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振羽 作品数:41 被引量:219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26毒性小种的发现及其对我国小麦主栽品种苗期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34 2015年 本文报道了从四川省郫县采集的对我国小麦条锈病菌鉴别寄主贵农22具有毒性的新致病类型,其重要特点为对Yr10和Yr26(=Yr24)2个重要抗条锈病主效基因具有毒性,按我国小麦条锈病鉴别体系将其划归为G22类群;同时明确了其在国际及欧洲鉴别寄主上的反应,将其命名为82E8,毒性公式(无毒性基因/毒性基因)为1、3、4、5、11、15、17、18、25、27、28、31、32、Sd、Sk、Sp/2、6、7、8、9、10、24、26、29、30、Su;根据条中33号小种的致病特点将其命名为43E190,毒性公式为5、10、15、24、26、27、Sk、Sp/1、2、3、4、6、7、8、9、11、12、17、18、25、28、29、30、31、32、A、Su,比较了两个致病类型对我国小麦主栽的115个小麦品种的致病性,提出了合理利用Yr10和Yr26的利用策略。 刘太国 章振羽 刘博 高利 彭云良 陈万权小麦新品系‘CD011鉴46’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本研究以自育5个小麦稳定品系为材料,在温室中人工接种川麦42致病条锈菌突变菌株CM42-X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并连续2年在田间观察其对当前流行条锈菌混合小种(主要包括条中31、32、33,水源4、11)的抗病性反应。结果表明,品系"CD011鉴46"在2种条件下均表现出稳定抗病性。以"CD011鉴46"为母本与感条锈病品种"川麦28"杂交,构建F1、F2代分离群体。遗传分析发现,"CD011鉴46"抗条锈病性状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暂被命名为YrJ46。该抗性基因可能来自"贵农19"或"绵阳91-305"。本研究结果将对"CD011鉴46"中抗条锈病基因YrJ46的有效利用、选育抗条锈病突变菌株CM42-X的小麦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邓新贤 章振羽 龙海 潘志芬 余懋群 白志川关键词:小麦 川麦42 条锈病 苗期抗性 四川盆地水旱轮作机械化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任丹华 沈学善 易文裕 朱从桦 史志明 章振羽 邱云桥 张小 四川水稻常年播种面积近3000万亩,其中,薯-稻、油-稻、菜-稻-菜等水旱轮作主体种植模式占稻田总面积的65%以上,经济效益占稻田总效益的80%以上。但是,项目实施前这三种稻田水旱轮作主体种植模式中,马铃薯、油菜、蔬菜的...关键词:关键词:播种机 自动控制系统 “利用生防木霉菌颗粒剂防治玉米纹枯病技术”通过鉴定 被引量:1 2016年 2016年8月19日,四川省农业厅组织由省农业厅植保站、种子站、川农大玉米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李晓研究员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陈捷教授团队合作开展的利用生防木霉菌颗粒剂防治玉米纹枯病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田间现场考察,经充分的质询和讨论,通过了鉴定. 章振羽关键词:生物防治技术 玉米纹枯病 生防木霉菌 颗粒剂 植保站 西藏林芝麦类条锈病菌群体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解西藏麦类条锈病菌种群结构,测定了来自西藏林芝及邻近地区的70个菌株生理小种。结果表明,在检测出的23种小种类型中,林芝地区病菌分属水源致病类群及CY28以前的致病类型,水-2和水-5为林芝优势小种,但在2009年CY28以前类型的现频率高达32.35%。筛选出E2M2、E3M3、E4M6、E7M6等4对Eco R I/Mse I引物组合,对各条锈病菌株基因组DNA进行AFLP分析,共扩增出141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9条,多态率为27.65%。经AFLP分析,70个参试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5~1.00。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48时,所有菌株可分为4组。其中来自林芝的菌株大部分被聚类在A组的第一、第二亚组,而A组第四亚组、B、和D组为西藏特有遗传类型。来自四川阿坝州的菌株均属于A组第一亚组,来自四川甘孜和凉山的菌株均属于A组第二亚组。来自云南丽江的菌株分属A组第三亚组和C组。毒性分析和AFLP分析均表明,西藏条锈病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但和邻近地区特别是四川越夏区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邝文静 章振羽 姬红丽 向运佳 张敏 彭云良关键词:小麦条锈菌 生理小种 AFLP 西南地区玉米纹枯病菌致病力鉴定与23份玉米品种的抗性鉴定 2021年 为明确西南地区玉米纹枯病菌致病力差异,以33株不同类群的玉米纹枯病菌为研究对象,通过苗期和成株期的人工接种,对玉米品种川单13进行纹枯病菌菌株致病力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融合群的丝核菌对玉米的致病力差异明显,同一融合群内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差异,AG1-ⅠA对玉米致病力最强。用AG1-ⅠA、AG4-HGI、AG2-2ⅢB、WAG-Z 4个不同融合群的菌株对23个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用AG1-ⅠA的菌株进行玉米品种抗性鉴定时,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其中,表现高感的品种1份,占比为4.35%;感病的品种6份,占比为26.09%;中抗的品种11份,占比为47.82%;抗病的品种5份,占比为21.74%;无高抗品种。用其他融合群进行接种,品种抗性仅个别为抗病品种,绝大部分为高抗品种,无法鉴定出抗性差异。 崔丽娜 李晓 章振羽 张海燕 刘世建 龙强 邹成佳关键词:玉米 纹枯病菌 致病力 抗性 条锈菌侵染慢锈性小麦品种川麦107后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18 2007年 为了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上研究小麦的慢条锈性机制,运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条锈菌侵染的2个小麦品种(川麦107和80-8)的对照和发病14 d叶片的差异表达蛋白,从2-D图谱上找到9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点P5是在接种并发病的川麦107中新诱导出的一个差异蛋白质。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获得6个蛋白质的肽指纹图谱(PMF),数据库搜索鉴定出2个蛋白质。这2个蛋白质是磷酸核酮糖激酶(Phosphoribulokinase,PRK)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 梁根云 姬红丽 章振羽 魏会廷 康振生 彭云良 李跃建关键词:慢条锈性 差异表达蛋白 肽指纹图谱 2005-2010年四川省小麦条锈病菌毒性变化动态 被引量:10 2013年 为监测小麦病菌毒性变异,指导抗病品种选育和大面积布局,2005-2010年在四川阿坝、甘孜、凉山等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以及盆地内冬春流行区采集条锈病标样,单孢子堆分离菌株后接种全国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和四川辅助鉴别寄主川麦42,6年共分离、接种617个小麦条锈病菌株,测得已知生理小种或致病类型33个。结果表明,自越夏区分离的137个菌株中测出17个已知小种或致病类型;自流行区分离的460个菌株中测得30个已知小种小种或致病类型,其中贵农22类群是一种新的致病类群。病菌在越夏区和盆地内冬春流行区的生理小种毒性组成表明,越夏区病菌毒性慢于流行区,盆地内病菌受到来自陇南和四川西部越夏区菌源以及当地品种布局的共同影响。 向运佳 章振羽 沈丽 邝文静 姬红丽 倪建英 陈万权 彭云良关键词:小麦条锈菌 生理小种 致病类型 四川省小麦品种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田间抗性表现及其SSR遗传分析 条锈病和白粉病是四川省小麦生产上两大主要流行病害.及时掌握该地区品种抗性及分布情况,对于四川省乃至全国的小麦抗性品种布局、病害流行预测及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四川省不同地区小麦栽培品种2010年614份、2011年5... 徐志 章振羽 倪健英 张重梅 姬红丽 彭云良关键词:小麦 条锈病 白粉病 抗性 SSR 一种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包括菌液缸,所述菌液缸底部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接种刷,所述接种刷包括与导管相连接的刷柄,所述刷柄上设置有刷头,所述刷头的一侧面上设置有钢钉,所述刷... 邹成佳 李晓 崔丽娜 章振羽 杨晓蓉 向运佳 张海燕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