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立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血糖药失效后起始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血糖药失效后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方法选择180例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60例,甘精胰岛素组)、B组(60例,门冬胰岛素30组)和c组(60例,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组)。24周后观察降糖疗效和安全性。3年后观察研究对象对三种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和长期疗效。结果24周后,三组HbAlc水平与研究前比较均明显降低[A组:(7.3±0.8)%比(10.2±1.7)%;B组:(7.0±0.8)%比(9.9±1.5)%;C组:(6.9±0.7)%比(10.4±1.8)%,均P〈0.05]。低血糖的发生率A组1.04次·年-1·例-1,B组1.31次·年-1·例-1,c组1.66次·年-1·例-1,c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x2=11.777、4.362,均P〈0.05)。每天平均降糖药物费用A组:(25.6±3.8)元,B组:(12.9±3.0)元,c组:(22.7±4.7)元,B组明显低于A组和c组(t=18.943、13.226,均P〈0.05)。3年后继续使用原治疗方案的患者比例,A组:68.0%,B组:73.0%,C组:40.0%。C组明显少于A组和B组(x2=8.656、12.398,均P〈0.05)。结论对于口服降血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选用门冬胰岛素30或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的长期疗效好,降血糖费用较低,患者依从性好,低血糖发生率低。
- 石立李德杜云峰高剑波薛云杨科春陈丽叶成金罗叶新华
- 关键词:门冬胰岛素30药物治疗依从性
- 内脏脂肪、炎症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
- 目的: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可明显改变脂肪细胞功能,诱导炎症反应,降低胰岛素敏感性。然而,关于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分泌的微囊泡在巨噬细胞和脂肪细胞间信号传递中的作用尚未明确。但已有研究发现,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微囊...
- 石立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巨噬细胞内脏脂肪炎症因子
- 文献传递
- 犬胰腺迷走神经切断对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在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调节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毕格犬5只,麻醉后开腹切断迷走神经腹腔干的前干和后干,在手术前和手术后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和持续颈动脉葡萄糖注入试验,分别于葡萄糖输注前空腹和输注后1、2、4、6、10min各从静脉取血样检测血糖、胰岛素。结果:手术后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较手术前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糖较手术前无明显变化。小剂量葡萄糖持续颈动脉注入未引起体循环血糖变化,但可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2~4min达高峰;手术后胰岛素分泌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参与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的调节,其可能是通过迷走神经途径。
- 石立成金罗李德沈默宇杨萍
- 关键词:迷走神经中枢神经系统
- 副交感神经对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副交感神经在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调节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毕格犬9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开腹切断迷走神经腹腔干的前、后干;对照组仅开腹假手术。在手术前和手术后行静脉葡萄糖耐量实验(IVGTT)和持续颈动脉葡萄糖注入实验。结果存IVGTT中,实验组手术后引起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较手术前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手术前后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无明显变化;小剂量葡萄糖持续颈动脉注入后,两组均未引起体循环血糖变化,但可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实验组手术后胰岛素分泌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手术前后胰岛素分泌无明显差异。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可能参与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的调节。
- 石立成金罗李德沈默宇杨萍
- 关键词:副交感神经中枢神经系统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
- 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的因素被引量:8
- 2013年
- 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在糖尿病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可作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预测指标之一。因此有关HbA1c检测的的标准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由于各个实验室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因原理的不同以及各种仪器的分离能力高低的不同,导致检查结果差异较大。HbA1c水平不仅与该时期内血糖的平均水平有关,且与血红蛋白质与量有关。文中讨论了胎儿血红蛋白(fetal hemoglobin,HbF)对HbA1c检测系统的影响,应引起临床和各实验室的重视。
- 沈默宇石立叶新华
- 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胎儿血红蛋白
- 肥胖糖尿病患者腹内脂肪含量与脂肪细胞因子、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腹内脂肪含量与脂肪细胞因子、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36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和20名正常体质量糖尿病患者的腹内脂肪含量、血清脂肪细胞因子(TNF-α、IL-6、瘦素、脂联素)水平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的腹内脂肪含量Homa-IR、TNF-α、IL-6、瘦素显著升高,而脂联素显著降低(P<0.05)。肥胖组患者的腹内脂肪含量与TNF-α、IL-6、瘦素水平正相关,与脂联素水平负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腹内脂肪含量是Homa-I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肥胖糖尿病患者腹内脂肪的积聚可加重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部分与腹内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
- 石立李德汤晓强周亮
- 关键词:腹内脂肪脂肪细胞因子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