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文英

作品数:17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疗效
  • 6篇疗效观察
  • 2篇蛋白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治疗扁平疣
  • 2篇乳膏
  • 2篇软膏
  • 2篇尿素软膏
  • 2篇皮肤
  • 2篇皮炎
  • 2篇中药
  • 2篇扁平疣
  • 1篇倒膜
  • 1篇倒膜治疗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跖疣
  • 1篇多糖核酸
  • 1篇性传播

机构

  • 17篇河北大学
  • 1篇安国市中医院

作者

  • 17篇田文英
  • 10篇沈俊萍
  • 8篇史义军
  • 5篇王永强
  • 5篇鲁楠
  • 3篇丁秋允
  • 3篇赵桂香
  • 2篇张涛
  • 2篇沈为兴
  • 2篇陈春惠
  • 2篇张胜逆
  • 2篇楚瑞琦
  • 1篇黄金芝
  • 1篇张红岩
  • 1篇闫立
  • 1篇刘春梅
  • 1篇孙力
  • 1篇赵建伟
  • 1篇赵丹宁
  • 1篇沈俊平

传媒

  • 5篇中国皮肤性病...
  • 4篇河北职工医学...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医学研究与教...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肌炎伴发银屑病l例
2007年
田文英陈春惠赵桂香
关键词:皮肌炎银屑病
0.1%醋酸曲安奈德乳膏联合20%尿素软膏局部热膜倒膜治疗慢性角化性湿疹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慢性角化性湿疹为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疾患,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本科于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采用0.1醋酸曲安奈德乳膏联合20%尿素软膏局部热膜倒膜治疗慢性角化性湿疹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史义军陈春惠田文英
关键词:尿素软膏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花斑癣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花斑癣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将103名入选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每日2次,共用2周;对照组外用10%硫磺软膏每日2次,共用2周。结果用药1周和用药2周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4.62%和92.31%,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花斑癣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楚瑞琦孙力沈俊平田文英史义军
关键词: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花斑癣
皮肤反向型银屑病1例报道
2008年
田文英鲁楠史义军
关键词:皮肤
不同年龄段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对365例泌尿生殖道疾病女性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鉴定及药敏检测及分析。结果与<20岁及>40岁患者比较,20~40岁患者分泌物中支原体阳性率最高(P均<0.05);支原体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较敏感,对阿奇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耐药性较高。结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多发于20~40岁患者。临床医师应参考药敏结果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史义军田文英沈俊萍赵桂香王永强
关键词: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
银屑病腹腔镜脾切除术后自愈1例
2005年
沈俊萍田文英黄金芝
关键词:脾切除术后腹腔镜皮肤出血点红色斑丘疹自愈内科诊断
大环三萜皂甙治疗尖锐湿疣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沈俊萍田文英沈为兴史义军赵丹宁孙力等
该课题采用疣体切割联合中药土贝母的提取物大环三萜皂治疗该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尖锐湿疣是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具有发病率高、难以治愈易复发的特点;该课题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该方法治疗CA,痊愈率达87.8%,复发率仅...
关键词:
关键词:尖锐湿疣中药性传播疾病提取物
修复肽外用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修复肽、维生素E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外用修复肽治疗组56例,维生素E霜对照治疗组50例,均2次/d,疗程12周。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6.42%和24.00%,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修复肽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法疗效好,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田文英沈俊萍王永强史义军
关键词:维生素E霜激素依赖性皮炎
深在性红斑狼疮1例被引量:4
2007年
田文英沈俊萍丁秋允鲁楠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口腔溃疡萎缩性
血清锌水平与儿童特应性皮炎关系的初步探讨
2015年
目的:探讨锌缺乏与儿童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皮肤科门诊2012年3月—2014年9月就诊的62例AD患儿,并随机分为补锌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健康对照组为50例体检的健康儿童。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锌及IgE水平,应用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AS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欧洲特应性皮炎评分标准(SCORAD)对AD患儿病情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AD患儿血清锌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5),但总IgE水平显著升高(P=0.023)。治疗后,补锌组患儿血清锌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8周后,补锌组及常规组血清总IgE水平分别为(62.78±13.79)k U/L和(119.68±15.89)k U/L,健康对照组为(56.82±24.65)k 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及8周,补锌组与常规组EASI、VAS及SCORA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补锌组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锌含量的降低可能是AD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口服补锌可以改善AD的临床症状,是AD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张胜逆张涛丁秋允王永强赵建伟田文英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血清锌免疫球蛋白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