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坚

作品数:35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糖尿
  • 18篇糖尿病
  • 13篇胰岛
  • 12篇胰岛素
  • 12篇病患
  • 11篇2型糖尿
  • 11篇2型糖尿病
  • 9篇糖尿病患者
  • 7篇血糖
  • 7篇2型糖尿病患...
  • 6篇胰岛素抵抗
  • 6篇二甲双胍
  • 5篇血清
  • 5篇瘦素
  • 5篇肥胖
  • 4篇血清瘦素
  • 4篇肾病
  • 4篇糖尿病肾病
  • 4篇二甲双胍治疗
  • 3篇动态血糖

机构

  • 34篇沈阳医学院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沈阳医学院
  • 1篇沈阳市第六人...

作者

  • 34篇田坚
  • 19篇沈静雪
  • 10篇周月宏
  • 6篇彭扬
  • 5篇赵晓伟
  • 4篇董慧
  • 3篇李昭
  • 3篇张盈妍
  • 3篇岳桂英
  • 3篇杨岚
  • 2篇杨立新
  • 2篇刘宇
  • 2篇李铁
  • 1篇张士杰
  • 1篇李莉
  • 1篇龚霄
  • 1篇王莲
  • 1篇刘英敏
  • 1篇赵维
  • 1篇姚丽华

传媒

  • 9篇沈阳医学院学...
  • 3篇辽宁实用糖尿...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家庭健康(医...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匹伐他汀钙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匹伐他汀钙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对尿白蛋白排泄率(ACR)的影响。方法 9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匹伐他汀钙治疗组DN2(50例)和常规治疗组DN1(40例)。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DN1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晚加服匹伐他汀钙2mg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2周的ACR的变化。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治疗组的ACR较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匹伐他汀钙治疗早期DN,能有效减少ACR,可能对延缓早期DN的进展有益。
周月宏李昭孙雪田坚沈静雪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匹伐他汀钙尿白蛋白排泄率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取40只大鼠,随机分为A组(T2DM+NAFLD+二甲双胍组)、B组(T2DM+NAFLD组)、C组(T2DM组)、D组(空白对照组)各10只。A、B组均予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制备NAFLD模型,C组予以基础饲料喂养4周,D组仅以基础饲料喂养8周。A、B、C组一次性腹腔注射STZ制备T2DM模型。造模4周后,A组予二甲双胍150 mg/(kg·d)灌胃4周,B、C、D组均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各组干预结束后,麻醉大鼠,腹主动脉穿刺取血,检测血脂(TC、TG、HDL-C、LDL-C)、肝功能(ALT、AST、GGT)及血清TNF-α、IL-6水平。取肝脏组织,计算肝指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脏组织TNF-α、IL-6蛋白表达。结果 (1)B、C组TC、TG、LDL-C、GGT、ALT、AST均高于D组,HDL-C低于D组(P均<0.05或0.01)。A组TC、TG、LDL-C、GGT、ALT、AST均低于B组,HDL-C高于B组(P均<0.05或0.01)。(2)B、C组血清TNF-α、IL-6均高于D组,A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B组(P均<0.05或0.01)。(3)B、C组肝指数均高于D组,A组肝指数低于B组(P均<0.01)。(4)D组肝组织结构完整,肝小叶结构正常。B、C组肝脏组织呈脂肪样变,部分可见小叶内炎性细胞浸润。A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及炎性细胞浸润较B组明显减轻。(5)B、C组肝脏组织中TNF-α、IL-6蛋白表达均高于D组(P均<0.01),A组肝脏组织中TNF-α、IL-6蛋白表达均低于B组(P均<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T2DM合并NAFLD大鼠的肝脏功能,抑制NAFLD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为通过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慢性炎症状态,从而发挥肝脏保护作用。
沈静雪张亚杰蔡凤范德美刘矩荣田坚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症反应肝脏功能白细胞介素6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7
2017年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血糖、肝功能、血脂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酰转肽酶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总有效率为77.6%(45/58),高于对照组的27.6%(16/58)(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方法。
董慧田坚张盈妍沈静雪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沙格列汀二甲双胍
IL-6和TNF-α在Graves病的改变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IL -6、TNF -α在Graves病 (GD)中的改变。方法  3 7例GD患者在治疗前和缓解后测定血清IL -6、TNF-α水平 ,3 0例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治疗前GD患者血清IL -6、TNF -α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缓解后IL -6降至正常 (P >0 0 5 ) ,但TNF -α仍高于正常 (P <0 0 1) ;治疗前GD患者血清IL -6与FT3、FT4呈正相关 ,而TNF -α与FT3、FT4无相关。结论 GD患者血清IL -6、TNF -α的变化可能与GD的发生发展有关。
沈静雪刘英敏田坚
关键词:TNF-ΑGD血清IL-6治疗前
探讨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的降血糖效果
2020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的降血糖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4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7),对照组采用安慰剂与二甲双胍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二甲双胍与利格列汀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降糖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与利格列汀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降血糖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刘宇田坚
关键词:糖尿病二甲双胍降血糖效果
瘦素与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被引量:2
2001年
彭扬田坚邸永红岳桂英
关键词:瘦素胰岛素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瘤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下手术前后血糖波动的特点
目的 胰岛素瘤手术前后的动态血糖谱的变化特征,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诊断及指导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CGMS对低血糖原因待查,经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手术前后血糖监测,分析平均血糖,血糖分布频率及低血糖发生...
田坚杨岚
匹伐他汀钙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L-FABP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观察匹伐他汀钙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对尿L-FABP的影响。方法 90例早期DN患者分为匹伐他汀钙治疗组DN2(50例)和常规治疗组DN1(40例)。DN1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匹伐他汀钙2 mg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L-FABP指标变化。结果经过12周治疗,治疗组尿L-FABP较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7±4.0 vs 8.9±2.0μg/g Cr)(P<0.05)。结论匹伐他汀钙能改善尿L-FABP,对延缓早期DN进展有益。
周月宏孙雪李昭田坚沈静雪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匹伐他汀钙
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20例
2002年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是一种常见病,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就诊的甲亢,临床上往往被忽视,容易误诊.现报道20例并分析如下.
田坚赵维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误诊首发症状
过表达SOCS2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建立过表达SOCS2的HMCs细胞模型,检测各组HMCs中JAK/STAT信号通路的活性,观察DN炎性因子的表达,明确过表达SOCS2对细胞模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腺病毒感染的方法使细胞模型中过表达SOCS2,实验分为CG组、CG+Ad-null组、CG+Ad-SOCS2组、HG组、HG+Ad-null组、HG+Ad-SOCS2组。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模型中JAK/STAT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ELISA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6、TNF-α的表达。结果与CG组相比,高糖诱导后的HG组、HG+Ad-null组、HG+Ad-SOCS2组中p-JAK2、P-STAT3、IL-6、TNF-α的表达量均升高(P<0.01);与HG组相比,HG+Ad-SOCS2组中这些指标均显著下降(P<0.01),而HG+Ad-null组则无显著差异。结论SOCS2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来降低细胞模型中炎性因子IL-6、TNF-α的表达。
周月宏田坚沈静雪赵晓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JAK/STAT肾小球系膜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