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贤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省院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治未病"理论结合心理膳食护理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作用研究
- 2024年
- 探究在亚健康人群中,选择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结合心理、膳食护理的作用。方法 这项研究从2021年7月起执行,到2022年10月为止,采用计算机分组,将60名亚健康者随机分成两组,将所有受试者均分成了两组,分别是:观察组30名,对照组30名。观察组采用中医药"治未病"理论,并辅以心理和饮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亚健康人群护理前健康指数评分指标比较接近。(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得分指数均有明显降低。(P<0.05);在6个月后,观察组在体重指数以及各项血脂指标方面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亚健康状态下,运用"治未病"理论,结合心理和饮食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身体质量指标,并提高各种血脂水平,值得应用。
- 杨红李怡静田春贤
- 关键词:亚健康人群心理护理膳食护理
- 中医药对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医药干预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必要性。方法:从慢性疾病控制现状、慢性疾病的定义和特点、中医药防治的优势、慢性疾病防治对中医药的需求及存在问题等5方面展开论述。结果:将系统科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有机地融入中医药学对慢性疾病防治的研究。结论:中医药对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有其独特的优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药临床中的经验和原则,在慢性疾病防治中起积极作用。
- 李欢侯江红田春贤
- 关键词:慢性疾病中医药干预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 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单纯药浴和口服退热药加药浴的即时退热效果。方法对门诊就诊的符合小儿外感发热诊断标准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单纯药浴和口服退热药加药浴两组进行治疗和即时退热效果观察。结果退热药加药浴组即时退热效果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药浴组(P<0.05)。结论退热药加药浴的即时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浴组。
- 单海军田春贤侯江红陈团营李玮董志巧张新建
- 关键词:药浴小儿外感发热退热效果
- 影响药浴疗法对小儿外感发热退热效果的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确定影响中药药浴疗法对小儿外感发热退热疗效的关键因素。方法:药浴方药(柴胡20 g,青蒿20 g,薄荷20 g,连翘20 g,荆芥20 g,炒牛蒡子10 g,川芎10 g)粉碎煎煮对小儿外感发热进行退热治疗。采用多水平析因设计,研究不同药液温度、药液浓度、药浴时间对药浴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质量浓度为20 g.L-1的药液退热疗效明显优于0浓度,药液温度(38±1)℃、(40±1)℃二水平的药浴疗效无明显差异,药浴时间15 min、25 min二水平的药浴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最优的药液浓度为20 g/L,适宜的质量温度为(39±1)℃,适宜的药浴时间为15~25 min。
- 单海军田春贤任玉梅侯江红董志巧李玮朱珊陈建设
- 关键词:中药药浴炎琥宁注射液小儿外感发热退热疗效
- 药浴疗法治疗儿科疾病的研究现状
- 2010年
- 在回顾药浴法治疗儿科疾病的特点及临床应用的基础上,对中医药浴法治疗儿科疾病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认为中医药浴疗法治疗儿科疾病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现有研究还存在问题。
- 王权贾蓓蕾单海军田春贤侯江红
- 关键词:药浴儿科疾病
- 中药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技术操作规范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确定影响中药药浴疗法退热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水平析因设计,研究不同药液温度、药液浓度、药浴时间对药浴退热疗效的影响。结果:2 g/100 mL和1 g/100 mL的药液浓度退热疗效明显优于0浓度,2 g/100mL组的退热疗效最好,药液温度(38±1)℃、(40±1)℃二水平的退热疗效无明显差异,药浴时间15、25 min二水平的退热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最优的药液浓度为2 g/100 mL,适宜的药液温度为(39±1)℃,适宜的药浴时间为15~25min。
- 单海军侯江红董志巧李玮朱珊任玉梅王中玉田春贤秦凤华周莉莉
- 关键词:中药药浴小儿外感发热影响因素退热疗效
- 弹性排班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 我科是一个集门急诊、病区为一体的儿内科,分为病区、NICU、儿童输液中心、中药外治理疗部四个护理单元,其中病区床位21张、NICU床位13张、儿童输液中心日平均输液量150余人,此三个单元的护理值班均为24h制。
- 田春贤
- 文献传递
- 中原地区治未病中心发展困境对策研究
- 2023年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7年启动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目前统计,河南省207家医院设置有治未病科,但中医治未病中心的服务模式及服务体系刚刚建立,尚需完善。因此,此课题对河南省范围内中医治未病服务的医疗机构进行调研分析,统计目前制约治未病中心发展主要困境是:“治未病”理念淡漠;运行与管理机制不完善;财政投入和科室收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治未病科缺少创收抓手;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并探究了相应可行性对策研究,为省内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实践经验和依据。
- 吕沛宛张勤生白婷赵广森田春贤李海红陈蕾陈珊珊余金融
- 关键词: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