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俊
- 作品数:13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周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皮质酮诱导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对皮质酮诱导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并分成对照组、皮质酮组、皮质酮+BDNF组,皮质酮造模浓度为100μM,分别采用浓度为0.1、1、10、25、50、100 ng/ml的BDNF干预,造模及干预时间均为24 h。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分析BDNF的最佳作用浓度,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细胞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皮质酮组神经元凋亡率由(10.7±1.2)%上升为(33.9±3.5)%(t=18.707,P<0.01),胞体透亮,部分细胞核碎裂,凋亡特征明显,Caspase-3、Caspase-9表达显著上调(t_1=27.098,P_1<0.01;t_2=24.311,P_2<0.01);BDNF作用后,细胞活力显著上升,在浓度为1 ng/ml时与皮质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2,P<0.05),分析得出BDNF最佳浓度为48 ng/ml;BDNF(48 ng/ml)干预完成后,细胞凋亡率较皮质酮组下降至(18.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78,P<0.01),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正常,Caspase-3、Caspase-9表达明显下调(t_1=17.341,P_1=0.002;t_2=14.993,P_2=0.005)。结论 BDNF能有效拮抗皮质酮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保护神经元细胞。
- 王英俊董玉斌栾永刚曹亚芹黄娜娜
- 关键词:皮质酮BDNF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 颅内出血足月新生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水平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颅内出血足月新生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因子(TIMP)-1水平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分别测定30例颅内出血患儿在生后1 d内,3、7、15天血清MMP-9、TIMP-1水平及其两者比值,并与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颅内出血足月新生儿血清MMP-9、TIMP-1及MMP-9/TIM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以出生后3 d内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最高,7 d后开始下降,随病情恢复其水平缓慢下降,15 d部分患儿恢复正常,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中、大量出血患儿血清MMP-9、TIMP-1及MMP-9/TIMP-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内出血足月新生儿血清MMP-9、TIMP-1及MMP-9/TIMP-1水平均明显增高,可作为判定病情和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 曹亚芹董玉斌郭秋芬苏怡凡李磊栾永刚王英俊
- 关键词:颅内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新生儿
-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联合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检测用于儿童感染病情的早期评判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联合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检测对儿童感染病情的早期评判效果.方法 将139例儿童感染患儿依据感染程度分为重症感染组49例,普通感染组90例;依据感染类别分为细菌感染组100例,病毒感染组39例;同期选取健康儿童120名设为对照组.采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进行评分,检测血清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对儿童感染病情进行早期评判分析.结果 重症感染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显著低于普通感染组,普通感染组显著低于对照组;重症感染组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普通感染组,普通感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显著低于病毒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截断值71.60分,特异性91.67%,敏感度67.35%;D-二聚体截断值413.60 ng·m l-1,特异性50.00%,敏感度85.71%;降钙素原截断值2.47 ng·m l-1,特异性91.67%,敏感度87.76%;三者联合检测特异性91.67%,敏感度93.88%,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显著升高.结论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联合D-二聚体、降钙素原检测有助于儿童感染病情早期评判,优于单一指标测定,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文艺董玉斌张君王英俊曹亚芹李艳红
- 关键词:儿童感染小儿危重病例评分D-二聚体降钙素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超声诊断与分度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肺脏超声(lung ultrasound,LUS)已经成功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诊断,但尚缺乏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予以验证,也没有关于RDS超声分度的研究报告。本研究将通过对RDS超声诊断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探讨对RDS进行超声分度的必要性及不同程度RDS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所有参与者均参加过全国新生儿肺脏超声培训班,并在全国新生儿肺脏超声培训基地接受为期3~6个月的肺脏超声系统培训。在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符合RDS超声诊断标准、资料完整的病例纳入本研究。患儿入院后即刻完成LUS检查,部分患儿同时接受胸部X线检查,在LUS检查前或后立即完成动脉血气分析。根据LUS表现、患儿有无严重并发症对RDS进行分度。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合格病例275例。其中早产儿220例、足月儿55例;原发性RDS 117例(42.5%)、继发性RDS 158例(57.5%)。RDS患儿的LUS表现分为3种:(1)磨玻璃征样肺实变:50例患儿入院时(首次)LUS表现为磨玻璃征;其中28例被认为系湿肺、未予特殊处置,复查LUS在0.5~4 h内出现典型雪花征样肺实变;22例给予机械通气和补充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者,18例病情在6~12 h内控制,4例(严重宫内感染所致)肺部病变继续发展、复查LUS呈现典型雪花征样肺实变且累及范围扩大。(2)雪花征样肺实变:204例患儿入院时LUS表现为雪花征样肺实变,其中38例患儿程度稍轻:肺实变仅累及1~2个肋间隙,其中15例予有创呼吸支持者均在4~12 h恢复;12例予无创呼吸支持者,7例恢复好转、5例发展至重症;另外11例未给予任何形式呼吸支持治疗者在1~4 h内发展至重症。30例患儿肺实变程度较重,入院时雪花征已累及12个肺分区。其余136例患儿肺实变程度介于上述二者之间。(3)雪花征样肺实变伴并发症形成:21例患儿虽然雪花征样肺实变没有累及所有肺分区,但已引起�
- 刘敬李洁单瑞艳邓碧滢王英俊黄荔涵宗海峰徐彦磊孟琼刘艳曹海燕管亚丽于霞涂昊刘女霞游楚明袁丽张丽刘燕妮邱如新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中心研究
- 肺部超声和胸部X线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效能比较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和胸部X线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度疑似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所有患儿均接受肺部超声及胸部X线诊断。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肺部超声及胸部X线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效能。结果 160例高度疑似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中, 74例(46.25%)经临床最终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超声、胸部X线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的κ值分别为0.924 (一致性较好)、 0.725 (一致性一般)。肺部超声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胸部X线(P<0.05)。结论 与胸部X线相比,肺部超声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准确度、特异度及敏感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柳慧王英俊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胸部X线
- 肺脏超声监测纤维支气管镜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新生儿肺不张29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肺脏超声监测下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治疗新生儿肺不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29例患儿经肺脏超声确诊为肺不张,经常规机械振动排痰无效后,纤支镜下行BAL治疗.术前所有患儿均在超声监测下找出肺不张所在的肺段,经纤支镜注入0. 9%NaCl溶液(1~2 ml/kg),然后抽吸,保证灌洗液回收率>50%,每次灌洗后立即用超声监测患儿肺不张恢复程度决定是否继续灌洗,1个疗程可连续进行BAL 1~3次,每日1个疗程,最多灌洗3个疗程.分析超声监测下纤支镜进行BAL治疗新生儿肺不张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29例患儿经纤支镜进行BAL治疗后,治愈25例(86. 2%),有效3例(10. 3%),无效1例(3. 4%).所有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均稳定,其中11例(37. 9%)出现一过性低氧血症,3例(10. 3%)出现气管黏膜损伤,哭声嘶哑2例(6. 9%).未出现肺出血、气胸、心搏骤停等危重并发症.结论肺脏超声监测下纤支镜进行BAL治疗肺不张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无辐射、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王英俊刘璐董玉斌栾永刚曹亚芹黄娜娜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肺不张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MMP-9、TIMP-1水平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73例(轻度组30例,中度组25例,重度组18例),健康足月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儿生后24 h、72 h、7 d时血清MMP-9、TIMP-1水平及其二者比值,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在生后24 h、72h、7d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因子-1及其二者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且重度组较轻度组、中度组明显增高(P<0.05,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在生后三个时间点的比较,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24h、72 h均高于7 d(P<0.05),且72 h高于24h(P<0.05)。结论动态检测HIE患儿血清中MMP-9及TIMP-1水平,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并可通过其变化来推测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对了解HIE脑损伤程度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董玉斌曹亚芹郭秋芬李磊栾永刚张君王英俊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基质金属蛋白酶-9
- 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78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行高频震荡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上机2h后和上机24h后患者血气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上机2h后和24h后的各水平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其中Pa O_2和Sa O_2显著提高,PaCO_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能改善患者气血指标水平,提高预后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 王英俊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 d给予)和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15~20 mg/(kg.d),共3 d。治疗重症手足口病180例,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33例。结果Ⅱ期141例(治愈138例,好转3例,无效0例,死亡0例,后遗症0例),Ⅲ期39例(痊愈24例,好转6例,无效5例,死亡3例,后遗症1例)。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肯定。
- 董玉斌曹亚芹郭秋芬李磊栾永刚王英俊李艳红
- 关键词:手足口病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机械通气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新生儿感染所致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新生儿感染所致肺不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新生儿感染所致肺不张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肺复张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新生儿感染所致肺不张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病情,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 王英俊
-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肺不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