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平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1篇大网膜
  • 1篇大网膜扭转
  • 1篇胆道
  • 1篇胆道外科
  • 1篇胆道外科手术
  • 1篇胆漏
  • 1篇胆源性
  • 1篇胆源性胰腺炎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抑制
  • 1篇型管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抑制剂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治疗
  • 1篇源性

机构

  • 6篇潍坊市益都中...

作者

  • 6篇王建平
  • 4篇刘锡禄
  • 4篇邵玉娟
  • 2篇刘秀珍
  • 1篇朱晓亮
  • 1篇张丹丹
  • 1篇万伟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HCC手术切除标本4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及TIMP-1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中MMP-9、TIMP-1的表达均为阴性。MMP-9及TIMP-1在HCC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3.8%和69.0%,两者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AFP是否阳性、HbsAg是否阳性、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关(P〉0.05)。有癌栓组MMP-9阳性率为100%,无癌栓组阳性率为6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膜完整组MMP-9阳性率为33.3%,包膜不完整组阳性率为8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P-1在以上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和TIMP-1的表达与HCC关系密切,检测HCC中两者的表达,可作为判断HCC侵润转移的指标。
刘锡禄邵玉娟王建平
关键词:肝细胞明胶酶B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筛选前后胃癌SGC7901细胞株中CD44v6/ABCG2表达变化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筛选前后胃癌SGC7901细胞株中CD44v6/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表达变化。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胃癌SGC7901细胞株,分别用0、4、12、20、28、36μg/m L的奥沙利铂及0、30、50、70、90、110μg/m L的氟尿嘧啶进行干预,MTT法得到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作用于实验细胞株的最适浓度分别为30、28μg/m L。以最适浓度作用于实验细胞株分离出胃癌干细胞,以免疫细胞化学法、半定量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以上两种药物筛选前后细胞株中CD44v6/ABCG2的阳性表达率。再以单细胞悬浮成瘤实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次代干细胞级别的实验细胞株中CD44v6/ABCG2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筛选的干细胞级别的实验细胞株中CD44v6/ABCG2阳性表达率明显上调,能在低浓度血清培养基中形成悬浮肿瘤球,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其次代细胞中CD44v6/ABCG2的阳性表达率又回到筛选前水平。结论奥沙利铂、氟脲嘧啶筛选后的细胞株中CD44v6/ABCG2阳性表达率明显上调,细胞株具有干细胞的特性。
朱晓亮张丹丹万伟王建平
关键词:CD44V6蛋白
大网膜扭转误诊为阑尾炎1例报道被引量:1
2007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0岁,因腹痛5天收入院。患者于5天前突然出现腹部绞痛,开始为脐周部痛,以后转移至下腹部,持续性加重,伴有发热、腹胀、恶心,肛门排气排便减少。发病后在当地卫生院静滴抗生素治疗无缓解。患者有右侧腹股沟斜疝病史8年,无嵌顿史。入院查体:中年男性,痛苦貌,腹部略胀,下腹部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以右下腹最明显,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
刘锡禄邵玉娟王建平
综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5例分析
2006年
王建平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情变化急腹症病死率AGP
三管引流治疗拔T管后胆漏7例报告
2008年
胆道外科手术常需放置T型管引流,术后拔除T型管时偶有胆漏发生,若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本院对2003年至2007年发生胆漏的7例患者采用三管引流保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刘锡禄邵玉娟刘秀珍王建平
关键词:拔T管后胆漏引流治疗胆道外科手术T型管引流拔除T型管三管引流
内镜下机械碎石加中药排石治疗胆总管大结石18例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机械碎石(EML)加中药排石在胆总管大结石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内镜下机械碎石加中药排石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中,碎石取石成功16例(89%),碎石取石失败2例。结论EML扩展了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范围,且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胆总管大结石的重要方法。
刘锡禄邵玉娟刘秀珍王建平
关键词:内镜机械碎石术胆总管结石中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