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
-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骶管注射治疗红斑肢痛症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5年
- 红斑肢痛症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神经血管功能紊乱性疾病,近日我科应用骶管注射疗法成功治疗1例红斑肢痛症患者,现报道如下。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2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底疼痛伴发红.呈灼热及针剌感,阵发性加重,夜间明显,站立、行走时间长及热水浸泡后症状加重,休息或将双足置于较冷环境可缓解,关节活动正常,无其他不适。近1周上述症状加重,曾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及针灸治疗无明显好转。
- 王康贾和平
- 关键词:骶管注射营养神经药物骶管裂孔直腿抬高试验
- 经肋膈隐窝入路胸膜间阻滞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syndrome,FAPS)是指持续或经常复发的腹部疼痛,目前该综合征病理机制不明,仅可解释该病症为结构或代谢异常的一类综合征,常伴精神心理障碍,与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密切相关[1]。患者常因痛苦而反复就诊或四处求医。
- 贾和平金瑞林王康李志军
- 关键词:功能性腹痛综合征胸膜间入路隐窝精神心理障碍腹部疼痛
- 脊神经后支联合局部痛点射频热凝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痛的疗效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观察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联合痛点射频热凝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性腰背痛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原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性腰背痛患者60例,男19例,女41例,年龄67~82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脊神经后支射频组(SR组)和脊神经后支射频联合局部痛点射频组(TSR组),每组30例。SR组患者确定目标椎体并定位后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穿刺到位后行连续射频,温度65、70、75℃各2min。同样操作完成目标椎体上位及下位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TSR组采用脊神经后支联合局部痛点射频热凝治疗,脊神经后支射频完毕后行痛点射频热凝,于病椎及上、下一个节段范围内找到压痛点,根据疼痛轻重、范围大小确定穿刺点,每点给予连续射频,温度70℃,时间1min。比较两组治疗后1、7d及治疗后1、3、6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ODI)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1、3、6个月时TSR组患者较SR组降低更明显[(3.4±0.6)比(2.9±1.2)、(2.9±0.8)比(1.6±0.4)、(2.7±1.3)比(0.9±0.4),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TSR组患者ODI评分均降低,且小于SR组(P<0.05)。治疗后1、3、6个月时SR组患者VAS、ODI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R组患者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联合局部痛点射频热凝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性腰背痛患者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纯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且远期疗效更优。
- 王康贾和平刘宏鹏力仁霞
- 关键词:脊神经射频热凝术腰背痛
- 一种利用昼夜热红外遥感圈定地热异常的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昼夜热红外遥感圈定地热异常的方法,包括:采集同一天过境的Landsat 8白天数据和ASTER夜晚数据;预处理;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得到白天和夜晚地表温度栅格图;对应栅格相加计算得到专题层C;计算阈值t;...
- 王康于德浩姜琦刚杨彤杨清雷王李贺正清李远华韩天成李兴凯邵云帆李霞徐兴宇董德坤胡畔
- 机动状态下国产铯原子钟稳定性分析
- 2024年
- 车载机动状态下的守时系统可以满足一些特殊应用场合的实际需求,其核心部分便是原子钟。主要利用守时车辆在三级道路上移动前后的数据,分析了国产小型铯原子钟在无溯源车载机动状态下的动态Allan标准偏差(ADEV)以及噪声的幂律谱,为未来国产小型铯原子钟的移动应用提供支撑。结果表明,铯原子钟车载机动状态对铯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有一定的影响,ADEV的采样时间τ为1~1000 s频率稳定度最大恶化了1.15×10^(-11),恶化约一个数量级;采样时间τ≥1000 s稳定度恶化相对较小,最大恶化了8.74×10^(-13),恶化一倍左右。在噪声方面,铯原子钟机动状态主要受到白色调相噪声的影响。
- 崔海波崔海波武建锋武建锋李冲王康
- 关键词:铯原子钟
- 一种多路可切换温度传感器采集电路
- 一种多路可切换温度传感器采集电路。传统温度采集电路采集数量少、可移植性差、误差大、精度低。本实用新型的温度采集电路(1)的电压参数信号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电路(2)的电压参数信号输入端,模数转换电路(2)的数字参数信号输出...
- 张晓东常旭杨成荫李培源陈浩王康
- 固本益髓灸法联合超声引导下内热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腰背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观察固本益髓灸法联合超声引导下内热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OVCF腰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碳酸钙D3咀嚼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增加固本益髓灸法联合超声引导下内热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abilityindex,ODI)和骨密度指标[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和骨钙素(Osteocalcin Bone Gama-Gla Protein,BGP)],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4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VAS、PSQI和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PSQI和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血清BALP和BGP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3、6个月后血清BALP和BGP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损伤,皮肤灼伤,神经根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用药基础上增加固本益髓灸法联合超声引导下内热针治疗老年OVCF腰背痛,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骨代谢,提高临床疗效。
- 王康贾和平任彦景贾玉影孙许峰
- 关键词:老年超声引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腰背痛
-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皮内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前临床上将带状疱疹后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者定义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其程度剧烈,性质多种多样,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PHN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数据显示 PHN人群每年发病率为 3.9~42.0/10万[2].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表示据现有资料估计,我国约有 400万的 PHN病人 [3].由于PHN的发生机制还不很明了,该病治疗仍是疼痛医学难题,因此寻找确切有效的镇痛方案始终是临床关注的热点.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很多,如镇痛、抗惊厥、抗抑郁等药物、神经阻滞、神经射频、理疗等,但是难易程度不同、报道疗效不一.本研究近年来采用椎旁联合皮内分别注射消炎镇痛液及臭氧,作用于脊神经及神经末梢,通过阻滞痛觉传导、消炎、修复神经等作用,辅以常规药物,治疗躯体及四肢部位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操作简单,病人依从性好,并发症少,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王康贾和平任彦景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椎旁神经阻滞皮内带状疱疹后疼痛消炎镇痛液
- 一种集装箱式防卫门
- 一种集装箱式防卫门,属于反恐防爆技术领域,包括集装箱主体、防爆挡墙及抛射阻拦组件,所述集装箱主体与门口一侧的防爆挡墙耦合,集装箱主体迎敌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抛射阻拦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成多种防卫设施于集装箱主体结构内,...
- 王金浩常慧韩坦李宏尚致晨冯淑芳胡畔姜志新王康张致嘉
- 一种利用昼夜热红外遥感圈定地热异常的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昼夜热红外遥感圈定地热异常的方法,包括:采集同一天过境的Landsat 8白天数据和ASTER夜晚数据;预处理;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得到白天和夜晚地表温度栅格图;对应栅格相加计算得到专题层C;计算阈值t;...
- 王康于德浩姜琦刚杨彤杨清雷王李贺正清李远华韩天成李兴凯邵云帆李霞徐兴宇董德坤胡畔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