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溪明
- 作品数:30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Cu-Ni合金粉末被引量:3
- 2006年
- 在液相水合联氨还原法工艺基础上,通过改进工艺,制备出平均粒径为90 nm、黑色无定形的纳米级Cu-Ni合金,研究了该工艺优化的还原反应条件:反应体系温度70℃,还原剂浓度[N2H4.H2O]=3.00 mol/L,反应物浓度[CuSO4]=1.50 mol/L,[NiSO4]=1.50 mol/L,反应的pH=8.00.
- 祝溪明曹中秋
- 关键词:纳米CU-NI合金
- 高速切削刀具材料的发展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发展高速切削是现代切削加工技术的重要趋势,高速切削刀具材料也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介绍了高速切削刀具材料的特点,具体分析了高速切削加工常见刀具材料硬质合金、陶瓷、金刚石类材料的特性、发展及其应用,并对未来高速切削刀具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细晶和表面涂层硬质合金材料、氧化铝各系列陶瓷材料以及立方氮化硼(CBN)金刚石类材料是未来高速切削刀具材料发展的方向。根据高速切削刀具材料的特点,应用场合及其发展状态,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 祝溪明
- 关键词:刀具材料
- 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的雨水收集箱
-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收集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的雨水收集箱,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收集器和沉淀箱,所述沉淀箱位于收集器的正上方,且沉淀箱和收集器固定连接,所述沉淀箱和收集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管,且连接管...
- 翟上祝溪明王坤顾园
- 文献传递
- 产教融合智能制造中心建设探索被引量:1
- 2019年
- 本文通过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建设实践过程,研究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建设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服务;探索深化产教融合模式,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师资团队整体水平提升,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高质量的技能技术人才。
- 祝溪明王秀梅翟上
-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
- 冷作模具钢性能优化及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冷作模具钢工作时承受压缩、拉伸、弯曲、冲击、摩擦等很大的变形抗力,它的性能和热处理工艺对模具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使用性能主要包括耐磨性、韧性、强度、抗疲劳性能和抗咬合性,热处理工艺性能主要包括:淬透性,淬硬性,耐回火性,过热敏感性,氧化脱碳倾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等。冷作模具钢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承载能力进行分组,使其具有更合理的适用范围来选用冷作模具钢,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冷作模具使用寿命。
- 祝溪明
- 关键词:冷作模具钢性能分析
-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被引量:4
- 2015年
- 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多学生在升学过程中放弃了大学而选择了就业前景比较好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运行的最基础建设,因此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是高职院校每年工作的重点。本文运用优劣势分析法(即SWOT分析法)进行简要论述和分析。
- 张泉祝溪明
- 关键词:高职院校
- 增强高职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探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应着重于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使他们树立团队精神,掌握专业知识,明确创业目标,依靠政策支持,增强创业能力。使大学生能够找准方向,实现创业理想。
- 郑艳王素艳祝溪明
- 关键词:就业形势创业意识创业能力
- 化学处理的高强度钢氢损伤及缺口强度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缺口试样慢拉伸试验研究了高强度钢在镀铬和电解酸洗后的断裂行为及其吸氢、放氢规律。结果表明,高强度结构钢经电解酸洗和镀铬后都有显著渗氢,且镀铬后的渗氢量高于电解酸洗;镀铬渗入的氢经180℃去氢处理后仍有1.5~3.0ml/100g的残存量,残存氢的多少与钢种和组织状态有关,高锰钢、硅锰钢和铬锰钢的存氢量高于铬镍钢;电解酸洗或镀铬渗入的氢与残余应力相作用,导致材料产生氢损伤及钢的缺口强度大幅降低。
- 祝溪明
- 关键词:高强度结构钢镀铬电解酸洗渗氢氢损伤
- 液相还原法并热压制备的纳米晶Ag·50Ni合金在含Cl-介质中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
- 本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尺寸Ag-50Ni粉末而后热压制得其纳米块体合金,并与传统粉末冶金法制备的粗晶Ag-50Ni合金对比研究了它们在含Cl-介质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合金粉末平均粒径约为45nm,真空热压后,...
- 曹中秋祝溪明代丽付雅君李凤春
- 关键词:纳米晶结构电化学腐蚀
- 文献传递
- 一种安装釜用机械密封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釜用机械密封装置,包括外壳、静环、定位环、动环和转轴,所述定位环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下端,所述静环与所述定位环固定连接,且所述静环位于所述定位环上端,所述动环与所述转轴同轴连接,所述转轴穿过...
- 赵娜董阳刘树敏曹天才祝溪明张贵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