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华
- 作品数:18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药卡培他滨与改良FOLFOX4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胃癌为全球范围内第四大常见肿瘤,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65岁)目前仍是胃癌的高发人群。老年胃癌因确诊时多为中晚期,无法行根治性切除,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功能特点,化疗药物的选择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化疗药物或合适的化疗方案是现阶段的重要课题。
- 刘冬兰王艳华万以叶
- 关键词:卡培他滨FOLFOX4晚期胃癌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小肠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4年
-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晚期小肠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评估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小肠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9例经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晚期小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化疗方案:第l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mg/m^2;第1~i4天,口服替吉奥40mg/m^2,每日2次,21d为1个周期。结果:患者完成中位化疗周期数4(2-9)个,均可评估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response,CR)2例(6.9%),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9例(31.0%),客观有效率(responserate,RR)为37.9%,疾病控制率(diseasecontrolrate,DCR)为65.5%。无~例患者失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4.7个月。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freesurvival,PFS)为5.4个月(95%CI:3.6~7.2),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1survival,OS)为13.2个月(95%CI:6.7-19.7)。亚组分析显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非一线化疗、体力状况(EasternCooperativeOncologyGroup,ECOG)评分〉1分,转移部位〉2个的患者中位0s明显缩短(P〈O.05)。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乏力、周围神经病变和皮疹,以轻度为主,均可耐受。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小肠腺癌有效率高、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 张慧卿何波芦珊王艳华宋荣峰万以叶
- 关键词:化疗奥沙利铂
- EMI1高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 2019年
- 目的探讨E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配对的结直肠癌临床标本中的EMI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40例石蜡包埋的结直肠癌标本,统计学分析EMI1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相应配对的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标本中EMI1 mRNA和蛋白明显上调。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EMI1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临床分期(P=0. 004),T分期(P=0. 011),M分期(P=0. 003)。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显示,EMI1表达可作为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P=0. 041,HR:1. 558,95%CI:1. 1019~2. 384)。结论 EMI1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失调升高,EMI1高表达预示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EMI1可能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的一个新的预后指标。
- 王艳华熊彦刘仁鹏宋荣峰唐建军
-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
- 血清中肌钙蛋白与蒽环类药物累积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8
- 2006年
- 目的 探讨血清中肌钙蛋白(cTnT)与蒽环类药物累积量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后的肿瘤患者41例,统计患者所用蒽环类药物的累积量,检测患者血清中cTnT的值,分析血清中cTnT与蒽环类药物累积量的相关性。结果 蒽环类药物累积量0~180mg,血清中cTnT 0~1.36μg/L,蒽环类药物累积量与血清中cTnT并无线性相关(P〉0.05)。结论 不能推荐使用血清中cTnT来检测葸环类药物心毒性累积的严重程度。
- 邓觐云王艳华李翔刘冬兰袁水斌
- 关键词:肌钙蛋白T蒽环类
- 手套式粗盐袋热敷在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中的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化疗期间使用手套式粗盐袋热敷防治奥沙利铂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江西省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住院的化疗患者200例,按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FOLFOX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手套式粗盐袋热敷疗法,比较两组在完成2个疗程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和化疗药物周围神经毒性生活质量问卷20(EORTC QLQ-CIPN 20)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54%)低于对照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IPN 20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手套式粗盐袋热敷能预防及降低奥沙利铂所产生的周围神经损伤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 李玲魏丽丽李菊萍江美芳王艳华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奥沙利铂
- 结肠癌组织ERCC1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药敏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ERCC1密码子118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药敏的关系。[方法]对53例结肠癌患者新鲜标本进行体外肿瘤细胞原代培养,ATP-TCA法检测肿瘤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PCR法检测肿瘤的ERCC1密码子118基因多态性,分析ERCC1密码子118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关系。[结果]奥沙利铂总有效率为34.7%(17/49)。C/C基因组19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有效率52.6%;C/T+T/T基因组30例,有效7例,无效23例,有效率23.3%。ERCC1不同基因型组间对奥沙利铂敏感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RCC1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相关,ERCC1基因型检测可能有助于预测结肠癌组织对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
- 贺文兴李冬梅周伟华邓觐云王艳华陈文学
- 关键词:结肠肿瘤ERCC1基因多态性奥沙利铂药敏试验
- 胃癌组织胸苷酸合成酶与5-Fu药敏关系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胸苷酸合成酶(TS)表达水平与5-氟尿嘧啶(5-Fu)耐药性的关系。方法用ATP-TCA法对35例胃癌患者新鲜标本进行5-Fu体外药敏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其TS表达水平,比较分析不同TS表达水平与体外药敏有效率的关系。结果TS高表达组有效率18.8%(3/16);TS低表达组有效率52.9%(9/17)。TS高、低表达组对5-Fu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TS表达水平与5-Fu敏感性可能有关,TS的表达水平检测可能有助于预测胃癌组织对5-Fu的敏感性。
- 贺文兴邓觐云黄传生陈文学王艳华周建伟
- 关键词:胃癌胸苷酸合成酶5-氟尿嘧啶体外药敏实验
- HSP27在调控人胃癌细胞系5-FU耐药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调控人胃癌细胞系5-FU耐药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株HGC27、BGC823、SGC7901、MKN28,采用CCK法筛选5-FU敏感株和耐药株,采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检测4株胃癌细胞株中HSP27表达水平,转染HSP27-siRNA,观察siRNA干扰后5-FU敏感株和耐药株中HSP27蛋白表达,并将两细胞株分别与不同浓度5-Fu共培养,采用CCK法检测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CCK法显示SGC7901细胞系是4株胃癌细胞中5-Fu相对耐药株,而HCG27是5-Fu相对敏感株。流式细胞仪显示SGC7901细胞株中HSP27表达水平最高为(72.10±1.89)%,而在HGC27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最低为(22.12±1.33)%,各株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HSP27-siRNA后,各两株细胞HSP27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明显。与5-Fu共培养后,SGC7901细胞株转染组细胞半数抑制浓度降低,药物敏感性增强,与未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27参与了SGC7901 5-FU耐药株中的细胞耐药,是诱导细胞多药耐药的重要分子机制,可以作为临床治疗靶点来提高胃癌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
- 宋荣峰张慧卿熊彦王艳华万以叶
- 关键词:胃癌5-FUHSP27
- miR-27a rs895819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miR-27a rs895819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江西省肿瘤医院行D2根治术后胃癌患者98例(Ⅰ-Ⅲ期),所有患者均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术后辅助化疗,分析rs895819遗传变异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miR-27a rs895819基因多态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隐性模型中,野生型+杂合型(AA+AG)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突变型(GG),分别为77.22%和33.33%。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状态(P=0.014,OR=6.940,95%CI 1.478-32.590)和rs895819遗传变异(P=0.004,OR=0.111,95%CI 0.025-0.496)为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iR-27a rs895819可能与胃癌预后相关,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 刘冬兰王艳华廖瑜倩万以叶
-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加希罗达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加希罗达(XEL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贝伐单抗联合XELIRI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XELIRI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临床获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腹泻、恶心呕吐、脱发、黏膜炎、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XEL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接受。
- 王艳华刘冬兰
- 关键词:贝伐单抗结直肠癌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