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卡汀治疗原发性肝癌72例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利卡汀和利卡汀联合碘油及化疗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已确诊的PHC患者72例,采用肝动脉灌注介入术(TACE),其中单纯利卡汀介入治疗50例,利卡汀+碘油+吡柔比星+丝裂霉素介入治疗22例,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AFP值、肿瘤大小、肝肾功能、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变化。结果单纯利卡汀组治疗1个月后,肿瘤瘤体明显缩小、AFP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肝肾功无明显变化。利卡汀+碘油+化疗药治疗1个月后肿瘤瘤体和AFP明显下降,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肝肾功无明显变化。结论两组介入治疗PHC,均能使瘤体缩小、AFP下降,以利卡汀+碘油+化疗药效果更好,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肝肾功无明显变化,表明利卡汀和(或)利卡汀联合碘油及化疗药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显著、安全。
- 余宙耀程涛李灼亮肖必黄希谭永才欧阳石彭齐荣罗鹏飞
- 关键词:利卡汀原发性肝癌
- 微波消融术对原发性肝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对肝纤维化五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49例微波消融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A、LN、PC-Ⅲ、Ⅳ-C、TGF-β1五项肝纤维化指标水平。结果 PMCT治疗后与PMCT治疗前相比,HA、LN、PC-Ⅲ、Ⅳ-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F-β1每次均有下降(P<0.05)。结论 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对HA、LN、PC-Ⅲ、Ⅳ-C无影响,且对肝纤维化有一定抑制作用。
- 彭齐荣肖必张健程涛陈国强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肝纤维化
- 微波凝固术后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检测微波凝固术后肝细胞肝癌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指标,探讨微波凝固治疗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行肝癌微波凝固术治疗的患者,分别于微波凝固治疗前1天、治疗后7天、14天、21天和28天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查患者外周血CD4+、CD8+、CD3+、CD4+/CD8+比值、NK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微波凝固后第1周,各指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第2周开始,CD4+值比术前明显上升,CD8+明显下降,第4周开始NK细胞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微波凝固治疗后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增强,将对肝癌患者的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 彭齐荣肖必张健刘莉莉程涛余宙耀陈国强
- 关键词:肝癌微波凝固免疫功能
- 拉米夫定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40例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经皮微波消融(PMCT)治疗乙肝病毒DNA阳性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方法:乙肝病毒DNA阳性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40例为研究组,同时接受PMCT+拉米夫定,单纯PMCT治疗的40例同类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乙肝病毒DNA定量和ALT水平。结果:治疗1周及2周时,两组患者乙肝病毒DNA定量、ALT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时,研究组乙肝病毒DNA量和ALT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PMCT治疗乙肝病毒DNA阳性的HCC患者,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保护患者肝功能。
- 彭齐荣肖必程涛谭永才李灼亮余宙耀
- 关键词:拉米夫定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病毒
- 利卡汀治疗原发性肝癌72例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单纯利卡汀、利卡汀联合碘油及化疗药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已确诊的PHC患者72例,分为单纯利卡汀介入治疗组50例,利卡汀+碘油+吡柔比星+丝裂霉素介入治疗组22例,采用肝动脉灌注介入术(...
- 余宙耀程涛李灼亮肖必黄希谭永才欧阳石彭齐荣罗鹏飞
- 关键词:利卡汀原发性肝癌
- 文献传递
- 胰岛素强化治疗肝移植术后糖尿病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肝移植后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8年3月21例确诊肝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予胰岛素强化治疗2~4周。结果:21例患者治疗结束时血糖均控制理想,空腹及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肝移植后糖尿病患者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有效控制高血糖。
- 肖必胡婷刘树人
- 关键词:肝移植胰岛素强化治疗移植后糖尿病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移植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2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无菌抽取骨髓60~100ml,分离纯化BMSC,然后经肝动脉导管注入肝脏。术后定期检测肝功能,并观察同期的症状体征和不...
- 欧阳石程涛李灼亮刘树人肖必佟明华余宙耀孔祥平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肝硬化
- 文献传递
- ^(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门静脉癌栓40例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和操作流程。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灶内,采用(2.2~3.3)×10~7 Mq活度的^(125)I粒子多层面播植。结果:40例患者中癌栓完全缓解18例(45.0%),部分缓解22例(55.0%),总有效率10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近期效果好,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 彭齐荣肖必王峥程涛罗鹏飞
- 关键词:碘放射性核素门静脉癌栓125I粒子植入术
- ^(125)I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被引量:7
- 2012年
-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应用于临床,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已取得良好效果。目前研究结果表明,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原发性肝癌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就近年来该技术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予以综述。
- 彭齐荣肖必周泽健
- 关键词:肝癌
- 125I粒子植入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 目的:观察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对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的免疫细胞指标,评价该技术对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53例行肝癌125I粒子植入术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1天、治疗后7天、14天、21天,28天和5...
- 彭齐荣肖必谢苏民唐海泳程涛刘莉莉余宙耀罗鹏飞
- 关键词:肝癌125I粒子植入术免疫功能预后情况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