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 细菌视紫红质LB膜在ITO电极上的光电化学性质被引量:4
- 1993年
- 利用Langmuir-Blodgett技术,可在ITO导电玻璃上沉积出含有细菌视紫红质的紫膜碎片LB膜。紫膜LB膜与电解质相接触,可组成夹层光电池:ITO/bR/电解质/ITO.在可见光照射下,光电池表现出对光强变化所产生的微分响应电流信号,具有仿视觉特征。利用微分响应现象研制了光敏报警器。
- 王建平李津如陶培德李兴长江龙
- 关键词:细菌视紫红质LB膜
- 元素在探针表面上的原子化机理研究被引量:5
- 1996年
- 探针原子化法是一种新技术。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用探针原子化法研究Au(ⅠB),Sr(ⅡA),Cd(ⅡB),Al(ⅢA),La,Sm,Eu(ⅢB),Ge,Sn,Pb(ⅣA),Sb,Bi(ⅤA),V(ⅤB),Cr,Mo(ⅥB),Mn(ⅦB),Fe,Co,Ni,Pt(Ⅷ)等20个元素的原子化机理。原子化起源于卤化物分解的元素有An与Pt,起源于氧化物分解的元素有Cd,Al,La,Sm,Eu,Ge,Mn与Fe,起源碳化物分解的元素有Sr,V,Cr与Mo,起源于氧化物被碳还原的元素有Ph,Co与Ni;其原子化既可起源于卤化物分解又可起源于氧化物分解的元素有Sb;其原子化既可起源于氧化物分解又可起源于氧化物被碳还原的元素有Sn与Bi。对文献与我们实验结果不一致之处作了必要的说明。
- 邓勃罗燕飞王建平刘强高云庚
-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化机理
- 质子化席夫碱基9-顺视黄醛LB膜的光电池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长久以来人们企图使用人工合成视紫红质,例如11-顺视黄醛与视蛋白结合以形成视紫红质,但由于很难得到11-顺视黄醛,因而未能成功。Hubbard等报道,利用9-顺视黄醛与胺类可形成类似于视紫红质的异视紫红质。“isorhodopsin”虽然对其光色互变有报道,但这种仿生光敏染料的光电响应性质未见有报道。利用化学物质9-顺视黄醛(视紫红质中的发色功能物质)和成膜物质毛地黄皂苷结合形成具有光电响应的仿视觉功能LB薄膜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李津如李兴长丁激扬王建平江龙
- 关键词:席夫碱LB膜光电池
- 石墨炉内石墨探针表面上的原子化机理研究 Ⅲ.铬的原子化机理被引量:2
- 1991年
- 本文利用探针原子化技术,研究了普通管式石墨炉内石墨探针表面上铬化合物的原子化过程.X 射线衍射分析(XRD)、俄歇电子能谱(AES)、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ESCA)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测量的综合结果表明,铬化合物在灰化阶段即可转化为稳定的碳化物,最后由碳化物的热分解生成气态铬原子.
- 邓勃王建平
- 关键词:石墨探针原子化石墨炉铬
- 石墨探针原子化法测定土壤和煤飞灰中的钴被引量:3
- 1992年
- 用试验优化设计研究了测定钴的条件,考察了某些元素对测定钴的干扰效应,建立了土壤和煤飞灰中钴的测定方法。
- 王建平邓勃
- 关键词:土壤钴
- 紫膜Langmuir-Blodgett膜中菌紫质的光电压
- 1993年
- 80年代生物分子电子学和生物计算机的研究蓬勃兴起,嗜盐菌紫膜蛋白菌紫质由于其结构稳定,具有光驱动质子泵功能、双稳态特性以及皮秒到毫秒级的光电响应特性,使其成为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研究生物分子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应用前途是发展生物分子器件和生物芯片等.由于紫膜具有不对称性而菌紫质的光驱动质子泵具有方向性,因而必须有序组装而且可以有序组装.紫膜Langmuir-Blodgett(LB)
- 王敖金胡坤生李津如王建平江龙陈润生
- 关键词:菌紫质LB膜
- 石墨炉内石墨探针表面上的原子化机理研究(Ⅴ)——锰的原子化机理被引量:4
- 1991年
- 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法中,反应前后的化合物形态可以借助于X射线衍射(XRD)、俄歇电子能谱(AES)及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ESCA)等现代分析仪器来鉴定,本文综合利用上述分析方法,对锰化合物在石墨探针表面上于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形态进行鉴定,结合元素的灰化和原子化曲线,详细地研究和阐述了锰的原子化机理。
- 王建平邓勃
- 关键词:原子化石墨探针锰石墨炉
- 石墨炉内石墨探针表面上的原子化机理研究 Ⅳ钒的原子化机理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ESCA),并结合原子吸收测量,研究了钒在普通石墨管中石磨探针表面上发生的固相化学反应。结果表明,钒化合物在灰化阶段即可转化为热稳定性较高的碳化物,原子化的最后步骤为碳化物的热分解。
- 王建平邓勃
- 关键词:原子化机理石墨探针钒
- 石墨炉内石墨探针表面上的原子化机理研究——Ⅻ.钴的原子化机理被引量:2
- 1991年
- 本文研究了钴化合物在普通石墨管中石墨探针表面上的原子化过程。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与原子吸收光谱测量的结果表明,硫酸钴首先转化为氧化钴,后者再在石墨探针表面被碳还原生成气态钴原子。
- 王建平邓勃
- 关键词:石墨探针钴原子化机理
- FTIR—ATR法在光谱电化学动态研究中的应用
- 1990年
- 在电化学中,把光谱技术与电化学方法结合,对所研究的体系进行原位观测,可以给出有关电极表面的吸附物、反应物和中间体的特性和分子结构的信息,另外,对电极表面发生的电化学变化给出合理的描述。所以,原位红外光谱化学方法从一开始就受到化学界的重视。
- 卢为琴王建平孟祥发孙素琴胡鑫尧
- 关键词:光谱技术电化学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