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颖

作品数:12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口腔
  • 2篇牙髓
  • 2篇牙体
  • 2篇牙周
  • 2篇正畸
  • 2篇颌面
  • 2篇颌面部
  • 2篇颌面部间隙
  • 2篇颌面部间隙感...
  • 2篇面部
  • 2篇根管
  • 1篇多学科综合治...
  • 1篇心内膜
  • 1篇心内膜炎
  • 1篇心脏
  • 1篇血运重建
  • 1篇血运重建术
  • 1篇牙胶
  • 1篇牙胶尖
  • 1篇牙髓病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王晓颖
  • 4篇王变红
  • 4篇王艳华
  • 3篇颜兴
  • 2篇韩培彦
  • 2篇苏莎
  • 2篇黄晓峰
  • 1篇李景辉
  • 1篇彭磊
  • 1篇李菁
  • 1篇刘勇
  • 1篇刘长营
  • 1篇李钧
  • 1篇杨瑛
  • 1篇丛锘锘
  • 1篇张方明

传媒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老年口腔...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银改性正畸粘接剂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开发一种含有纳米银颗粒(Silver naonpar,NAG)的具有抗菌功能的正畸粘接剂。方法:将NAg以0.1%的比例添加到商品化的正畸粘接剂(R MGIC)中,未添加NAg的R MGIC作为对照组。测试托槽剪切粘接强度,使用人唾液培养所得的牙菌斑全菌生物膜模型来研究粘接剂的抗菌性能。结果:在RMGIC中添加0.1%的NAg不影响托槽的粘接强度,经过30d恒温水浴浸泡后,各组托槽粘接强度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组的全菌,总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的CFU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了约6-7倍,实验组表面的死细菌数量明显增加。结论:含有0.1%NAg的RMGIC在不影响托槽粘接强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粘接剂的抗菌性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王艳华王晓颖
关键词:纳米银颗粒抗菌性能正畸粘接剂剪切粘接强度
《口腔科学》整合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索《口腔科学》整合式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2018级两个临床医学教学班学生共计58人为研究对象,设计《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整合式系列课程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并在线下理论授课及见习授课中强化整合式教学内容。对学生完成课程情况及学生对整合式教学情况的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个教学班在线学习的参与率为82.76%,全部课程完成率为3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合式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71.19%,两个教学班学生主观评分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科学》整合式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反馈及较高的参与度,有实践及推广意义。
范晓川李菁丛锘锘贾雪婷文炜晔苏莎刘勇王艳华王变红孔亚群王晓颖彭磊穆长清黄晓峰
关键词:口腔科学临床医学生整合式教学线上教学
腮腺沃辛瘤15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腮腺沃辛瘤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腮腺沃辛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病变部位、诊断及治疗方法等。结果腮腺沃辛瘤多见于42~70岁男性,男女比例为9.3∶1;吸烟者占83.1%(128例);肿瘤位于腮腺后下极136例(88.3%),同侧多灶性或双侧发生16例(10.4%),位于腮腺深叶24例(15.6%);行单纯肿瘤包膜外切除术24例,肿瘤及腺体区域性切除术82例,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术47例,肿瘤及全腮腺切除术1例,随访1~8a,5例复发,3例出现面瘫,5例出现涎瘘,均未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结论腮腺沃辛瘤有明显临床特点,应根据肿瘤大小、位置、数目等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王晓颖
关键词:沃辛瘤腮腺手术治疗
个性化复合树脂分层修复比色板的设计与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为方便临床医师在应用复合树脂修复牙齿缺损时进行比色,设计一种牙科复合树脂分层修复比色系统。方法本比色系统包括比色板底板,复合树脂比色片及比色片制作模具3个部分,可以实现对牙齿不同位置进行精准比色并定量明确各区域所使用树脂的种类及对应的厚度。选取54名患者的87颗缺损前牙,分别使用个性化比色板+分层复合树脂修复及VITA Classical比色板+单层复合树脂修复两种方法比色并治疗,随访一年,评价两种方法的患者满意度。结果使用分层比色修复法的满意率高于传统比色修复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比色系统较传统比色板具有更好的比色效果及治疗满意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范晓川王晓颖苏莎祁静黄晓峰
关键词:复合树脂牙体修复
一种牙胶尖消毒测量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胶尖消毒测量盒,包括盒体和盒盖。在盒体内设有可显示牙胶尖高度的标记板,标记板为平板或阶梯板,标记板上设有牙胶尖放置槽或放置孔。在本实用新型中,标记板和阶梯状测量台的设计可在快速消毒后直接测量牙胶尖长...
王晓颖
文献传递
智齿冠周炎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被引量:2
2011年
患者女,28岁,间断发热5个月。患者5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午后发热,伴畏寒、寒战,右肩胛区、肩胛间区疼痛,偶有剑突下疼痛,疼痛持续10~20min后可自行缓解,乏力、头晕,双下肢及双手指腹肌肉疼痛,位置不固定,呈游走性。
王晓颖颜兴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口腔卫生智齿冠周炎链球菌
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外伤继发性牙髓坏死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牙髓血运重建术与根管治疗术治疗年轻恒牙外伤后继发性牙髓坏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诊断为年轻恒牙外伤后继发性牙髓坏死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3例)实施牙髓血运重建术(Regenerative endodontic procedures,REPs),对照组(53例)实施传统根管治疗术。并在治疗24个月后随访治疗效果,根据临床症状和X线片进行评价,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75.4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冠根比、牙根管壁厚度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牙冠根比、牙根管壁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的咬合力也显著增强,咬合时间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咬合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EPs治疗年轻恒牙外伤后继发性牙髓坏死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根管治疗,且增强了牙根的坚固和稳定程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王晓颖王变红王艳华
关键词:牙髓坏死根管治疗美学效果
糖尿病并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治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后29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糖尿病合并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治疗应在抗感染的同时控制血糖水平,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王晓颖颜兴韩培彦
关键词:颌面部感染糖尿病
纳米级钛颗粒对牙周组织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通过研究纳米级钛颗粒对牙周膜细胞和牙槽骨细胞增值、分化的影响,探讨种植体脱落纳米级钛颗粒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机理。方法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实验所用纳米级钛颗粒的大小与表面形貌;分离培养12月龄 SPF级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周膜细胞和牙槽骨细胞,加入5×10 6粒/ml纳米级钛颗粒处理细胞,取该培养液为条件培养基,未加入纳米级钛颗粒的细胞和培养液作为对照组。培养2、4、6、8天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计数;利用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培养24h后TNF-α和IL-1基因表达情况;当培养细胞发生接触抑制时,更换培养液并进行von Kossa染色后,观测钙化基质的沉积;利用real-time PCR 检测细胞成骨标志基因的表达。分离大鼠胫骨和腓骨骨髓单核细胞,阳性对照加入20ng/ml MCSF和50ng/ml RANKL处理,实验组加入纳米级钛颗粒处理的或未处理的条件培养基,培养1周后,进行TRAP染色并计破骨细胞数。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纳米级钛颗粒大小均一,直径约50~100nm,表面光滑;纳米级钛颗粒对牙周膜细胞和牙槽骨细胞增值具有微弱抑制作用,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细胞培养24h后,实验组牙周膜细胞和牙槽骨细胞TNF-α和IL-1基因表达明显增高;von Kossa染色可见,纳米级钛颗粒处理的实验组牙周膜细胞和牙槽骨细胞成骨分化能力低于对照组;纳米级钛颗粒促进牙周膜细胞和牙槽骨细胞分泌RANKL( P< 0.05),其中牙周膜细胞分泌较为显著;用含纳米级钛颗粒的条件培养基来处理大鼠骨髓单核细胞时,破骨细胞生成增多。结论 纳米级钛颗粒对体外培养牙周膜细胞和牙槽骨细胞增值无明显作用,但是对其成骨分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促进牙周膜细胞和牙周骨细胞TNF-α、IL-1及RANKL的分泌;并可促进单核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
王变红刘长营呼峰王晓颖李钧
关键词:种植体钛颗粒牙周膜细胞种植体周围炎
三种根管封闭剂结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治疗牙髓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探讨三种根管封闭剂(AH Plus,Gutta Flow,iRoot SP)结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治疗牙髓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牙髓病患者180例(180颗患牙),采用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式随机分为AH Plus组、Gutta Flow组和iRoot SP组,每组60例,三组分别以AH Plus、Gutta Flow及iRoot SP作为根管封闭剂,再联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用于根管填充治疗。对比三组患牙根管填充质量、充填时间、充填面积占比、术后疼痛发生情况(Mohd评分标准)、术前与术后1周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后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AH Plus组、Gutta Flow组和iRoot SP组的恰填率分别为96.67%、98.33%和98.33%,三组填充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utta Flow组和iRoot SP组的充填时间短于AH Plu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AH Plus组、Gutta Flow组和iRoot SP组术后1周的疼痛率分别为16.67%、5.00%和3.33%,三组疼痛分级和疼痛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utta Flow组和iRoot SP组的疼痛率低于AH Plu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三组关于血清TNF-α、IL-6水平的时间点效应、组间效应及组间与时间点交互作用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Gutta Flow组和iRoot SP组均低于AH Plus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AH Plus组、Gutta Flow组和iRoot SP组术后6个月后的有效率分别为81.67%、90.00%和96.67%,三组疗效等级情况和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Root SP组的有效率高于AH Plu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选择iRoot SP和Gutta Flow作为根管封闭剂结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治疗牙髓病的根尖封闭性能优于AH Plus,能缩短充填时间和减轻术后疼痛情况,改善炎症反应,但iRoot SP的长期根尖封闭疗效优于Gutta Flow。
王晓颖王艳华王变红
关键词:根管封闭剂根尖封闭牙髓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