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明
- 作品数:19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心内科胸腔监测急救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急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胸腔监测急救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防护功能的心内科胸腔监测急救装置。一种心内科胸腔监测急救装置,包括有心电监护仪、显示屏、按钮、接口、把手、放置机构和升降机构,心电监护仪前侧左...
- 王昊王齐明赵迪马瑶王泽穆王连生
- 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白细胞计数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冠心病与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白细胞计数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216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入选者分为冠心病组(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115例和非冠心病组101例,比较两组间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白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14.0±1.2)%,非冠心病组(13.5±0.9)%,冠心病组患者白细胞(6.8±1.8)×109/L,非冠心病组(5.8±1.4)×109/L,两组相比冠心病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增加(P<0.05),白细胞计数亦明显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静脉血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白细胞计数增加可能有助于预测冠状动脉血管病变。
- 王齐明严金川陈小节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红细胞分布宽度白细胞计数
- 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病人心肌桥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病人心肌桥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胸痛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40%的病人,根据有无心肌桥将病人分为观察组(有心肌桥,82例)和对照组(无心肌桥,191例)。使用冠状动脉内注射乙酰胆碱(Ach)评估两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注射Ach后冠状动脉呈收缩反应定义为内皮功能障碍。分析心肌桥是否为影响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内皮功能障碍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心肌桥为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发病的独立预测因子[OR=1.950,95%CI(1.143,3.326)]。结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合并胸痛病人心肌桥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可能是心肌桥病人胸痛发作的潜在机制。
- 王昊马瑶王泽穆王连生王齐明
- 关键词:胸痛心肌桥影响因素
- 一种心内科穿刺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穿刺装置,包括底座和底座的左侧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横向丝杆,并且横向丝杆转动安装在底座的内部,所述横向丝杆的表面螺纹安装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升降调节仓,...
- 王齐明王昊 赵迪王思博王连生
- 1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中-大量心包积液病人临床特征总结
- 2023年
- 目的:总结单中心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包积液病人临床特征及治疗经验,为及时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4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中-大量心包积液的16例病人。记录并分析病人一般资料、辅助检查、治疗方案、转归,并进行总结。结果:11例中等量心包积液病人中,2例发生了死亡,3例未遵医嘱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其余6例病人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和(或)β受体阻滞剂,部分病人联用利尿剂和(或)达格列净治疗后,心包积液减少。5例大量心包积液病人均进行了心包穿刺,引出血性积液,之后减少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用量;其中3例病人未见活动性出血征象,联用ARNI和(或)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治疗后,心包积液减少,另2例病人考虑活动性出血,经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中-大量心包积液的病人,需评估有无左室游离壁破裂出血可能。非出血病人以抗心力衰竭治疗为主,发生心包炎的病人同时需抗炎治疗;出血病人应减少出血性药物用量,发生心脏压塞的病人需接受心包穿刺解除心脏压塞,甚至外科手术修补破裂心室壁。
- 周娟王亚新顾凌峰杜冲王齐明王齐明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积液心包穿刺
- 绿茶多酚EGCG增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 第一部分绿茶多酚EGCG增强高脂饮食喂养ApoE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一系列临床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性疾病,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
- 王齐明
- 关键词:绿茶多酚斑块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清炎症因子
- 文献传递
- 绿茶和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 研究背景关于饮用绿茶是否能够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心病的发病危险,现在的研究结果仍然存在不少的分歧。本研究旨在观察中国人群中绿茶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和结果我们进行了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面对...
- 王齐明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绿茶病例对照研究
- 文献传递
- 茶及茶多酚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发生发展的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大量流行病资料也证实茶及茶多酚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具有保护性作用,其保护性机制包括降血脂、抗氧化、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抑制斑块中新生血管的形成以及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的作用。然而,因为各种混杂因素的影响众多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现就茶以及茶多酚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发生发展的作用进行综述。
- 王齐明王连生
- 关键词:茶多酚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
- 血浆和肽素及癌抗原125对急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被引量:2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和肽素、癌抗原125(Ca-125)对急性心力衰竭(AHF)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急诊或门诊收治的376例急性左心衰竭或永久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房颤分为房颤组(108例)、AHF组(134例)和AHF合并房颤组(134例);选择同期10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受试者入院24h内或体检当天血浆和肽素、Ca-125、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以及入院1周后或体检当天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各指标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和肽素、Ca-125对AHF合并房颤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房颤组、AHF组、AHF合并房颤组患者血浆和肽素、Ca-125、NT-proBNP、LAD、LVD呈逐渐升高趋势[和肽素(pmol/L):12.43±4.36、18.77±5.29、32.82±7.07比6.68±1.94,Ca-125(kU/L):18.82±7.39、27.97±11.47、61.37±25.49比4.43±1.74,NT-proBNP(ng/L):1070.87±428.84、1734.13±725.09、2745.92±709.91比570.40±213.87,LAD(mm):37.24±6.35、41.31±7.94、46.24±10.96比33.29±4.53,LVD(mm):49.46±5.19、52.51±8.09、55.96±6.49比45.99±6.26,均P<0.05],LVEF呈逐渐下降趋势(0.52±0.11、0.46±0.10、0.41±0.09比0.57±0.08,均P<0.05),说明AHF合并房颤组各项指标恶化程度更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AHF合并房颤患者和肽素与LAD、LVD均呈显著正相关(LAD:r=0.479,P=0.012;LVD:r=0.513,P=0.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26,P<0.001);Ca-125与LAD、LVD均呈显著正相关(LAD:r=0.479,P=0.011;LVD:r=0.513,P=0.028),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45,P=0.019)。ROC曲线分析显示,和肽素、Ca-125、NT—proBNP及和肽素联合Ca-125诊断AHF合并房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0.623、0.647和0.842,对AHF合并房颤均有诊断价值,以和肽�
- 丁延魁丁延魁王齐明杨洋
- 关键词:和肽素癌抗原125急性心力衰竭心血管事件
- 尿酸与白蛋白比值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 研究尿酸与白蛋白比值(UAR)对预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中国心力衰竭数据库中临床资料完整的1 893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凝血常规、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酶谱、肝功能、B型利钠肽(BNP)、尿酸(UA)、白蛋白(ALB)及超声心动图下左心室射血分数,计算UAR。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UAR最佳截断值为17.48,将患者分为低UAR组(UAR<17.48,n=1 525)和高UAR组(UAR≥17.48,n=368)。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UAR对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事件的影响。结果 患者随访时间为90 d,随访期间共发生全因死亡37例(2.0%)。高UAR组男性比例、心功能Ⅳ级比例、心肌梗死比例、UA、D-二聚体、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AL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KP)、BNP水平高于低UAR组,脉搏、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Ⅱ级和Ⅲ级比例、ALB水平低于低UA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UAR评估心力衰竭发生全因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15(95%CI:0.626~0.804,P<0.001),灵敏度56.8%,特异度81.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UAR组全因死亡发生率是低UAR组1.09倍(OR=1.09,95%CI:1.02~1.20,P=0.017)。结论 UAR可作为心力衰竭发生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需加以重视。
- 赵胜彪刘军军王连生王齐明刘杨王微
- 关键词:尿酸白蛋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