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腺癌
  • 4篇肿瘤
  • 4篇癌组织
  • 3篇蛋白
  • 3篇直肠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2篇皂苷
  • 2篇直肠癌
  • 2篇直肠肿瘤
  • 2篇乳腺癌患者
  • 2篇人参
  • 2篇人参皂苷
  • 2篇胃癌
  • 2篇胃癌组织
  • 2篇细胞
  • 2篇酶类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绝经

机构

  • 8篇商丘市第一人...
  • 6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省分子医...

作者

  • 10篇王若明
  • 5篇杨振
  • 4篇僧国珍
  • 3篇崔宁
  • 2篇杨振方
  • 1篇蔡锋
  • 1篇赵高峰
  • 1篇张腾腾
  • 1篇丁一
  • 1篇僧靖静
  • 1篇乐晓萍

传媒

  • 4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15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哌柏西利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对HR+/HER2-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4年
目的探究哌柏西利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对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亚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4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绝经后HR+/HER2-乳腺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哌柏西利,进行7个治疗周期。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53(CA153)和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评价两组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客观缓解率为94.55%(52/55),高于对照组的56.36%(31/55)(χ^(2)=47.63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活力、总体健康和生理职能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试验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活力、总体健康和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t=13.048、15.386、15.523、8.152、7.045,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下降,且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6.02±0.95)分]低于对照组患者[(6.84±1.07)分](t=-4.2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A153和CEA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患者血清CA153和CEA表达水平[分别为(13.20±1.58)U·mL^(-1)、(19.54±6.04)μg·L^(-1)]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8.54±1.61)U·mL^(-1)、(23.14±5.47)μg·L^(-1)](t=-17.556、-3.276,均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贫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乏力和肝肾功能异常的不良反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98.18%(54/55)vs 41.82%(23/55),χ^(2)=41.602,(P<0.001);试验组无进展生存期为(6.84±1.56)个月,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为(3.54±1.33)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38,P<0.001)];两组患者在病情稳定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18%(10/55)vs 25.45%(14/55),
崔宁蔡峰曹武杰王若明
关键词: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药物治疗
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及右丙亚胺的预防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及右丙亚胺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27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45例)、非心肌损伤组(82例),详细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肌损伤组与非心肌损伤组年龄、BMI、高血压史、糖尿病史、HER2阳性、BNP、cTnI、CRP、TGF-β1、预防性应用右丙亚胺治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发现,高龄、HER2阳性、高BNP、高cTnI、高CRP、高TGF-β1是乳腺癌患者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预防性应用右丙亚胺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HER2阳性、高BNP水平、高cTnI水平、高CRP水平、高TGF-β1水平、未预防性应用右丙亚胺。
崔宁蔡锋曹武杰王若明
关键词:乳腺癌心肌损伤右丙亚胺
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细胞胀亡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测定
2006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细胞胀亡情况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透射电镜观察6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结肠癌29例,直肠癌31例;高分化腺癌18例,中分化腺癌28例,低分化腺癌14例;有淋巴结转移22例,无淋巴结转移38例;Dukes分期A期8例,B期30例,C期22例)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细胞胀亡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bFGF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腺癌组织中存在细胞胀亡,正常组织中未发现;结直肠腺癌组织细胞胀亡指数(OI)与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0.05或0.01),与Dukes分期无关(P>0.05);结直肠腺癌组织中bFGF的阳性表达率为60.0%(36/60),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1或0.05),而正常组织中bFGF阳性率为5.0%(1/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I与bFGF表达率呈负相关(r=-0.730,P<0.01)。结论细胞胀亡与bF-GF表达和结直肠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杨振方王若明赵高峰僧靖静杨振僧国珍
关键词:结直肠癌胀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维生素D联合唑来膦酸对行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唑来膦酸对行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有限元对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10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给予维生素D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和对照组(51例,给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骨密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代谢指标水平[骨钙素(OCN)、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52/54)高于对照组(82.55%,42/51),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血清OCN水平高于对照组,VAS评分、PINP水平、TRACP-5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唑来膦酸可改善行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骨代谢状态,提高骨密度,有助于减轻疼痛,且安全性较好。
崔宁曹武杰王若明
关键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唑来膦酸维生素D骨密度
胃癌组织中唾液酸化Lewis和黏蛋白-2的表达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唾液酸化Lewis(SleX)和黏蛋白-2(MUC-2)的表达情况及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3例人胃癌组织中SleX和MUC-2蛋白的表达。以20例正常胃黏膜为对照。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leX和MUC-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为20.0%(4/20)。胃癌组织中SleX和MUC-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29%(93/103)和82.52%(85/103),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进展期胃癌组织中SleX和MUC-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早期胃癌(P<0.05);SleX和MUC-2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2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leX和MUC-2蛋白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浸润和转移的指标之一。
王若明杨振方杨振僧国珍
关键词:SLEX胃肿瘤
人参皂苷对体外培养直肠癌肿瘤干细胞增殖抑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对体外培养人直肠癌肿瘤干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直肠癌肿瘤干细胞,实验分为盐水组、雷替曲塞组(3 mg/mL)和人参皂苷(25μg/mL)联合雷替曲塞(3 mg/mL)组,1次/d,共干预2周;观察镜下细胞生长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 CD +133直肠癌细胞 CD +133的表达,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人参皂苷对直肠癌肿瘤干细胞的增殖抑制影响,DAPI 染色观察人参皂苷对直肠癌肿瘤干细胞的促凋亡的作用。结果部分直肠癌细胞呈细胞球样生长,CD +133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呈阳性表达;MTT 法检测结果显示:人参皂苷联合雷替曲塞组干预第1天后,对直肠癌 CD +133细胞的抑制效果开始出现,且人参皂苷联合雷替曲塞组的抑制率明显大于雷替曲塞组(P =0.03);在第1周和第2周干预后,人参皂苷联合雷替曲塞组的抑制率均显著大于雷替曲塞组(P 值分别为:0.006、0.008);核染色(DAPI)结果显示:与雷替曲塞干预比较,人参皂苷联合雷替曲塞组直肠癌 CD +133细胞的核染色显著减少,分析其光密度和面密度值均明显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为:0.007、0.006)。结论人参皂苷对体外培养人直肠癌 CD +133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王若明杨振
关键词:人参皂苷类直肠肿瘤肿瘤干细胞
人参皂苷抑制甲状腺癌 SW579细胞增殖和 C-myc、Bcl-2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人甲状腺癌 SW57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 C-myc、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甲状腺癌 SW579细胞常规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和人参皂苷组(20、40、80μg/mL),用 MTT法检测人参皂苷对细胞增殖抑制情况,Western-blot 法检测各组 SW 细胞的 C-myc 和 Bcl-2蛋白表达。结果20μg/mL、40μg/mL、80μg/mL 浓度人参皂苷对甲状腺癌 SW579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2.35%、51.76%、68.24%,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0.01),且随溶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P <0.01);免疫印迹检测显示:随着人参皂苷浓度增大,甲状腺癌 SW579细胞 C-myc 和 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逐渐下降(P <0.01)。结论人参皂苷对人甲状腺癌 SW579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下调 C-myc和 Bcl-2蛋白表达相关。
王若明杨振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人参皂苷C-MYC蛋白BCL-2蛋白
c—jun氨基末端激酶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JNK在结直肠癌耐药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72例结直肠癌和4JD例正常大肠组织中JNK和MRP1蛋白表达及其关系。结果JNK和MRP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22%和51.39%,均明显高于在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JNK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MRP1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及肿瘤分化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JNK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及其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其可能通过上调MRP1的表达参与大肠癌化疗耐药的形成。
王若明杨振僧国珍
关键词: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结直肠肿瘤
人胃腺癌组织中唾液酸化路易斯-X抗原的测定
2007年
目的:检测人胃腺癌组织中唾液酸化路易斯-X(SLeX)抗原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腺癌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人胃腺癌组织(男22例,女14例;≤60岁16例,>60岁20例;肿瘤直径≤5cm13例,>5cm23例;高、中分化11例,低分化25例;有淋巴结转移24例,无淋巴结转移12例;浸润至黏膜下层以内6例,肌层11例,浆膜层19例;组织学分级,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24例;TNM分期,Ⅰ、Ⅱ期11例,Ⅲ、Ⅳ期25例)、15例相应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LeX抗原合成酶α-1,3岩藻糖转移酶(α-1,3Fuc-T)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种组织中SLeX抗原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腺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α-1,3Fuc-T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α-1,3Fuc-T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相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结论:SLeX抗原表达与人胃腺癌转移和浸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腺癌浸润和转移的指标之一。
张腾腾王若明丁一乐晓萍僧国珍
关键词:胃腺癌
COX-2和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COX-2和Survivi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胃癌和13例正常胃黏膜中COX-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OX-2和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26%和77.63%,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1)。COX-2蛋白在胃癌中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浆膜侵犯等因素无关(P〉0.05),但与淋巴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Survivin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但与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胃癌中COX-2和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COX-2和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OX-2和Survivin蛋白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COX-2和Survivin蛋白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王若明
关键词:环氧水解酶类SURVIVI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