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忠
- 作品数:26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消化道聚丙烯膨胀球异物4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异物进入消化道后,根据不同的理化性质及大小,多数可自行排出,但当异物具有毒性,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及全身毒性反应,或有锋利尖端时,或滞留于消化道并可进一步引起梗阻症状时,需要内镜及手术取出。
- 高欣凤郭志平王继忠李宗凯
- 关键词:消化道聚丙烯全身毒性反应诊治局部组织损伤理化性质
- 小儿胰腺假性囊肿20例临床分析
- 2000年
- 目的 讨论小儿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分析 15年收治 2 0例胰腺假性囊肿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保守治疗 7例中 ,囊肿消退 2例 ,囊肿体积缩小 5例。手术治疗 13例 ,效果良好。囊肿空肠Roux Y型吻合术 4例 ,囊肿胃吻合术 9例。结论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宜先保守治疗 ,控制炎症 ,部分病例可以自愈。慢性囊肿及保守治疗无效则根据年龄、临床表现、囊肿大小、部位和囊肿内有无感染选择手术方式。
- 贾胜琴戴春娟王继忠杨明洁李建仁房志勤
- 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儿童
-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小儿先天性肺部囊肿性疾病肺叶切除中的应用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小儿先天性肺部囊肿性疾病肺叶切除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先天性肺部囊肿疾病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对比两组患儿临床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等)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肺部囊肿性疾病患儿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不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可降低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且恢复效果良好,具有应用价值。
- 刘谊王继忠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
- 腹阴囊鞘膜积液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腹阴囊鞘膜积液较少见,表现为腹股沟阴囊鞘膜积液经腹股沟管向腹腔内延伸成"葫芦"状。腹阴囊鞘膜积液的症状和体征与阴囊鞘膜积液十分相似。因此,极易误诊而按一般鞘膜积液进行手术,给手术带来困难。该文综述了关于腹阴囊鞘膜积液病因的相关假设、临床诊断依据、相关检查方法、不同手术方式的进展以及不同术式的优缺点。临床医师尤其是小儿外科医师在临床中更应清楚认识本病、避免误诊,同时应采取合理术式治疗本病。
- 王继忠詹江华
- 关键词:鞘膜积液腹部小儿
- 小儿腹股沟疝,坐等自愈不可取
- 2021年
- 之所以想写这篇小科普,原因来自两次急诊。一次是一个2岁小女孩,生来就有疝气,家长自认为是小毛病,从未就医。直到有一天疝气嵌顿15小时后,孩子疼痛、哭闹不止才就诊。B超发现嵌顿的是卵巢,急诊手术!但该卵巢已坏死,家长悔之晚矣!
- 王继忠
- 关键词:急诊手术嵌顿小儿腹股沟疝疝气就医
- 小儿先天性囊性肺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小儿先天性囊性肺疾病传统上分为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支气管源性囊肿、肺隔离症和先天性肺叶气肿。近年来,产前超声广泛开展和对该类疾病病理研究的深入,对这类疾病有了新的认识。回顾文献发现,以往的定义和分类不再合适,现综述小儿先天性囊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新的分类方法。
- 王继忠郭志平
- 关键词:小儿畸形
- 小儿肺挫伤临床特点的探讨
- 目的 探讨小儿肺挫伤影像学的诊断意义以及小儿肺挫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8月经CT诊断小儿肺挫伤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2-14岁,平均7.8岁.临床记录损伤的部位、合并伤、影像学...
- 王继忠李宗凯郭志平
- 关键词:小儿肺挫伤
- 新生儿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用幽门分离钳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生儿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用幽门分离钳,包括钳体、手柄、套管和两个相对设置的钳臂,手柄上部通过穿装在套管内的钢丝绳连接并驱动钳臂,该两个钳臂的前端均制成圆钝的弧形。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
- 牛军林虹李宗凯王继忠田志刚吴雪青何云昊苗阳张丽娜
- 文献传递
- 儿童腹膜后良性畸胎瘤CT、MRI表现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和总结儿童腹膜后良性畸胎瘤的CT及MRI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2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8例小儿腹膜后良性畸胎瘤病例的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8例中,男2例,女6例,平均年龄11个月(4个月至2岁)。7例行CT平扫,其中3例行增强CT检查;2例行MRI检查,其中1例行增强检查。影像学诊断均考虑为腹膜后畸胎瘤,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结论CT及MRI检查对于腹膜后畸胎瘤的定位、定性诊断较为可靠,并在与腹膜后其他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侯志彬李欣王春祥赵滨王继忠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生物反馈治疗小儿排便失禁20例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小儿肛门直肠畸形肛门成型术后排便失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应用高分辨多通道胃肠功能测定仪及肛门直肠测压分析软件 ,对 2 0例肛门成型术后排便失禁的患儿 ,用生物反馈疗法训练 ,加强肛门周围的肌肉力量 ,训练直肠对各种感觉的识别 ,调节直肠受到刺激时 ,肛门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的协调运动。结果 2 0例排便失禁的患儿经生物反馈治疗后 ,肛门直肠测压表明 ,最大收缩时间延长 ,收缩向量容积提高 ,感觉阈值降低 ,肌电振幅增高。临床评分提高 (2 .8±1.0 )分。
- 贾胜琴吉蓉王继忠牛军
- 关键词:生物反馈小儿排便失禁肛门直肠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