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波

作品数:21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通气
  • 4篇重症
  • 3篇伤患者
  • 3篇外伤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损伤
  • 3篇脑外伤
  • 3篇机械通气
  • 2篇导尿
  • 2篇动脉
  • 2篇心源性
  • 2篇心源性休克
  • 2篇休克
  • 2篇血液动力
  • 2篇血液动力学
  • 2篇液动
  • 2篇预后
  • 2篇源性
  • 2篇衰竭

机构

  • 11篇嘉兴市第一医...
  • 9篇嘉兴学院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0篇王海波
  • 12篇王黎恩
  • 11篇殳儆
  • 9篇施云超
  • 9篇张继松
  • 6篇童武华
  • 6篇朱建刚
  • 5篇陆佩文
  • 5篇沈东锋
  • 4篇曹伟中
  • 2篇李正江
  • 2篇宋先斌
  • 2篇郁慧杰
  • 2篇汪涛
  • 1篇许鹏程
  • 1篇宗酉明
  • 1篇邹翼霜
  • 1篇张玲芳
  • 1篇赵文静
  • 1篇杨茂宪

传媒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2004年浙...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在重症哮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发生严重呼吸衰竭的重症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不能缓解时需进行机械通气支持,以改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减少呼吸肌疲劳,争取时间以待药物起效及实施其他治疗措施,从而增加重症哮喘患者成功救治的机会.
张继松朱建刚王海波
关键词:机械通气PEEP重症哮喘
控制性高血压对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神经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研究控制性高血压对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神经预后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用单盲法评价患者转归,研究对象用信封抽签法分组,两组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GC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即刻、48h、72hGCS评分由不清楚分组的专门医师评分。结果:控制性高血压组48h、72h及7d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5,P<0.001)。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2.5%和37.5%,P<0.05)。结论:控制性高血压治疗后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神经功能评分,改善重症颅脑损伤后转归,同时不增加颅内再出血的机会。
童武华曹伟中王黎恩张继松王海波殳儆陆佩文施云超
关键词:高血压颅脑损伤预后
右美托咪定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用于颅脑损伤患者长时间镇静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近1年来ICU病房中度颅脑损伤患者87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嘧啶组(42例)和咪达唑仑组(45例)。比较两组VAS评分、达到目标镇静的次数、机械通气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咪达唑仑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能够降低VAS评分,增加到达目的镇静的次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停药后唤醒时间;不良事件心动过缓,需要药物干预的例数增多。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中度颅脑外伤患者疗效确切,但使用过程仍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沈东锋张玲芳王海波
关键词:咪达唑仑颅脑外伤
控制性高血压对重症颅脑损伤神经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控制性高血压对重症颅脑损伤神经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用单盲法评价患者转归,研究对象用信封抽签法分组,两组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GCS 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即刻、48h、72 hGCS ...
童武华曹伟中王黎恩张继松王海波殳儆陆佩文施云超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
文献传递
感染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施云超童武华殳儆张继松王黎恩王海波
关键词:高危因素脏器功能衰竭MODS临床综合征合并症序贯性
脑外伤患者心排血量的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心排血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总结2005年1—10月本院收住的33例脑外伤患者的心排血量(CO)变化规律。结果死亡组的CO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CO不能代偿时,提示病情重、病死率高、预后不佳。
王海波王黎恩殳儆李正江
关键词:脑外伤心排血量病死率预后
人工气道气囊意外漏气后的补救装置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外接装置使人工气道气囊意外漏气的危重患者不必立即更换人工气道,避免重新插管带来的风险。方法用一根普通吸氧管、一个输液三通、2根测压管和一个装水的塑料瓶组成限压装置,以之连接中心供氧的吸氧流量表和人工气道测压囊的注气口,使位于水面下25cm的测压管开口有(2~3)个/s气泡逸出,从而维持环路内压力亦即气囊压力约为25cmH2O。结果该方法简单可靠,临床应用效果好。结论该方法能自动持续补充气体维持气囊压力,又能避免气囊内压力过高,可使部分重危患者避免更换人工气道。
张继松王海波邹翼霜
关键词:人工气道气囊漏气
新型一次性无痛导尿管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新型一次性无痛导尿管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240例需留置导尿的机械通气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气囊导尿管组(对照组,n=120,插入普通气囊导尿管)和无痛导尿管组(观察组,n=120,插入一次性无...
王黎恩孙建良殳儆施云超王海波张继松朱建刚
关键词:机械通气
文献传递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患者CBP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呼吸次数(RR)、呼气末正压(PEE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升压药物剂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CBP治疗后,患者呼吸功能改善(P〈0.05);循环功能明显改善(P〈0.01)。结论CBP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改善。
王海波殳儆郁慧杰张继松朱建刚沈东锋
关键词:呼吸功能不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俯卧位通气对肺内源性急性肺损伤大鼠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内源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I组、ALI仰卧位通气组(ALIS组)及ALI俯卧位通气组(ALIP组),每组各8只。通过气管内滴注LPS 6 mg/kg建立ALI动物模型,24 h后ALIS组及ALIP组分别实施仰卧位或俯卧位通气4 h。之后观察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组织湿/干重比(W/D);比较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I组、ALIS组和ALIP组PaO_2明显降低(F=57.369,P<0.001),ALI组、ALIS组PaCO_2均明显升高(F=8.448,P<0.001),ALI组、ALIS组和ALIP组肺W/D及血清中TNF-α、IL-6均明显升高(F=13.609、6.443、23.849,P=0.001、0.017、<0.001);与ALI组比较,ALIS组和ALIP组PaO_2明显升高,PaCO_2、肺W/D比值、血清中TNF-α、IL-6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ALIS组相比,ALIP组PaO_2升高[(83±6)mm Hg vs.(71±5)mm Hg,P<0.05],PaCO_2降低[(50±7)mm Hg vs.(58±6)mm Hg,P<0.05],肺组织W/D比值降低[(4.65±0.56)vs.(4.82±0.41),P<0.05]及TNF-α、IL-6在血清中的水平均降低[(293±68)ng/L vs.(366±44)ng/L;(358±39)ng/L vs.(440±38)ng/L,P均<0.05]。同时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显示,与ALIS组相比,ALIP组腹侧过度膨胀区域减少(F=63.423,P<0.001),正常通气区域增加(F=73.229,P<0.001);ALIP组背侧塌陷区域减少(F=68.586,P<0.001),正常通气区域及过度膨胀区域增加(F=61.871,P<0.001;F=9.800,P=0.001)。结论俯卧位通气能促进LPS诱导的肺内源性ALI大鼠的气体交换,减轻肺水肿,降低炎症反应。
杨茂宪施云超朱建刚沈鹏王海波宋先斌许鹏程赵文静
关键词:俯卧位通气急性肺损伤脂多糖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