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锦亮

作品数:19 被引量:35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血竭
  • 7篇龙血树
  • 6篇剑叶龙血树
  • 5篇学成
  • 5篇化学成分
  • 4篇植物
  • 4篇龙舌兰
  • 4篇龙舌兰科
  • 4篇兰科
  • 3篇树脂
  • 3篇中药
  • 3篇国产血竭
  • 2篇真菌
  • 2篇萜类
  • 2篇镰刀
  • 2篇镰刀菌
  • 2篇抗真菌
  • 2篇抗真菌活性
  • 2篇类化
  • 2篇类化合物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华中理工大学

作者

  • 19篇王锦亮
  • 14篇杨崇仁
  • 7篇程治英
  • 7篇周志宏
  • 3篇周立刚
  • 2篇张颖君
  • 2篇丁靖垲
  • 2篇阮德春
  • 2篇李兴从
  • 2篇陈江弢
  • 2篇王君健
  • 1篇刘玉青
  • 1篇熊江
  • 1篇贺震旦
  • 1篇范昆
  • 1篇郑庆安
  • 1篇李海舟
  • 1篇许敏
  • 1篇蔡艳

传媒

  • 6篇云南植物研究
  • 3篇中草药
  • 2篇植物杂志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剑叶龙血树树脂中的植物防卫素被引量:19
1999年
1引言剑叶龙血树(Dracaenacochinchinensis)系龙舌兰科龙血树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在云南主要分布于勐连、勐腊、思茅、普洱、沧源、景东等县.在广西也有分布.剑叶龙血树现已成为我国传统中药血竭的主要基源植物之一[3].近几年,对血竭化...
王锦亮阮德春程治英周立刚
关键词:剑叶龙血树树脂
云南血竭中的三个配糖体被引量:27
1999年
从云南‘雨林牌’血竭 Dracaena cochinchinensis(Lour.) S. C. Chen中分高鉴定了一个 新的酚苷:3,4-二羟基烯丙基苯4-O一[α-L-鼠李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苷,2个已知的 甾体皂苷:26-O-β-D-葡萄吡喃糖苷-呋甾烷-5,20(22),25(27)-三烯-1β,3β,26-三醇-1-O[a-L-鼠 李吡喃糖基(1→2)]-a-L-阿拉伯吡喃糖苷和26-O-β-D-葡萄吡喃糖基-呋甾烷-5,25(27)-二烯-1β, 3β,22β,26-四醇-1-O-[a-L-鼠李吡喃糖基(1→2)]-a-L-阿拉伯吡喃糖苷,它们的结构是根据光谱数 据和物理方法确定的。
周志宏王锦亮杨崇仁
关键词:剑叶龙血树龙舌兰科中药
千年健试管苗与野生苗的比较被引量:1
1993年
程治英王锦亮范昆
关键词:千年健同功酶野生苗容器苗
全文增补中
云南血竭中的酚性成分(1)(摘要)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研究以剑叶龙血树 (Dracaenacochinchinensis(Lour.)S.C .Chen)的树脂为原料的血竭的化学成分。方法 :使用SephadexLH -2 0 ,MCIgelCHP 2 0P及硅胶等材料进行柱层析分离 ,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 (IR ,UV ,FAB --MS ,1 3C-NMR ,1H -NMR和HMBCNMR)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云南产血竭中分离到 1 1个酚性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二对羟基苯基甲烷 ( 1 ) ,3,4 -二羟基烯丙基苯 ( 2 ) ,3,4 -二羟基烯丙基苯 3-O -β-D -葡萄吡喃糖苷 ( 3) ,3,5,4’ -三羟基二苯乙烯 ( 4) ,7,4’ -二羟基 -3’ -甲氧基黄烷 ( 5) ,7,4’ -二羟基二氢黄酮 ( 6) ,7-羟基 -3-(对 -羟基苯基 ) -色原烷( 7) ,刺五加甙B( 8) ,对羟基苯甲酸 ( 9) ,对羟基苯酚 ( 1 0 )和原儿茶醛 ( 1 1 )。结论 :化合物 1 -1 0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周志宏陈江弢王锦亮杨崇仁
关键词:血竭剑叶龙血树龙舌兰科酚类成分
云南血竭中的酚性成分(2)(摘要)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进一步研究以剑叶龙血树 (Dracaenacochinchinensis)树脂为原料的血竭的酚类化学成分。方法 :用SephadexLH -2 0 ,MCIgelCHP 2 0P及硅胶等层析材料进行柱层析分离 ,纯化 ,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 (IR ,UV ,FAB --MS ,1 3C-NMR ,1H -NMR和HMBCNMR)鉴定结构。结果 :从云南产血竭中又分离到 1 1个酚性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2 ,4 ,4’ -三羟基 -二氢查耳酮 ( 1 ) ,2 -甲氧基 -4 ,4’ -二羟基二氢查耳酮 ( 2 ) ,2’ ,4 ,4’ -三羟基查耳酮 ( 3) ,2 -甲氧基 -4 ,4’ -二羟基查耳酮 ( 4) ,2’ -甲氧基 -4 ,4’ -二羟基查耳酮 ( 5) ,2 ,4 ,4’ -三羟基二氢查耳酮 4 -O -β -D -葡萄糖苷 ( 6) ,6-甲氧基 -2 ,4 ,4’ -三羟基二氢查耳酮 ( 7) ,2 ,4 ,2’ ,5’ -四羟基二氢查耳酮 ( 8) ,2 ,4’ -二羟基 -4 -甲氧基二氢查尔酮 -( 5-1 ) -1 -(对 -羟基苯基 ) -3-( 2 ,4 -二...
周志宏陈江弢王锦亮杨崇仁
关键词:血竭剑叶龙血树龙舌兰科酚类成分
国产血竭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5
2001年
目的 研究国产商品血竭的活性成分。方法 用甲醇提取 ,Sephadex L H- 2 0、MCI gel和硅胶柱色谱分离国产商品血竭中的化学成分 ,用现代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国产雨林牌血竭的甲醇浸提物中分离并鉴定了 12个化合物 ,它们分别为 :2 6 - O-β- D-葡萄吡喃糖基 -呋甾烷 - 5 ,2 5 (2 7) -二烯 - 1β,3β,2 2β,2 6 -四醇 - 1- O-α- L -阿拉伯吡喃糖苷 ( ) ,3,4-二羟基烯丙基苯 - 4- O- β- D-葡萄吡喃糖苷 ( ) ,7-羟基 - 3- (对 -羟基苯基 ) -色原烷 ( ) ,7,4′-二羟基 - 3′-甲氧基黄烷 ( ) ,3,4-二羟基烯丙基苯 ( ) ,白藜芦醇 ( ) ,7,4′-二羟基二氢黄酮 ( ) ,二对羟基苯基甲烷( ) ,五加苷 B( ) ,对羟基苯甲酸 ( ) ,对羟基苯酚 ( )和原儿茶醛 ( )。结论 化合物 为一新的甾体配糖体 , 为一新酚苷 , ~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周志宏王锦亮杨崇仁
关键词:国产血竭化学成分糖苷硅胶柱色谱原儿茶醛烯丙基
龙血竭及其基原植物的化学研究
杨崇仁张颖君许敏郑庆安王锦亮周志宏李海舟
主要研究内容: 该项目对龙血竭进行了系统的化学研究。从龙血竭及其基原植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22个化合物,其中52个为新化合物。在系统化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龙血竭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为国产血竭质量标准的制定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关键词:龙血竭
黄酮和甾体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被引量:107
1997年
用琼脂扩散法对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到的12个黄酮和5个甾体化合物进行了抗真菌活性实验,其中黄芩甙元(baicalein)、funkioside C和胡萝卜甙(daucosterol)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尖孢镰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12、0.217和0.108g/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0.264、0.310和0.078g/L。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周立刚张颖君蔡艳刘玉青王锦亮王君健杨崇仁
关键词:黄酮甾体尖孢镰刀菌抗真菌活性药用植物
剑叶血竭素——国产血竭中一个新的二聚查耳酮被引量:32
2001年
目的 研究国产商品血竭的活性成分。方法 用甲醇提取 ,SephadexL 2 0 ,MCIgel和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用现代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国产雨林牌血竭的甲醇浸提物中得到 9个查耳酮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1 [5 (2 ,4,4′ 三羟基二氢查耳酮基 ) ] 1 对羟基苯基 3 (2 甲氧基 4 羟基苯基 ) 丙烷 (1) ,2′ methoxysocotrin 5′ ol (2 ) ,socotrin 4′ ol (3) ,2 甲氧基 4,4′ 二羟基二氢查耳酮 (4 ) ,2 ,4,4′ 三羟基二氢查耳酮 (5 ) ,2 ,4,4′ 三羟基 6 甲氧基二氢查耳酮 (6 ) ,2′ ,4′ ,4 三羟基查耳酮 (7) ,2 甲氧基 4,4′ 二羟基查耳酮 (8) ,2′ 甲氧基 4′,4 二羟基查耳酮 (9)。结论  1为一新的查耳酮二聚体 ,命名为剑叶血竭素 (cochinchinenin) ,2 - 9为首次从该血竭中分离得到。
周志宏王锦亮杨崇仁
关键词:剑叶龙血树龙舌兰科
珠子参愈伤组织培养与花色甙的形成被引量:5
1998年
从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var.major)叶柄诱导的愈伤组织在暗培养条件下主要形成3种花色甙色素,且均以矢车菊素为甙元。2,4-二氯苯氧乙酸和激动素的组合能明显地促进色素的合成,色素含量可达34.14mg/g fw。
周立刚贺震旦王君健王锦亮杨崇仁
关键词:珠子参愈伤组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