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
-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式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 谢天承罗明许云飞
- 马蹄肾肾细胞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并文献复习(附5例报告)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马蹄肾肾细胞癌(以下简称肾癌)的安全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例马蹄肾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右侧肾脏1例、左侧肾脏4例,其中有2例患者的肿瘤累及峡部。总结各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5例患者经增强CT和增强MRI检查均获得及时准确的诊断,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行经腹腔根治性肾切除术,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根治性肾切除术是马蹄肾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案,血管解剖变异的术前评估和术中峡部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位于肾脏中上极、较小、肾动脉分支不多的肿瘤也可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
- 王光春彭波刘敏黄建华张海民鄢阳车建平许云飞罗明杨斌叶林姚旭东郑军华
- 关键词:马蹄肾肾细胞癌
- 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T_(1a)期肾细胞癌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T1a期肾细胞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初诊为T1a期单发肾细胞癌的患者15例,肿瘤位于左肾6例、右肾9例。术前常规行肾脏增强CT检查明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肿瘤直径1.1~3.9cm,平均直径为(2.7±1.1)cm。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比较手术前与手术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时,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清肌酐水平、红细胞沉降率、患侧肾小球滤过率,并行肾脏增强CT检查观察病灶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接受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无1例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均于术后第2天出院。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间的血红蛋白和血清肌酐水平、红细胞沉降率、患侧肾小球滤过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第1周,肾脏增强CT检查见原肿瘤区域呈低密度影;术后第1个月,肾脏增强CT检查见病灶完全消融13例、消融不全2例,完全消融率为13/15;术后第3个月,肾脏增强CT检查见病灶完全坏死14例、部分坏死1例,完全消融率为14/15。术后随访2~2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3个月,15例患者均生存,无1例发生局部或远处复发。结论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T1a期肾细胞癌是安全、有效的。
- 王光春朱崴王波耿江黄建华夏盛强罗明车建平鄢阳康黎彭波许云飞郑军华
- 关键词:射频消融肾癌冷循环电极
- 膀胱癌治疗技术创新及预后理论建立
- 姚旭东耿江许天源鄢阳罗明张俊峰张文涛刘晟骅黄建
- 该项目属于临床医学泌尿外科学。
膀胱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国民健康。膀胱癌外科治疗的效果不理想,腔内切除病灶易残留、播散,病理分期不准确;根治手术创伤大、易损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功能欠佳。由于膀胱癌生物学行...
- 关键词:
- 关键词:膀胱癌肿瘤治疗
- Dickkopf-4激活Wnt/PCP通路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的增殖及侵袭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Dickkopf-4(DKK4)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ccRCC生物学行为、临床分期分级和预后之间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W estern印迹法比较42例肾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DKK4的表达水平,观察其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分级之间的关系;使用p CMV6-DKK4表达载体转染786-O和A498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检测、观察转染后的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侵袭力及细胞凋亡水平,检测Wnt/β-Catenin(β-Catenin、Cyclin D1)及Wnt/Planar Cell Polarity信号通路(JNK、Rac1)蛋白表达。结果 28例(66.7%)肾癌组织中,DKK4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分级分期和临床特征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过表达DKK4的肾癌细胞株的增殖活性及侵袭力明显增强;细胞内Wnt经典通路蛋白β-Catenin表达下调而Cyclin D1表达上调;Wnt/PCP通路下游蛋白JNK、Rac1表达上调。结论 W 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DKK4通过激活W nt/PCP非经典通路促进肾癌细胞增殖,增强肾癌细胞侵袭力。
- 胡光辉赖鹏刘欢罗明张海民许云飞
- 关键词:增殖活性侵袭力
- WBC、NLR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分期及分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NLR)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分期、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8例上尿路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分期、分级患者的WBC、NLR水平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对患者外周血WBC、NLR水平与肿瘤分期、分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肌层浸润(T2~T4)患者WBC、NLR水平显著高于非肌层浸润(Ta~T1)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级患者WBC、NLR水平显著高于低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WBC与患者的病理分期、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NLR与患者的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计算出患者NLR的最佳筛查阳性界值(cut-off值)为2.1,不同NLR水平患者在T分期、N分期、肌层浸润以及分化程度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NLR水平患者T2~T4、N0~N2、肌层浸润以及高分化程度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低NLR水平患者所占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LR水平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病理分期、分级呈正相关,可作为术前判断患者病情程度的辅助诊断指标。
- 蔡可可鄢阳耿江毛士玉黄建华罗明姚旭东
-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
- 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2年12月在我科行PCNL治疗的孤立肾合并肾结石患者138例,其中解剖性孤立肾16例,功能性孤立肾122例(对侧肾GFR〈10 m L/min)。肾功能异常35例。鹿角状结石41例,多发结石85例,单发结石12例,其中有同侧开放手术史者11例。采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F18微创通道或F24标准通道,使用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或钬激光清除结石。结果:138例均一期建立通道。采用单通道125例(90.6%),双通道13例(9.4%)。平均通道建立时间(4.7±0.9)min,平均手术时间(49.5±12.6)min。术后血常规Hb平均下降5.8 g/L。6例患者接受输血,其中3例行超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控制出血。35例肾功能异常者中,术后第1天SCr增高者32例(91.4%),平均增高(19.8±7.4)μmol/L;术后第7天降至正常水平者26例(74.3%)。一期PCNL结石清除117例(84.8%),术后1月复查结石总清除率91.3%(127例)。12例有残石者行体外震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或保守观察。15例(10.9%)患者术后出现发热(体温〉38.5℃),本组无脏器损伤和感染性休克病例。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功能性或解剖性孤立肾合并肾结石是安全和有效的。
- 王光春周婷婷刘敏黄建华胡洋洋严佳胜杨斌罗明张海民彭波许云飞姚旭东郑军华
-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肾结石孤立肾
-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技巧体会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2012年1月-2015年6月间有60例肾肿瘤患者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术中采用倒刺缝合、高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等技术。术后随访,观察手术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患者术中需中转行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67.6±15.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6.6±22.6)mL,平均住院天数为(7.5±3.6)d。54例患者术中需阻断肾动脉,平均血管阻断时间为(27.5±8.5)min;6例术中未阻断血管。术后随访1~42个月,无1例患者发生肿瘤复发。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肾透明细胞癌3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4例,畸胎癌1例,嗜酸细胞腺瘤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6例,多房囊型肾细胞癌3例,梭形细胞癌3例。结论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CT血管造影检查、熟悉解剖结构、倒刺缝合、高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可提高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彭波申佩军胡洋洋王光春刘敏黄建华张海民罗明车建平杨斌鄢阳耿江叶林许云飞姚旭东郑军华
- 关键词:肾肿瘤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良性狭窄伴结石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良性狭窄伴结石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运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良性狭窄伴结石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42.97±7.85)岁;狭窄段长度0.2~1.6 cm,结石最大径0.5~~2.1 cm.结果 成功行狭窄段钬激光内切开并碎石33例.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44.97±10.97)min.术后平均住院(4.94±1.72)d,双J管留置8周.随访3~27个月,平均(13.03±5.78)个月.2例术后分别6个月、9个月再狭窄,因狭窄段较长行开放手术狭窄段切除对端吻合治愈.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严格选择的输尿管良性狭窄伴结石安全、高效、微创、预后好.
- 李强许云飞罗明张海民
- 关键词:输尿管镜输尿管结石钬激光
- 经尿道膀胱铥激光止血联合高压氧治疗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铥激光止血联合高压氧治疗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10例因肉眼血尿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放射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47~81岁, 平均69.4岁;初始血红蛋白水平58~123 g/L, 平均91.4 g/L;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3~13分, 平均7.8分。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铥激光止血联合高压氧治疗, 治疗结束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 包括评估肉眼血尿及OABSS评分、检测血红蛋白水平及尿常规镜下红细胞数;6、12个月时分别进行膀胱镜检查, 判定联合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围手术期未发生3~4级并发症, 高压氧治疗期间亦未见严重气压伤、氧中毒及减压病等并发症。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后1、3、6、12个月时的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OABSS评分显著降低, 其中1、3个月时血红蛋白升高较前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个月时OABSS评分较前次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个月时, 膀胱镜检查显示6名患者治愈, 3名患者症状缓解;1名治疗前严重血尿患者肉眼血尿仍反复发作;联合治疗总体有效率90%。结论经尿道膀胱铥激光止血联合高压氧治疗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有效率高, 患者肉眼血尿及尿路刺激症状显著改善, 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许天源鄢阳郑景存耿江罗明
- 关键词:放射性膀胱炎血尿高压氧铥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