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振国

作品数:52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新乡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出血
  • 10篇手术
  • 9篇细胞
  • 8篇外科
  • 8篇脑损伤
  • 7篇颅脑
  • 7篇脑出血
  • 7篇胶质
  • 6篇预后
  • 6篇颅脑损伤
  • 6篇垂体
  • 5篇动脉
  • 5篇手术治疗
  • 5篇胶质瘤
  • 5篇高血压
  • 5篇高血压脑出血
  • 4篇动脉瘤
  • 4篇颅内
  • 4篇颅内动脉
  • 4篇颅内动脉瘤

机构

  • 48篇新乡市中心医...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安阳地区医院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49篇程振国
  • 15篇孙来广
  • 12篇张国栋
  • 10篇王进忠
  • 10篇杜宝顺
  • 10篇高俊红
  • 7篇王阳
  • 5篇陈凤国
  • 5篇刘辉
  • 5篇王运刚
  • 4篇王进中
  • 4篇赵岗
  • 3篇刘猛
  • 2篇高国栋
  • 2篇何锋
  • 1篇张新中
  • 1篇田向阳
  • 1篇魏新亭
  • 1篇胡红旗
  • 1篇杜伟

传媒

  • 10篇中国实用神经...
  • 6篇河南外科学杂...
  • 4篇新乡医学院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原医刊
  • 1篇开封医专学报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实用神经疾病...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医学信息(手...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酰谷酰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乙酰谷酰胺联合依达拉奉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乙酰谷酰胺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14天。观察各组患者接受治疗两周时,觉醒人数、GCS评分、总体有效率。结果治疗两周时,实验组觉醒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GCS评分和总体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乙酰谷酰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程振国
关键词:乙酰谷酰胺依达拉奉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脑出血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因脑出血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颞叶中回切开皮层清除血肿;观察组采用扩大翼点入路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血肿。观察2组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癫痫、偏盲、脑梗死、脑脊液漏、皮下积液、感染等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情况;对比术后第14、30和60天时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第14、30和60天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14、30和60天时NIHSS评分的降低值(均为与入院时NIHSS评分值比较)均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脑脊液漏、皮下积液、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精神障碍、癫痫、偏盲、脑梗死等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脑出血是一种损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程振国
关键词:脑出血显微神经外科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脑脊液漏被引量:1
2005年
程振国高国栋
关键词:脑脊液漏腰大池外引流
低剂量氯胺酮通过小胶质细胞NF-κB/iNOS通路减轻小鼠颅脑创伤后的微循环障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氯胺酮对颅脑创伤(TBI)小鼠神经炎症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分成假手术组、TBI组、假手术+氯胺酮组和TBI+氯胺酮组,每组15只;后2组小鼠采用控制性皮质撞击法(CCI)建立开放性TBI模型。假手术+氯胺酮组和TBI+氯胺酮组于造模后30 min腹腔注射氯胺酮30 mg/kg,1次/d,连续3 d。假手术组和TBI组分别于相同时间点经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取6只小鼠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即刻、造模后30 min、造模后1 d及造模后3 d利用激光散斑对比血流成像(LSCI)技术测量脑皮层血流量。另取6只小鼠于造模后第3天经心脏灌注取材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接头蛋白抗体-1(Iba-1)及核因子(NF)-κB p65核转位情况。剩余每组3只小鼠于造模后第3天处死后制成组织原浆,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皮质脑组织NF-κB p65、p-NF-κB p65、p-I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水平,通过ELISA法检测皮层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iNOS、氧自由基(ROS)、氮自由基(RNS)表达水平。结果:LSCI检测结果显示,造模后3 d,与TBI组比较,TBI+氯胺酮组小鼠脑局部微循环相对血流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及假手术+氯胺酮组比较,TBI组、TBI+氯胺酮组小鼠脑皮质区域内Iba-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TBI组比较,TBI+氯胺酮组小鼠Iba-1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及假手术+氯胺酮组比较,TBI组、TBI+氯胺酮组小鼠损伤皮质脑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iNOS及自由基ROS和RNS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TBI组比较,TBI+氯胺酮组小鼠�
张国栋何锋李远超赵岗张家旗郭锋杰程振国
关键词:颅脑创伤氯胺酮小胶质细胞微循环神经炎症
基于MIMIC-Ⅳ数据库对外周血NLR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院内病死率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院内病死率评估中的价值,并分析影响TBI患者病死率的临床因素。方法从MIMIC-Ⅳ(2.0)数据库中提取2008—2009年间首次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1602例TBI患者数据,收集并分析院内存活组(1425例)和院内病死组(177例)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TBI患者院内病死率的相关因素。通过患者院内病死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外周血NLR的预测效能并与患者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预测效能进行比较。结果与院内存活组相比,院内病死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占比高;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合并症的占比高;平均动脉压较低,而心率则较高(均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与院内存活组相比,院内病死组患者外周血NLR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阴离子间隙升高、尿素氮水平升高、血钠和血钾水平均升高、凝血功能相关的国际标准化比值上升、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延长(均P<0.05)。与院内存活组相比,院内病死组患者的SOFA评分较高、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12分者占比高(均P<0.05)。另外,院内病死组较院内存活组患者抗生素使用者占比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率、外周血NLR、血钠、血钾、PT、SOFA评分及GCS评分均为患者院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院内外周血NLR、SOFA评分的AUC值分别为0.78、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外周血NLR预测TBI患者院内病死率的截断值为12.14。结论外周血NLR与SOFA评分效能相似,可用于评估TBI患者的院内病死率;外周血NLR结合其他临床因素可更全面地评估TBI患者的院内病死率。
张国栋韩冠哲何锋李远超路贵王运刚李树利郭锋杰程振国
关键词:中性白细胞病死率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机制和疗效。方法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开颅手术。亚低温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于术后即给予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持续72h,肛温维持在35~35.5℃。对照组25例在术后按照常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期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血糖、血气,并检测术后引流管引流液中谷氨酸、自由基(SOD)。2组患者均于术后l周给予GCS评分和术后1、3、6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严重高颅压、高血糖、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引流液中谷氨酸、SOD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病死率明显降低,预后显著改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适时恰当的应用亚低温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孙来广程振国王进忠
关键词:亚低温重型颅脑损伤
血栓弹力图在口服阿司匹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方式选择中的意义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口服阿司匹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方式选择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09—201709有手术指征且发病近期有口服阿司匹林药物史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76例为试验组,入院后均行TEG检测花生四烯酸途径诱导的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率,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抑制率<75%组与抑制率≥75%组。<75%组患者尽可能选择手术治疗,≥75%组患者根据病情尽可能先选择保守治疗,若发生脑疝或颅高压危象而行急诊手术。再选取201109—201409有手术指征且发病近期有口服阿司匹林史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8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病死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率及术后2个月GOS评分。结果试验组病死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个月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TEG测定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率可为口服阿司匹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张国栋程振国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血栓弹力图阿司匹林手术治疗
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机制、时机、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立体定向治疗组50例,常规手术治疗50例设为对照组。定向组所有患者住院后6h内在CT引导下行立体定向置管抽吸引流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统计学分析定向组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常规手术治疗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简单、安全等诸多优点,易被患者接受。
程振国孙来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颅骨修补时机对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其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时机对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本院收治的82例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骨不同修补时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2)。两组根据其认知障碍程度进一步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两组不同认知功能患者手术前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并比较各组患者手术前后脑血流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认知障碍轻度、中度、重度患者ACA、MCA、PCA局部血流量均高于术前2d,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认知障碍轻度、中度患者MMSE评分高于术前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障碍轻度、中度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度认知障碍患者的MMSE评分较术前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可以明显改善颅骨缺损患者局部脑血流,从而显著促进轻中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但是对于重度认知障碍患者,早晚期颅骨修补对其认知功能的改善无明显差别。
亢志强杜宝顺程振国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高频电刺激海马对海人酸致痫大鼠突触外GABAA受体δ亚基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频电刺激(HFS)海马对海人酸致痫大鼠突触外GABAA受体δ亚基的影响,探讨HFS海马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将成功制模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癫痫组、假手术组及HFS海马治疗组。通过行为学...
申法政程振国
关键词:海人酸高频电刺激GABAA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