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雨旭
- 作品数:61 被引量:584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 内蒙古白云鄂博南东黑脑包腮林忽洞群下部发现地震滑塌岩块被引量:44
- 2006年
- 笔者等在内蒙古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东南约25km处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黑脑包腮林忽洞群下部发现一个厚30余米、呈北西向延伸的滑塌岩块。滑塌岩块的岩性主要为薄层黄灰色微晶灰岩与青灰色泥质微晶灰岩互层,单层厚多为1~2cm。风化面上可见青灰色泥质灰岩层抗风化能力较强,呈突出状。青灰色薄层泥灰岩在宏观上即见大量层间破碎,几乎层层都被小的同生断裂错开,有的薄层被分割成叠瓦状的碎块,有的被邻层的泥质贯入而分割成一个个竹节状块体(即布丁构造)。同生小断裂和布丁构造为同沉积期的地震造成,因此,发育同沉积布丁构造的薄层微晶灰岩可以看作是典型的震积岩。整个岩块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变形,且变形强度自下而上逐渐变弱。岩层在下部强烈褶皱,向上规模和强度都逐渐变小,直到变为未变形的平直岩层,具有明显的不协调性。这种褶皱是岩块受地震影响而整体滑塌过程中的变形记录。震积岩和滑塌褶皱都揭示了盆地边界的拉张背景,同时指示盆地自南东向北西水体变深的地貌格局。这一发现表明,腮林忽洞群沉积的早期就已有地震事件发生,与已知的腮四组震积岩和腮五组微晶丘一起,表明腮林忽洞群沉积时期,本地先后至少有两个阶段处于不稳定的地震活跃阶段。腮林忽洞群可能相当于白云鄂博群的下部,后者中产著名的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成矿的同位素年龄值有2.1~0.4Ga多种不同的结果,但多位微体古生物学者均认为是震旦纪至奥陶纪,且在腮林忽洞群中还发现了三叶虫碎片,故作者等在本文取信腮林忽洞群为寒武纪—奥陶纪。在腮林忽洞群顶部产有厚近百米的微晶丘,与白云鄂博矿区的赋矿白云岩相当,可能均是热水沉积形成。所以,本文对于认识白云鄂博地区腮林忽洞群沉积时(寒武纪—奥陶纪?)的大地构造性质及白云
- 吕洪波章雨旭肖国望张绮玲
- 关键词:震积岩滑塌构造布丁构造白云鄂博
- 北京西山竹叶状灰岩的成因
- 北京西山上寒武统的竹叶状灰岩可分为两类:半定向竹叶状灰岩和杂乱的竹叶状灰岩。它们产于滩外斜坡至盆地边缘环境,与条带状微晶-泥晶灰岩互层。其成因是在滩外斜坡静水下沉积的条带状微晶-泥晶灰岩被偶发的风暴巨浪击碎,并受机械磨蚀...
- 章雨旭万渝生
- 关键词:寒武系
- 文献传递
- 北京西山寒武系—奥陶系主要副层序类型及其形成机制探讨被引量:18
- 1997年
- 北京西山寒武系-奥陶系出露良好,根据岩性组合特征,结合沉积结构、古生物、地球化学等指相标志,可区分出的副层序类型主要有6种,它们形成于不同的环境,其厚度一般几米,少数几十厘米或十几米,每类副层序中岩性可达4-6种,但单个副层序可仅由两种岩性构成,每一副层序反映的水深总是自下而上持续变浅,而在每两个副层序之间总是由浅水到深水的相跳跃。根据这些副层序的特征,可以推断在每两个副层序之间有一次海水突然加深过程。正是突然加深的副度、持续稳定的时间以及缓慢加深与沉积速率平衡关系等因素,决定了副层序各单元的缺失与否及它们之间的堆叠关系。根据同一类型副层序由下向上的变化趋势,可以确定副层序组的类型,进而划分体系域和层序。此外,笔者探讨了导致海水突然加深的原因,认为仅仅气候的周期性变化难以导致副层序界面的形成。海平面变化可能仍是主要与构造运动有关。
- 章雨旭彭阳高林志
- 关键词:层序地层寒武纪奥陶纪
- 地质学中常见逻辑错误分析
- 由于地质学研究的特殊性,即一般只能是由已经观察到的结果推断其原因,所以逻辑推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地质学论文中,常见一些逻辑错误,如定义不清、不完全归纳、不当归纳、不当对比、推不出、因果倒置、循环定义或循环论证等...
- 章雨旭
- 文献传递
- 内蒙古腮林忽洞群下部发现地震滑塌岩块
- 地层中与地震有关的事件记录是近几年国内研究的热点之一,震动液化微亮晶脉及震动液化序列,识别出的同沉积挤压构造和沉积灰岩墙等,都揭示了地质历史上的地震相关事件.等在腮林忽洞群下部发现了一种新的地震事件记录--具同沉积层间褶...
- 吕洪波章雨旭张绮玲肖国望
- 关键词:地震滑塌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乌拉特后旗测老庙拗陷西北缘一典型入湖三角洲剖面露头简介——测老庙拗陷地质研究和实习基地典型露头之二被引量:4
- 2016年
- 内蒙古西部狼山以北的测老庙拗陷中主要充填着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陆相碎屑岩。拗陷的西部边缘主要出露灰黑色页岩,偶见巨厚层砂砾岩为主构成的河流相三角洲入湖沉积体。一条近南北向延伸100多米、深达20余米的冲沟切割出一个非常完整的三角洲入湖砂体纵剖面,从下而上依次显示出由灰黑色页岩夹泥灰岩组成的底积层,由砂砾岩组成的前积层和相似组分的顶积层,而在顶积层之上还见上覆旋回的部分前积层下部层序。根据顶积层和前积层产状判断,露头点处古流向为SSW,说明物源区在北侧,而湖泊主体在南部。根据三角洲顶积层和前积层特征判断,该早白垩世入湖三角洲应为辫状河三角洲。完整的三角洲天然露头十分罕见,研究者往往借助于地震或雷达等手段间接地探讨三角洲的结构特征,而本露头为人们野外现场观察三角洲的结构层特征提供了最为直观的例子。
- 吕洪波章雨旭张海春冯雪东秦贝贝陈康力郑大燃李莎张琦董晓朋唐轲朱桂繁
- 关键词:白垩纪
- 白云鄂博矿区北部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在白云鄂博主矿北西约6.5km处的查干楚鲁一带,有一条近东西向延伸的断层带,前人在该带中部识别出了蛇绿岩混杂堆积。本文作者在蛇绿岩东部的大理岩质糜棱岩中发现鞘褶皱、拉伸线理及旋转碎斑系等变形构造,在大理岩周围发现石英岩型宏观压力影构造,在变质石英砂岩中识别出褶劈理以及方解石脉等相关构造,在这条东西向断裂带北边发现典型的黄铁矿型压力影。根据上述特征判断,查干楚鲁一带为一条近东西向延伸的韧性剪切带,同时具有NEE—SWW向逆左旋走滑的特征。该带揭示出蒙古洋板块与华北板块在晚古生代汇聚拼合的基本格局。
- 王俊吕洪波章雨旭柳建勇李旭平黄敏孟庆伟
- 关键词:白云鄂博韧性剪切带蛇绿混杂岩
- 山脊壶穴不能作为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证据被引量:18
- 2011年
- 中国东部有无第四纪冰川是中国地质、地理学界争论了几十年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山脊壶穴被一些文献作为中国东部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重要证据。笔者认为,山脊是一直处于剥蚀中的,所以山脊壶穴不可能是古代的遗物,应当是近、现代的产物。而山脊壶穴的冰成说不能很好地解释其地质特征,冰成机制也难以令人信服。山脊壶穴是差异风化形成的,即原始的小坑或浅坑因为积存雨水,花岗岩中的长石分解加速,相对于无水的裸脊,风化速度显著加快,从而加深、扩大。在包头以北发现很浅的壶穴(4—5cm深)即已具有口小肚大底平的形态;可以看到有许多壶穴由于位于陡崖边部,因壶壁被剥蚀穿通,不能再存水,从而不再加深;在山东新泰更有一壶穴具有两阶段演化的特点;这些现象表明壶穴是逐渐扩大加深的渐变产物。观察最近揭示的北京延庆白龙潭巨型壶穴,恰位于河流拐弯且变狭窄处,为洪水时旋涡形成。所以,中国东部的这些壶穴,无论是山脊壶穴还是河谷壶穴,都不能作为古冰川的充分证据或必要证据。
- 章雨旭刘恋
- 关键词:壶穴冰川第四纪
- 中国固体燃料非金属矿产图集
- <正>《图集》为八开本,包括世界性、全国性、特色地区、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典型矿田、矿床或矿体等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比例尺的图件67幅,文字说明53万字。《图集》共表示了75种矿种,其中固体燃料矿产7种,...
- 王永勤谢良珍张江滢范开强章雨旭成守德姚武员朱俊亭温子仁韩俊卿
- 文献传递
- 微晶丘成因新认识被引量:36
- 2005年
- 微晶丘主要由灰泥组成,仅见少量生物碎屑,其成因尚无圆满解释。借鉴现代海底勘查成果,依据北京西山微晶丘、白云鄂博赋矿微晶丘、腮林忽洞微晶丘的特征,认为微晶丘是海底热水(伴CO2)的化学作用产物:现代海底勘查发现的微晶丘是形成于洋中脊、热点或弧后盆地;北京西山等地的纯灰岩微晶丘是形成于大陆内部;而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是一个大型微晶丘,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微晶丘中的生物作用仅是深海热水活动的伴生作用,并不是微晶丘形成的主导作用。
- 章雨旭吕洪波张绮玲乔秀夫
- 关键词:微晶丘热水沉积白云鄂博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