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肾结核性无功能肾切除7例 2009年 目的:总结无功能结核性肾脏经后腹腔镜切除手术适应证、手术并发症及成功经验、手术技巧。方法:对7例无功能结核肾行后腹腔镜切除。结果:7例完整切除及低位切除输尿管或全切。平均手术时间130 min(90~270 min),术中平均失血80 ml(40~500 ml),平均住院天数为7 d。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无功能结核肾切除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微创方法。 吴志强 陈鑫 田野关键词:后腹腔镜 肾结核 肾切除术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研究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输尿管结石患者15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研究组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应激激素指标,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取石成功率和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5.2±7.5)min、术中出血量为(13.1±3.4) ml、术后下床时间为(9.2±1.6)h、住院时间(3.1±0.5)d,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两组Cor、NE、AngⅡ应激激素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3、5、7 d研究组Cor、NE、AngⅡ应激激素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取石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7.3%,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复发率均为5.3%,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术后有3例出现切口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放手术治疗比较,输尿管结石实施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应激激素指标,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不良反应更少,取石成功率更高,复发率相当,安全可靠,值得应用及推广. 田野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开放手术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 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方式术后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方式对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术后效果的评价及认知功能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就诊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研究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MMSE评分及认知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术后4h、6h、24h的MMSE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72h MMSE评分则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4h、6h的MMSE评分明显升高(P<0.05)。POCD发生率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4h、6h、24h 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方式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但其较全身麻醉可显著降低POCD发生率,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田野关键词:前列腺汽化术 术后效果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比较 2016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40例,其中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患者2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2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在术后均没有出现肾脏继发出血、漏尿等相关并发症。对全部患者进行3个月~2年的随访发现,患者肾功能均正常,并没有出现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情况。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进食时间快、住院时间更短,但是手术时间和肾热缺血时间却比开放手术长。 刘晓东 陈鑫 田野 张大鹏关键词: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开放手术 不同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对患者性功能及预后的改善效果 2025年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对患者性功能及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内蒙古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观察组(n=51)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lasma 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PKRP)。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尿流动力学、生活质量、前列腺症状、勃起功能、射精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以及留置导尿管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短,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观察组尿流动力学中残余尿量与最大尿流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的最大尿道闭合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男性性健康问卷-射精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92%(2/51),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6,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中,与TURP治疗相比,应用PKRP治疗有助于优化患者手术指标,可改善勃起功能、射精功能与尿流动力学,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前列腺症状,并且并发症较少。 田野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勃起功能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尿流动力学 泌尿科住院患者大肠埃希菌及尿肠球菌耐药基因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泌尿系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及尿肠球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及耐药性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泌尿系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经琼脂平板法培养分离的大肠埃希菌124株,尿肠球菌68株,采用K-B法对分离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药基因并测序,分析耐药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K-B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耐药率分别为:诺氟沙星24.20%、氧氟沙星14.52%、环丙沙星8.87%、阿米卡星16.94%、美罗培南0.81%、亚胺培南1.61%、庆大霉素61.29%、四环素32.26%;PCR扩增IMP(587bp)基因、TEM(535bp)基因、CTX-M-1(891bp)基因、SHV(305bp)基因、NDM-1(287bp)基因、aac(3)-Ⅱ(237bp)基因、ant(3″)-Ⅰ(284bp)基因、aac(6′)-Ⅰ(394bp)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68%、60.48%、40.32%、11.29%、4.03%、46.77%、29.03%和50.81%。尿肠球菌耐药率分别为:诺氟沙星64.70%,氧氟沙星61.77%,环丙沙星57.35%,四环素58.82%,、氯霉素47.06%,庆大霉素75.00%,红霉素66.18%,利福平47.06%,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敏感;PCR扩增ant(6)-Ⅰ(460)基因、aac(6′)-Ⅰ(394bp)基因、aph(3)-Ⅲ(370)基因、efm(1090)基因、efa(940)基因、ermB(920)基因、tetM(770)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7.35%、73.53%、32.35%、60.29%、51.47%、36.76%和8.2%。结论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尿肠球菌除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敏感外,对其它常用抗生素耐药性也较高,且耐药性与耐药基因分布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泌尿科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耐药基因检测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于浩 李连友 毛颖佳 张大鹏 田野关键词:泌尿科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基因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陈鑫 张庆卫 刘晓东 冯旭辉 董超然 王广会 吴志强 韩志刚 孙义 田野 简要技术说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总体设计是尽量做到微创,经过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切除术只有两个1~2cm穿刺孔和一个7~8cm的切口,主要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填补自治区空白。 首先于腰部做三个小切口约1.5cm,置入三...关键词:关键词:肾癌 腹腔镜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和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组39例,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组42例,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指标。结果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具有手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拔管早、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手术时间长,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别。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董超然 陈鑫 刘晓东 冯旭辉 田野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腹腔镜 膀胱内药物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鸦胆子油乳、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浅表性膀胱癌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A组40例、B组40例,A组采用鸦胆子油乳膀胱灌注, B组采用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观察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前1 d、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重组人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重组人Dickkopf相关蛋白2(DKK-2)、重组人Dickkopf相关蛋白3(DKK-3)、重组人Dickkopf相关蛋白4(DKK-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A组血清DKK-1、DKK-2、DKK-3、DKK-4、VEGFA、VEGFB、VEGFC 含量分别为(20.62±2.84)μg/L、(29.15±6.32)μg/L、(18.66±4.53)μg/L、(32.34±6.42)μg/L、(80.72±9.16)μg/L、(60.43±16.73)μg/L、(70.31±8.41)μg/L,均低于 B 组的(27.42±3.76)μg/L、(38.16±4.34)μg/L、(30.37±5.35)μg/L、(47.26±7.72)μg/L、(146.31±12.44)μg/L、(83.14±14.07)μg/L、(91.58±7.82)μg/L(t =-2.92、-2.58、-2.82、-2.41、-2.80、-2.75、-2.70,均P<0.01)。A组复发率为7.5%(3/40),明显低于B组的15.0%(6/40)(χ2=6.11,P<0.05)。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 B 组的27.5%(χ2=5.46,P<0.05)。结论与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比较,鸦胆子油乳膀胱灌注防止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更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更少,值得应用及推广。 田野关键词:鸦胆子油乳 羟基喜树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