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皮练鸿

作品数:35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6篇儿童
  • 7篇视网膜
  • 7篇屈光
  • 7篇网膜
  • 5篇早产
  • 5篇早产儿
  • 5篇早产儿视网膜
  • 5篇早产儿视网膜...
  • 5篇早产儿视网膜...
  • 5篇视网膜病
  • 5篇视网膜病变
  • 5篇先天
  • 5篇先天性
  • 5篇病变
  • 5篇产儿
  • 4篇上睑
  • 4篇上睑下垂
  • 4篇睑下垂
  • 4篇膜炎
  • 4篇结膜

机构

  • 30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30篇皮练鸿
  • 16篇刘勍
  • 10篇方静
  • 10篇肖军
  • 10篇陈琳
  • 9篇胡康
  • 8篇柯宁
  • 4篇高煦
  • 3篇杨静
  • 3篇方静
  • 3篇陈新科
  • 3篇向勤
  • 3篇欧阳丽娟
  • 2篇石慧
  • 2篇陈智华
  • 2篇熊燕
  • 1篇向代理
  • 1篇李各芳
  • 1篇梅其霞
  • 1篇李世荣

传媒

  • 3篇重庆医学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大医生
  • 2篇保健医学研究...
  • 2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激光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15岁儿童泪膜稳定性调查分析
2011年
目的调查分析6~15岁儿童泪膜稳定性。方法选择重庆永川地区300例6~15岁儿童(600眼),其中男152例(304眼),女148例(296眼)。定点暗室,定人操作,将0.25%荧光素钠溶液滴入下结膜囊内,在裂隙灯显微镜9 mm钴兰光束下观察,用电子秒表同步记录出现第一个黑斑或黑线的时间。结果在温度为(18.5±2.5)℃、湿度为(55.5±12.5)%条件下,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 up time,TBUT)为(16.92±8.96)s;TBUT在左、右眼及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年龄增加泪膜稳定性有下降趋势(左眼r=-0.12,P<0.05;右眼r=-0.14,P<0.05)。结论 6~15儿童泪膜破裂时间较成人长,泪膜稳定性随年龄增加有下降趋势。
刘勍皮练鸿肖军胡康方静陈琳柯宁
关键词:儿童泪膜泪膜破裂时间
儿童眼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医学研究生学位设置分为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而传统教学中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普遍存在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不足等问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根据研究生培养要求及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通过开展PBL教学法,重视临床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提供参考。
高煦欧阳丽娟杨静夏瑗优朱小辉赵汝莲王阳皮练鸿
关键词:眼科学研究生教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药物治疗新策略的应用与前景
2025年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导致儿童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激光光凝和抗VEGF药物注射等现有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对ROP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新型药物治疗策略不断涌现,为ROP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文章综述了ROP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新型抗VEGF药物、生长因子抑制剂、靶向治疗药物及非VEGF靶向药物等策略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进展及潜在优势,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 remain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childhood blindness worldwide. Although existing therapeutic approaches, including laser photocoagulation and anti-VEGF pharmacotherapy, have demonstrated clinical efficacy, they present inherent limitations. Recent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pathogenesis of ROP have facilitated the emergence of novel pharmaco-therapeutic strategies, offering promising alternatives for disease management. This comprehensive review summarizes contemporary progress in ROP pharmacotherapy,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elucidating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clinical trial outcomes, and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innovative therapeutic agents such as next-generation anti-VEGF biologics, growth factor inhibitors, targeted molecular therapies, and non-VEGF pathway antagonists. Furthermore, we critically analyze current challenges and propos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to optimize therapeutic paradigms in ROP management.
谢露皮练鸿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药物治疗靶向治疗
克莫司滴眼液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的效果对比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使用他克莫司滴眼液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的55例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为治疗组患者使用他克莫司滴眼液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结果:用药后1周,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均低于其用药前的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P<0.05)。用药后2周,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均低于其用药后1周的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P<0.05)。用药后1周和用药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相比,使用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可快速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向勤皮练鸿刘勍方静高煦
关键词: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
7~12岁儿童近视程度与AL/CR值的关系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7~12岁儿童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比值(axis length/corneal radius of curvature ratio,AL/CR值)与近视程度的关系。方法:通过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及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获得7~12岁儿童402例(804只眼)的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并计算AL/CR值。按等效球镜度分为轻度近视、中度近视及高度近视3组,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高度近视组AL/CR值(3.47±0.13)与中度近视组(3.26±0.09)、轻度近视组(3.12±0.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2.220,P=0.000)。等效球镜度与AL/CR值相关性高于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半径(r=-0.886,r=-0.752,r=0.243,P=0.000),线性回归显示AL/CR值每增加1个单位,等效球镜度向近视方向变化约15.2D(r^2=78.4%,P=0.000)。轻度近视、中度近视及高度近视组中,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半径的线性回归直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48.1%,r^2=50.9%,r^2=16.7%,P=0.000),AL/CR值与等效球镜度的线性回归直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20.5%,r^2=19.5%,r^2=84.0%,P=0.000)。结论:AL/CR值是判断近视的一项客观指标,可用于不同程度近视的分类。
王阳赵汝莲皮练鸿
关键词:儿童近视眼轴角膜曲率半径
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幼儿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额肌瓣悬吊术矫正 1~ 3岁幼儿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重睑成形术原则设计重睑线 ,在眉弓下缘眶上切迹外侧 0 .5cm作长 1.0~ 1.5cm之辅助切口。在眶上缘额肌附着处制一宽约 2 .0~ 2 .5cm的似扇形额肌瓣 ,固定在睑板上。结果 治疗 2 0例 (30眼 ) ,除 1例 (1眼 )轻度欠矫外 ,余 2 9眼均取得满意效果 ,双重睑形成自然美观 ,无畸形。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单 ,效果满意 ,对额肌损伤小 ,似扇形额肌瓣更接近提上睑肌走向 。
皮练鸿向代理胡康肖军刘勍
关键词:上睑下垂额肌瓣幼儿
3~12岁儿童屈光状态与屈光参数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3~12岁儿童屈光发育特点,分析屈光状态与屈光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重庆某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3~12岁儿童600例(120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及光学生物测量仪获得其屈光度、眼轴长度(AL)、水平角膜屈光力(K1)、垂直角膜屈光力(K2)、前房深度值(ACD),并计算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比值(AL/CR),分析年龄、屈光度与各屈光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3~6岁组远视发生率最高(73.13%),7~9岁组次之(48.89%),10~12岁组最低(15.00%),不同年龄组远视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329,P<0.05)。10~12岁组近视发生率最高(69.72%),7~9岁组次之(34.44%),3~6岁组最低(6.67%),不同年龄组近视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991,P<0.05)。研究对象等效球径(SE),K2数值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小,而K1、AL、ACD和AL/CR数值则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近视的界值是AL/CR为3。不同年龄组SE、K1、AL、ACD和AL/CR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屈光度组的SE、K1、K2、AL、ACD和AL/C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1,K2及ACD与SE呈中度负相关(r=-0.525、-0.458、-0.604;P<0.05),而AL、AL/CR与SE呈高度负相关(r=-0.802、-0.847;P<0.05)。结论3~12岁儿童的屈光状态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生变化,总的发展趋势为远视-正视-近视。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是影响屈光状态的主要因素。AL/CR>3可作为正视向近视发展的高危指标,而7~9岁可认为是学龄儿童由正视向近视化发展的活跃期。
王阳赵汝莲皮练鸿
关键词:儿童屈光状态眼轴角膜屈光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研究新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近年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不断升高,该病已成为全世界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目前,ROP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产、低出生体质量、高浓度吸氧是公认RO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许多研究者还提出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儿并发症,输血、糖皮质激素治疗等。本文就目前新提出的ROP危险因素和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RO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王阳皮练鸿
关键词:早产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7-15岁段儿童眼动参数与屈光度变化的研究
杨静皮练鸿
双目间接眼底镜结合RETCOM Ⅱ(广域数字化小儿视网膜图像系统)对清醒状态下520例1岁以内婴儿眼底筛查结果分析
方静皮练鸿刘勃陈琳柯宁陈秀蓉熊燕石慧王艳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