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林
-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广雅疏证》中的语义学
- 盛林
- 关键词:广雅疏证语义学训诂学
- 农民工子女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及启示被引量:14
- 2012年
-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社会语言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以南京玄武红山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为代表,对南京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使用状况,包括语言能力、语言选择、日常语言运用及其进城前后的历时变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以大量的统计数据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
- 盛林沈楠
-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语言能力语言选择语言运用
- 《广雅疏证》中的“依文释义”被引量:3
- 2006年
- 文章通过对《广雅疏证》具体例证的分析,认为王念孙已能区分语言义和言语义,但在释义中王念孙仍然依照传统“依文释义”,更重视言语意义。文章分析了《广雅疏证》中“依文释义”的几种常见方式。
- 盛林
- 关键词:《广雅疏证》语言义言语义
- 略论《广雅疏证》中的“对文异、散文通”被引量:3
- 2006年
- 《广雅疏证》中有大量的“对文异、散文通”,这种现象体现了在不同语境中言语义和语言义之间的有机联系,也反映了王念孙父子对语言义和言语义的认识。《广雅疏证》中的“对文异散文通”有两种类型:一组近义词的全部或部分词语的意义在“散文”中发生变化。
- 盛林
- 关键词:《广雅疏证》语言义言语义
- 论徐复教授的训诂学说被引量:1
- 2000年
- 徐复先生兼综章、黄 ,克绍师裘 ,完成了“经验训诂学”向“理论训诂学”的转化 ,成为章、黄之后的一代训诂学大师。其训诂学说包括七个方面 :全凭语言事实材料得出结论 ,以声音阐明训诂 ,以上古音通训诂 ,借文法求训诂 ,视校勘为训诂的首要环节 ,发展并运用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 。
- 柳花松盛林李开
- 关键词:训诂
- 比喻是一种修辞格吗?——兼论修辞格的定义被引量:3
- 2002年
- 对比喻的辞格身份提出了质疑。文章认为根据现行的辞格定义,比喻不是辞格,因为比喻不符合辞格定义的双重标准———特定的表达效果和特定的表现形式。比喻没有形式标记。文章指出如要把比喻当作辞格,就必须修改辞格的定义。
- 盛林
- 关键词:比喻修辞格汉语
- 二语习得中词语语体色彩的偏误分析——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对于语体色彩存在差异的同义词语的选择,是把汉语作为二语习得者的一个难点,容易出现偏误。文章选用一百多个有鲜明语体色彩的词语,通过"HSK作文动态语料库"检索它们的使用情况,分析了二语习得者语体色彩偏误的分布特点及偏误类型,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 盛林
- 关键词:语体色彩偏误分析中介语语料库
- 《广雅疏证》中的同义观被引量:2
- 2009年
- 以《广雅疏证》为代表的古代同义观与现代同义观迥然不同:后者要求同义词语之间的词义大致相同,而前者只要求同义词语之间具有相同义素。古代同义观重词语之间的语源关系而轻词语之间的类属关系,重直观感觉而轻理性分析。
- 盛林
- 关键词:《广雅疏证》语源关系
- 安子介汉字分析的几个问题——兼说“六书”
- 2004年
- 安子介先生的汉字研究成果在当代较为突出。他据形解义,对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很多汉字进行了饶有趣味的说解,其影响颇大。特别是安先生把90%的汉字纳入会意系统,对汉字的构造原理作了深入分析,很有新义。但安先生在一些汉字的释义上,在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上存在一些问题,他不讲或基本上否定《说文》“六书”,对“从某某声”“从某从某某亦声”“从某从某”缺乏具体分析,不利于真正解开汉字之谜。评析安子介先生汉字分析的得与失,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有意义的。
- 汪耀楠盛林
- 关键词:汉字六书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 《广雅疏证》对语义运动轨迹的认识被引量:2
- 2005年
- 文章通过对《广雅疏证》的全面梳理,归纳出了《广雅疏证》中所展示出的语义运动轨迹的种种类型。文章认为无论是按照今天的标准,还是针对当时西方的认识水平,《广雅疏证》对于语义运动轨迹的认识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 盛林
- 关键词:《广雅疏证》词义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