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东
- 作品数:16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熊去养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n=60)与参考组(n=60)。观察组采用熊去氧胆酸+二甲双胍治疗,参考组采用多烯磷脂胆碱胶囊+二甲双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生化指标等均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改善肝功能及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何涛石晓东
-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二甲双胍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行性
- 中国东北成人血小板参考值的再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目前应用于科研与临床的血小板参数参考值的可靠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吉林省德惠市为抽样调查地。问卷资料6 043人,实际体检人数3 850人,符合标准的3 372人(其中男1 575人,女1 797人),检测该人群静脉血血小板各参数。结果①血小板参数95%参考值范围(2.5%~97.5%):血小板计数(147~362.68)×109/L;血小板平均体积(MPV)6.8~10.5 fl,血小板压积(PCT)0.13%~0.29%,血小板分布宽度(PDW)15.5%~18.4%。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吸烟、饮酒、BMI、血压、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脂肪肝等因素与血小板各参数之间无相关性(P〉0.05),而年龄、性别、胆固醇(CHO)与其相关(P〈0.05)。PLT、MPV、PCT女性高于男性,PDW男性高于女性(P〈0.01)。〉50岁组与〈35岁和35~50岁组比较,血小板各参数值有所不同(P〈0.05)。CHO与血小板、MPV、PCT有一定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重新评价了目前应用的静脉血血小板参数的参考值范围;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和TG、BMI、血压、脂肪肝等因素与血小板各参数无明显关系,但性别和年龄间血小板的参考值范围不同;CHO对血小板、MPV、PCT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 魏琪石晓东陶育纯孙捷
- 关键词:血小板参数参考值性别吸烟饮酒
- IL-28B基因变异与乙肝及丙肝病毒自然清除相关性的研究
- 目的探讨IL-28B(IFNλ-3)基因变异在我国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其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自然清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焦磷酸测序的方法对40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260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及203例健康人群IL-...
- 李婉玉王东生潘煜石晓东张鹏姜艳芳姜晶高沿航牛俊奇
- 关键词:基因变异丙肝病毒
- 文献传递
- 中国东北地区成人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7
- 2011年
- 目的:了解中国东北吉林省德惠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DM)、血脂紊乱、酒精性肝病(A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代谢综合征(MS)及肥胖(Obesity)等9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并对这些慢性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德惠市11个居委会和9个村共6 043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东北地区德惠城乡居民的高血压、DM、血脂紊乱、ALD、NAFLD、MS、超重和中心型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28.67%、4.82%、51.00%、3.74%、15.5%、21.54%、58.22%和36.67%;不同疾病患病率性别间比较有差异,高血压患病率男性多于女性(P<0.001),中心性肥胖、血脂紊乱、MS和NAFLD患病率女性大于男性(P<0.05)。高龄(OR=1.04,95%CI为1.03~1.05)、脂肪肝(OR=19.42,95%CI为11.62~32.4)、高血糖(OR=1.15,95%CI为1.06~1.26)、高胆固醇血症(OR=1.38,95%CI为1.19~1.59)、高甘油三酯血症(OR=1.32,95%CI为1.1~1.49)和高体重指数(OR=1.42,95%CI为1.3~1.47)是非传染性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中国东北部地区德惠市部分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发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慢性病的发病和进展与本地区的生活、饮食习惯、经济水平、教育程度、地区差异有明显相关性。
- 石晓东魏琪何淑梅陶育纯孙捷牛俊奇
- 关键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流行病学患病率
- 补体C5a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TNF-α的调节作用
- 张彦东刘涛马红爽邹小娟赵令石晓东叶壮袁艺姜振宇
- 利塞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利塞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OP)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及各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老年OP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58例应用利塞膦酸钠治疗半年。治疗前后进行骨密度(BMD)检测,并进行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测量。比较治疗前后BMD及代谢综合征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利塞膦酸钠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腰2-腰4及股骨颈BMD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高(P<0.05);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利塞膦酸钠治疗老年OP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显著,不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BMD水平提高,而且部分代谢相关指标也有所改善。
- 孙捷迟铁魏琪刘星星石晓东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利塞膦酸钠
- 酒精摄入量与肝功能、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关系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肝功能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指标在饮酒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体检中心体检人员624名,研究饮酒与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MCV异常的关系。结果受试者中日摄入乙醇超过20g者占24.05%,日摄入乙醇超过40g者占15.2%,日摄入乙醇超过80g者占6.6%。随着日饮酒量增多,饮酒者的MCV逐渐增高。饮酒可引起GGT、ALT和AST异常,并与饮酒量成正比,其中以GGT为著,AST次之。结论GGT、ALT和AST的检测有助于饮酒者肝损害的诊断,MCV的检测可作为危险饮酒的监测指标。
- 孙捷王春艳石晓东周海燕
- 关键词: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平均红细胞体积
- 盐敏感性高血压及其易感基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5年
- 高血压现已成为我国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已证实了食盐消费量与高血压的相互关系,其中美国第3次健康营养调查(NHANEsⅢ)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与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饮食呈显著性相关〔2〕。盐敏感性高血压相关基因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已发现了α-adducin/G460T、ACE I/D等多个可能的候选基因,个体盐敏感性差异受地区、种族、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影响。
- 申风娟王腾飞王越淇石晓东
- 关键词:盐敏感性高血压易感基因
- 移动-智能医疗管理系统在痛风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移动-智能医疗管理系统在痛风患者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方法该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的102例首次诊断的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49例。试验组患者采用M-G健康(mobil-gout health)管理系统随访, 定期(每周)检测指尖尿酸, 针对尿酸情况, 系统给予反馈治疗信息, 以及医生每2周在APP上及时给予药物、饮食等指导的人工反馈信息。对照组仍保持传统的门诊就诊模式。所有痛风患者均在入组当天和第3、6个月给予血尿酸水平、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检测和体格检查, 评估痛风发作受累关节数和发作频次,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分, 并进行两组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比较。结果随访第3、6个月时两组比较, 试验组尿酸水平[408.0(345.0, 450.0)、371.0(338.5, 409.0)μmol/L]和VAS评分[(6.66±1.46)、(4.68±1.8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58.0(409.0, 482.0)、412.0(368.5, 445.0)μmol/L, (7.45±1.06)、(5.88±1.52)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7、4.61, t=14.12、13.72, 均P<0.01)。随着随访期的延长, 试验组痛风发作时的平均受累关节数较对照组有所下降, 痛风发作频次也较对照组下降,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的第6个月时, 试验组的痛风发作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30, P<0.05)。结论基于智能手机的管理痛风的M-G健康管理系统有助于痛风患者的尿酸控制及疾病复发。
- 冯秀南张凤晓李铁王馨赵令石晓东
- 关键词:痛风健康管理
- 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6年
-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累及肝脏实质的慢性进展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对IgG4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日益增多,外国学者研究发现,AIH患者的肝脏亦有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表明IgG4可能参与AIH的发病机制,进而认为这是AIH的特殊类型,称之为IgG4相关性AIH(IgG4-AIH)。对AIH与IgG4-AIH的诊治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从而加强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知。
- 石晓东魏琪余敏刘星星贾志芳王越淇姜振宇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