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莹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种植体
  • 2篇牙槽
  • 2篇牙槽骨
  • 2篇牙种植
  • 2篇牙种植体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缺损
  • 2篇缺损修复
  • 2篇骨缺损
  • 2篇骨缺损修复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引导骨再生
  • 1篇引导骨再生术
  • 1篇生物膜
  • 1篇屏障膜
  • 1篇前牙
  • 1篇前牙区
  • 1篇种植术
  • 1篇种植体周围骨...

机构

  • 3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聂莹
  • 4篇张志宏
  • 3篇袁晟
  • 2篇刘红红
  • 2篇邓克学
  • 2篇鲍军燕
  • 1篇张亨
  • 1篇叶茂昌
  • 1篇李红梅
  • 1篇程凡
  • 1篇翁海燕
  • 1篇孙建华
  • 1篇张震东
  • 1篇朱祖武
  • 1篇韦炜
  • 1篇何华

传媒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膜引导骨再生术在前牙区种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膜引导骨再生术(GBR)在前牙区种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前牙缺失患者按照牙槽骨唇舌向厚度不同分为两组,A组12例,牙槽嵴唇舌向厚度<6 mm,行GBR+牙种植术,B组10例,唇舌侧牙槽嵴厚度>6 mm,行牙种植术,通过临床和放射学检查对比分析种植术后半年、种植体负载1年后的牙槽骨的厚度及高度变化。结果:种植术后半年A组患者牙槽嵴唇舌向宽度较术前明显增宽(P<0.05),种植体负载1年后,A组患者与B组患者牙槽骨唇舌向及垂直向均有少量吸收,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前牙区牙槽骨骨量不足的患者同期行GBR和种植体植入术效果好,可很好地解决骨组织不足的问题,可拓宽前牙区种植术的适应症。
袁晟张志宏张震东聂莹
关键词:骨移植材料屏障膜
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应用研究
张志宏叶茂昌邓克学刘红红翁海燕鲍军燕程凡张亨袁晟聂莹朱祖武孙建华李红梅
该项目建立了骨缺损模型。通过影像学、组织学等手段进行了骨质生长情况分析,种植体与周围骨界面形态和间隙观察,骨缺损区成骨形态观察,从而了解各组成骨情况。通过对屏障膜使用的对比研究,得出在小范围骨缺损区且粘骨膜完整的情况下,...
关键词:
关键词:生物膜
糖尿病对大鼠牙槽骨缺损修复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糖尿病对实验性大鼠牙槽骨缺损修复过程中不同时期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对...
聂莹
关键词:糖尿病牙槽骨骨形态发生蛋白-2
文献传递
糖尿病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一直以来,糖尿病被认为是口腔种植治疗的禁忌证,糖尿病患者也占禁忌症患者中很大一部分,因高血糖及其并发症对骨形成起反作用而导致种植失败。不仅如此,糖尿病通常和牙周病同时存在,这些糖尿病的并发症都是影响种植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和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则表现出更高的种植失败率,因此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糖尿病对种植周围骨组织的影响,以及临床糖尿病患者种植牙的现状作一综述。
聂莹张志宏
关键词:糖尿病口腔种植牙槽骨
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CT观察
2013年
目的:了解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不同修复方式的价值。方法:建立实验犬骨缺损模型。按照分组要求实验犬每侧股骨于五个部位植入五枚种植体:分别将种植体植入人工骨缺损区加实验用骨修复材料,植入人工骨缺损区加骨修复材料和生物膜,植入人工骨缺损区加生物膜,植入人工骨缺损区作空白对照,植入无缺损区作为总的对照;行三维CT扫描进行观察,以期了解不同修复方式的优劣。结果:应用骨修复材料和(或)生物膜组修复效果优于单纯骨缺损组,同时应用骨修复材料和生物膜组与单纯应用骨修复材料组效果相近。讨论:牙种植体植入时周围骨缺损修复的影响因素较多,在人为干预的同时,也应充分重视机体自体的自我修复能力。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的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应用骨修复材料和(或)生物膜组修复效果良好,但生物膜的作用不明显。
张志宏刘红红何华邓克学韦炜鲍军燕聂莹袁晟
关键词:牙种植体骨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