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青
- 作品数:22 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江苏省卫生厅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部超声检查在颈段食管癌诊疗中的应用
- 目的:作者根据食管的解剖特点,应用高频探头对部分发颈段食管癌患者做了颈部超声检查,并与部分正常人作了对照,对颈部超声检查在颈段食管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方法:本组使用Aloka650(7.5MHz)和Aspen(...
- 缪青谭旭艳贾译清吴丹
- 关键词:颈段食管癌高频探头淋巴结强回声钡餐造影
- 文献传递
- 乳腺BI-RADS4病变超声诊断与MRI、钼靶的对比分析
- 目的 通过分析乳腺BI-RADS4级病变的超声特征和对应的MRI、钼靶的表现特点,探讨超声、MRI和钼靶三种常用影像检查方法对乳腺BI-RADS4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 乳腺BI-RADS4级病变癌符合率约在3%~94%...
- 缪青谭旭艳
- 关键词:超声MRI钼靶
- CEUS时间-强度曲线定量模型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定量模型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效果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于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住院接受CCRT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6例,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治疗2周和外照射结束后行经阴道CEUS检查,并采用CEUS联合TIC定量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整体患者及TP方案组CCRT治疗2周和外照射结束后达峰时间分别较治疗前明显缩短;TP方案组CCRT治疗2周曲线下面积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结论:CEUS联合TIC能够体现中晚期宫颈癌CCRT治疗后肿瘤内部血流灌注变化情况,具有一定的早期疗效评估价值。
- 唐修亮唐修亮缪青
- 关键词:宫颈癌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同步放化疗
- 超声引导经皮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46例原发性大肝癌被引量:1
- 2002年
- 经皮穿刺每次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 46例原发性大肝癌。结果治疗后随访 4~ 48个月 ,75 %肿瘤内部回声增强 ,67.1%瘤体缩小 ,5 4.6%瘤内血流消失 ,AFP降至 <10 0 μg或正常水平 70 %。 1年生存率 65 % ,2年 48% ,3年 17%。该治疗方法简单、实用、并发症少 。
- 吴丹谭旭艳缪青贾译清
- 关键词:超声引导无水酒精瘤内注射原发性大肝癌经皮穿刺
- 超声学检查对鼻咽癌颈淋巴结肿大的诊疗价值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观察鼻咽癌颈部肿大淋巴结超声学特点,评价超声学检查对鼻咽癌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诊疗价值。方法:对33例病理确诊为鼻咽癌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在放疗前后进行超声学对比检查,对放疗后残留者随访观察,记录淋巴结大小、回声、结构、血流分级,对血流分级Ⅰ级以上者测定血流最大速度及阻力指数。结果:(1)B超较体检或MRI分别高出68.6%、43.3%的检出率。(2)放疗前1例患者淋巴结血流分级评为0级,5例显示在0级到Ⅰ级之间,Ⅰ级7例,Ⅱ级14例,Ⅲ级6例。Ⅰ级以上者肿大淋巴结血流最大速度Vmax位于0.13~0.42m/s,多数为0.14~0.25m/s;阻力指数RI位于0.46~0.89,多数为0.57~0.65;6例血流丰富评为Ⅲ级者,出现高阻力、高流速,RI0.67~0.88,Vmax0.23~0.42m/s。(3)放疗前后转移淋巴结超声学特点变化明显,淋巴结消失或直径变小,或者表现为回声增强,边界模糊,血流分级下降,呈0~Ⅰ级,血流速度下降,部分仅测得0.04~0.06m/s的静脉血供。结论:(1)超声学方法可作为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无创、定性的诊断方法;(2)淋巴结直径<2cm,无血流或血流<Ⅰ级,且淋巴结皮髓质境界分明者,即使CT或MRI检查提示淋巴结存在,仍可按非转移淋巴结观察随访;(3)直径1~2cm者,血流分级Ⅱ~Ⅲ级者,考虑转移淋巴结;(4)直径≥2cm,孤立肿大淋巴结,有无血流均考虑转移淋巴结。
- 朱军缪青谭旭艳梅泽如
- 关键词:鼻咽肿瘤颈淋巴结
- 食管腔内超声在食管上段癌诊疗中的应用
- 2002年
- 目的 比较传统临床分期、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和食管腔内超声 (TEUS)对食管上段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38例食管上段癌患者 ,术前均行TEUS和CT检查。TEUS、CT和传统临床分期结果分别与手术病理分期比较。结果 传统临床分期和TEUS对食管上段癌TN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 36 8%和 6 8 4 % (P <0 0 1) ,CT和TEUS对食管上段癌TN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4 7 3%和 6 8 4 % (P <0 0 5 ) ,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 39 5 %和 73 7% (P <0 0 1) ,局部转移性淋巴结 (N分期 )的检出率分别为 4 0 8%和 71 4 % (P <0 0 1)。结论 TEUS在术前T、TNM和N分期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检出率 ,优于CT和传统临床分期 。
- 邱宁雷许林缪青谭旭艳贾译清
- 关键词:食管上段癌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多模态超声对乳腺非肿块样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 超声较易分辨典型的乳腺肿块,但对于乳腺非肿块样病变的诊断目前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分析乳腺非肿块样病变的超声表现,探究多模态超声对乳腺非肿块样病变的诊断效能,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超声科收治的62例乳腺非肿块样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常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US)、多模态超声进行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探究多模态超声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62例病灶中,病理诊断为良性18例、恶性44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进行诊断试验结果显示,常规超声诊断、ABUS检测和多模态超声等三种超声诊断结果一致性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kappa值分别为0.337、0.499和0.531,依次升高。多模态超声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26%、83.67%和76.9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93.18%和55.56%。结论 多模态超声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等指标优于常规超声诊断、ABUS检测,其对乳腺非肿块样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意义。
- 庄静王奕萍张婷缪青
- 食管癌离体标本的声像研究被引量:4
- 1995年
- 本文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瘤离体标本进行了肉眼观察及声像分析,归纳食管癌的声像特征有:病变管壁增厚;管壁层次模糊或消失;局部形成形态不规整向表面隆起的低回声四块;肿块境界清或欠清;肿块后壁回声改变不明显。并就肿瘤侵犯深度做了超声与病理对照。对非肿瘤部位的食管壁声像作了描述。
- 缪青谭旭艳贾译清
- 关键词:离体标本食管肿瘤超声波诊断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浅表淋巴结诊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和治疗浅表淋巴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96例患者肿大淋巴结 ,包括炎症、淋巴瘤和转移癌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观察其二维声像和彩色血流特征 ,并测量长短轴比例 (L/S)、最大血流速度 (Vmax)和阻力指数 (RI) ,对部分病例治疗前后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 肿大淋巴结数目、大小、L/S于各组间存在交叉重叠。二维声像均表现为回声不均 ,淋巴结门消失或偏心。但各组病史不同 ;转移瘤回声多样 ,可伴有液化或钙化 ;炎症组血流Ⅰ~Ⅱ级 ,中央型为主 ,Vmax约 9~ 19mm/s,RI 0 5 3~ 0 6 4 ;淋巴瘤血流Ⅱ~Ⅲ级 ,周边型与混合型 ,Vmax 2 3~ 5 1cm/s,RI 0 4 3~ 0 76 ,转移瘤血流 0~Ⅲ级 ,表现无血流型、周边型或混合型 ,Vmax 11~ 4 2cm/s,RI 0 4 6~ 0 89。治疗后淋巴结消失或缩小 ,血流信号消失或减少 ,Vmax下降 ;恶性组治疗无效病例表现淋巴结体积缩小不明显 ,血流信号及Vmax不下降。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 缪青朱军谭旭艳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浅表淋巴结
- 肝癌微波治疗前后血流显像检测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报告 2 4个病灶 (15例 )肝癌微波治疗后血流显像的变化。方法 应用PDI及能量造影检测治疗前后血流显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2 4个病灶中 ,19个病灶瘤内和 (或 )瘤旁血流消失 ,5个病灶血流减少 ;治疗前 2 4个病灶瘤旁均显示血流 ,治疗后 2 0个病灶瘤旁血流消失 ;13个病灶 (直径 <2 5cm)全部血流消失。血流减少或消失与AFP、CEA水平下降相一致。
- 谭旭艳吴丹贾译清缪青
- 关键词:肝癌血流变化微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