泰制作,多余和毛毛姐(余兆和)改编及演唱的《龙船调》将民歌元素与电子、流行等风格结合,形成了带有传统意味的“新声”。这些作品以抖音平台为依托,通过融合性的创作与表达方式,实现了广泛且迅速的传播效果。然而,在获得迅速传播的同时,民歌作品的纯粹性和艺术性也遭遇质疑。本文以“新”《龙船调》为例,讨论该民歌和电子乐融合创作的相关问题,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思考。
肖玥
关键词:民歌电子乐
20世纪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及对当代音乐审美发展的思考
2013年
20世纪的欧洲,由于战争、社会激变、文化冲击等种种因素,导致了当时的艺术家打破现有的常规,追求"新的艺术"。从音乐创作方面来看,作曲家们期望颠覆已存在于欧洲数百年的音乐体系——大小调体系,创造全新的音乐体系。表现主义音乐便是产生于此大环境之下。本文从表现主义的风格特点入手,结合音乐美学方面的相关知识,阐述了表现主义音乐的美学特征及其对时代的影响,并简单总结了"新音乐"类型的产生对当代音乐审美发展的意义。
肖玥
关键词:表现主义音乐美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