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环
-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嘉峪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00—2009年嘉峪关市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传染病发病及流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对2000—2009年嘉峪关市疫情监测系统中的疫情动态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09年嘉峪关市传染病累计报告发病21071例,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和肺结核。传播途径以血源及性传播为主。发病人群以男性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15~45岁。结论嘉峪关市传染病防治仍然是当前面对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 姚志强杨朝霞冯玉娟李福轮裴凌云王彩环
-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情况
- 嘉峪关市2005—2010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 2012年
-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近来年梅毒流行特征及流行规律,为进一步开展辖区内梅毒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各医疗机构报送的嘉峪关市梅毒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嘉峪关市梅毒的报告数从2005年的12例增加到2010年的108例,增加了9倍;报告年发病率从2005年的6.25/10万上升到2010年的47.60/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26.70/10万。结论 2005—2010年,嘉峪关市梅毒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此趋势在未来几年仍将延续,建议根据梅毒的发病趋势制定嘉峪关市梅毒防治策略。
- 王彩环
- 关键词:梅毒
- 嘉峪关市215名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资料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选取215名在岗放射工作人员为暴露组,197名非放射工作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暴露组人群的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暴露组眼晶状体、心电图(ECG)、肝功、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暴露组人群中,女性肝功能异常率低于男性,血红蛋白水平异常率高于男性(P<0.01);眼晶状体异常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大(P<0.01),不同年龄段间,血红蛋白水平异常率有差异(P<0.01);眼晶状体异常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大(P<0.01)。普通放射组放射工作人员红细胞计数异常率和血红蛋白水平异常率分别高于介入放射学组(P<0.01)。性别是肝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长时间暴露于低剂量的电离辐射会对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 王彩环刘军
- 关键词:电离辐射职业健康检查
- 2005~2009年嘉峪关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析嘉峪关市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漏报情况和导致漏报的主要原因,为加强传染病控制、提高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嘉峪关市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嘉峪关市各级医疗机构共上报传染病3186例,漏报47例,年平均漏报率为1.48%。漏报率最高的前3位传染病依次为:风疹(23.08%),水痘(11.48%),流行性腮腺炎(9.89%)。村卫生所和私人诊所漏报率最高。村卫生所和私人诊所疫情报告管理较差、报告及时率较低;市级医院和厂矿医院较好。结论抓好村卫生所和私人诊所传染病报告工作,是降低嘉峪关市传染病漏报率的关键所在。
- 姚志强杨朝霞李福轮冯玉娟裴凌云王彩环
- 关键词:传染病
- 嘉峪关市1999-2011年HIV/AIDS确认21例流行病学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1999-2011年嘉峪关市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或艾滋病(AIDS)检测情况,为嘉峪关市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艾滋病监测资料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年共监测各类高危人群发现并报告HIV抗体阳性者16例,AIDS病人5例,死亡3例,共计21例。新发现的HIV/AIDS主要以20~40岁、少数民族、男性、流动人口、无业者居多,以性接触、静脉吸毒传播为主。结论随着监测人群的不断扩大,发现流动人口中的男性青壮年是本地区的高危目标人群,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恋行为干预工作势在必行。
- 张引王彩环张媛
-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HIV感染
- 嘉峪关市传染病动态分析和防控策略研究
- 姚志强李国强冯玉娟杨朝霞李福轮王彩环裴凌云程玉桂金娜潘月芳马国燕何素萍
- 首次通过对嘉峪关市2000-2009年传染病监测数据及各级医院督导检查和漏报调查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1)2000-2009年嘉峪关市传染病累计报告发病21071例,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出现一个发...
- 关键词:
-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流行病学调查
- 2005-2010年嘉峪关市梅毒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近来年梅毒流行特征及流行规律,为进一步开展辖区内梅毒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各医疗机构报送的嘉峪关市辖区的梅毒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嘉峪关市梅毒的报告数从2005年12例增加到2010年的108例,增加了9倍;报告年发病率从2005年的6.25/10万上升到2010年的47.60/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32.03/10万。结论嘉峪关市梅毒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此趋势在未来几年中仍将延续,建议根据梅毒的发病趋势制定嘉峪关市梅毒防治策略。
- 王彩环
- 关键词:梅毒
- 2015—2019年嘉峪关市重点职业病现况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描述并分析2015—2019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重点职业病监测数据,了解嘉峪关市重点职业病分布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职业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5—2019年嘉峪关市相关职业病监测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整理分析数据。结果 2015—2019年重点职业病病例报告以职业性尘肺为主(80.87%),粉尘作业工人尘肺样改变主要集中在小型、私营企业,异常率分别为2.33%和7.76%,粉尘作业工人矽肺样改变以男性为主,男女间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4,P>0.05);苯作业工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异常率分别为4.52.%和4.73%,男女性白细胞(χ~2=3.229)、中性粒细胞(χ~2=2.278)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型(χ~2=1.686)和私营(χ~2=3.994)企业工人的异常率高于其他类型企业,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平均听阈检出率[≥40 dB(A)]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总检出率7.10%,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增高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50,P<0.05)。结论嘉峪关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肺和噪声,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小型和私营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
- 李建兵王玉明王彩环鲁玉红姚进董继元
- 关键词: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