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筱林

作品数:36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骨折
  • 10篇腰椎
  • 10篇内固定
  • 6篇胸腰椎
  • 6篇手术
  • 6篇疗效
  • 5篇钢板
  • 4篇椎体
  • 3篇胸腰椎骨折
  • 3篇腰椎骨折
  • 3篇腰椎滑脱
  • 3篇腰椎滑脱症
  • 3篇植骨
  • 3篇融合术
  • 3篇入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椎骨
  • 3篇细胞

机构

  • 31篇常熟市第二人...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扬州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常熟市第一人...

作者

  • 36篇王筱林
  • 26篇杨金华
  • 13篇张伟
  • 9篇沈斐
  • 8篇张永良
  • 7篇黄开
  • 6篇吴健
  • 4篇杨宗华
  • 4篇肖建如
  • 4篇史源欣
  • 4篇李强
  • 4篇范胜利
  • 3篇朱文华
  • 2篇刘敏峰
  • 2篇曹群华
  • 2篇苏振刚
  • 2篇陈岱枫
  • 2篇潘文明
  • 2篇吴小涛
  • 2篇黄开

传媒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国骨伤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8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40例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Basis)复位固定。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5 min,出血量平均50 ml,全部病例均获得13-37个月,平均26个月的随访,钉棒系统无松动、断裂、1-2年后椎体高度和椎间隙高度丢失小于10%。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坚强,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沈斐潘文明王筱林杨金华张伟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
应用中空拉力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中空拉力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中空拉力螺钉治疗的21例踝关节骨折,术后进行X线影像学观察,监测临床愈合时间,以及按Helfet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结果随访发现,21例患者骨折均愈合,临床平均愈合时间为(24±2.3)周(12~72周);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根据Helfet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优良率为85.7%,其中有2例发生较重的创伤关节炎。结论中空拉力螺钉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时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疗效确实,值得临床推广。
李强王筱林张希峰杨金华严建峰范胜利袁振庭沈斐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螺钉
颈前路减压钛网带锁钢板重建对颈椎损伤和颈椎病作用的评价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评价运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加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0年1月-2000年6月,运用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重建技术,治疗17例颈椎损伤和颈椎病的病人。结果 随访6~28个月,术后JOA评分改善平均13.6分。结论 钛网加带锁钢板固定对颈椎伤病有良好固定作用,避免取髂骨,可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有效地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有利于颈椎伤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尽早行走。
杨金华张永良王筱林肖建如
关键词:颈椎病骨移植
经后路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经后路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6钉固定)的为研究组(n=30),应用传统跨伤椎平面弓根钉内固定治疗(4钉固定)的为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随访的临床效果,且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和Cobb角度。结果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末次随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0 2,P=0.007 5),研究组Cobb角度末次随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8 1,P=0.000 7),研究组手术时间(80.45±11.23)min与对照组(81.23±11.36)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7 4,P=0.790 1),研究组术中出血量(126.25±23.12)mL与对照组(128.45±23.2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67 6,P=0.714 5)。结论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患者行后路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利于增强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对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有显著作用。
沈斐范胜利吴健杨金华张伟王筱林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
膝关节部骨折脱位合并腘动脉损伤的治疗被引量:1
2000年
张永良王筱林任德元方志刚
关键词:骨折脱位GUO动脉损伤
快速流程在术后的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手术治疗是部分妇科良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措施,术后管理措施对患者术后康复及早期诊治并发症至关重要。传统的围手术期管理措施倾向于延长住院治疗时间,以便观察术后早期并发症。但是部分措施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甚至可能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李华凤王筱林
关键词:术后康复术后早期并发症妇科良性疾病围手术期管理术后并发症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分析经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18.5个月。JOA评分由术前7~10分(平均8.2分)恢复至术后12~15分(平均13.7分),疗效显著(P<0.05),植骨在12~16周内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以有效解除脊髓前方所受的压迫、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临床疗效满意。
杨金华张伟肖建如王筱林杨宗华吴健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椎间植骨
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波及距下关节的关节内骨折21例22足,术前、术后注意局部消肿,术中注意关节面的解剖复位、Bhler角及Gissane角的恢复和跟骨高度、范度的恢复。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参照Maryland评分系统,优13例,良6例,可2例,总体优良率90.5﹪。结论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固定可靠,允许术后关节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陈岱枫王筱林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解剖型钢板
应用国产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37例体会被引量:1
2003年
王筱林张永良史源欣张伟杨金华朱文华刘敏峰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胫骨干骨折疗效观察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及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11例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总结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11例上颈椎不稳患者术前常规行颅骨牵引复位。术中寰枢椎椎弓根的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18~20 mm、后弓上缘下4 mm交点处,矢状面上螺钉向头侧倾斜约5°,与矢状面夹角10°;枢椎进钉点为枢椎关节突根部中点,钉道与矢状面夹角为20~25°,与横断面夹角30~35°。椎弓根钉直径3.5 mm,寰椎、枢椎椎弓根钉长22~28 mm。结果随访5~34个月,11例均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JOA评分:优7例,良2例,可2例。结论采用寰枢椎多轴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具有固定牢固、固定节段短和三维固定的优点。
黄开杨金华王筱林杨宗华
关键词:寰椎枢椎椎弓根钉上颈椎不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