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蒙脱石填充改性PDMS膜对稀溶液中苯的渗透分离性能被引量:3
- 2007年
- 研究了CTAB柱撑改性蒙脱石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膜对稀溶液中苯的渗透分离性能,考察了操作温度、有机蒙脱石填充量及料液中苯浓度对填充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蒙脱石的填充不但能增强膜的机械性能,而且能明显改善膜的分离性能,随着蒙脱石填充量的增加,渗透通量增大,而分离因子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操作温度的提高,渗透通量明显增大,分离因子却减小;当料液中苯浓度增大时,苯通量增大,水通量保持不变,而分离因子减小.用填充量为9.09%的填充膜对苯浓度为1000kg/kg的料液进行渗透汽化实验,得到膜的渗透通量为115g/(m2·h),分离因子达到798,比纯PDMS膜通量增大了12%,分离因子增大了32%.
- 王康余江刘会洲
- 关键词:渗透汽化改性蒙脱石
- 溶剂萃取法回收发酵废水中的丙酸
- 王康
- 关键词:溶剂萃取丙酸磷酸三丁酯N1923废水
- 由锌锰硫酸溶液三相萃取锌锰离子被引量:1
- 2009年
- 以P204煤油溶液(油相,O)、PEG10000水溶液(水相1,W1)及锌锰离子的硫酸铵盐溶液(水相2,W2)构建三相萃取体系(O-W1-W2),将其对锌锰离子的萃取效率与传统溶剂萃取[O-W'2(锌锰硫酸溶液)]和双水相萃取(W1-W2)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加入KSCN后,三相体系能有效地一步分离锌锰离子.将SCN-/Zn2+摩尔比由10增大至60,W1相只富集Zn2+,且Zn2+总的萃取率(90%)高于O-W'2(52.8%)和W1-W2(86.2%),O相对Mn2+的萃取率(28%)高于O-W1(10.2%).
- 金声超常志东王康华超于品华马印臣刘会洲
- 关键词:萃取分离
- N1923络合萃取丙酸的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分别以模拟和实际丙酸发酵废水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络合萃取法回收稀溶液中的丙酸,结果表明,对含2%丙酸的水溶液,以45%(体积比)的N1923为萃取剂,以煤油和正辛醇为稀释剂进行萃取,在油水相比1∶4的情况下,单级萃取率可达97%.对实际发酵废水中丙酸的萃取,在二级错流萃取的情况下,也能达到同样的分离效果.有机溶剂循环使用实验表明,经过10次重复利用后其萃取能力基本不变.
- 李斌常志东王康马印臣雷超刘会洲
- 关键词:丙酸络合萃取N1923发酵废水
- 蒙脱石-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膜制备及其乙醇/水分离性能被引量:14
- 2007年
- 采用CTAB柱撑蒙脱石通过溶液法制备了有机蒙脱石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膜,研究了填充量等因素对乙醇/水体系渗透汽化分离的影响,通过XRD、SEM等表征手段证明有机蒙脱石与聚合物形成插层型复合物后,膜的机械强度明显改善,膜的分离因子随填充量增加可提高至最大值10。本文从膜的结构及其与组分的相互作用对填充膜中蒙脱石可能存在的渗透通道作用进行了探讨。
- 徐国强余江王康刘会洲
- 关键词:聚二甲基硅氧烷有机蒙脱石插层渗透汽化乙醇
- 填充法改性PDMS膜及其对乙酸/水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被引量:11
- 2007年
- 用CTAB-蒙脱石填充改性PDMS膜,运用XRD,SEM等手段表征了不同填充量的复合膜结构,证明有机柱撑蒙脱石与聚合物形成插层型复合物后,膜的热稳定性明显改善.研究了填充膜对乙酸/水体系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渗透通量增大而分离因子降低,通量随填充量增加单调上升,分离因子随填充量增加先增大后降低,填充量为7.4(%,ω)时达到最大值.从膜的结构及其与组分的相互作用对填充膜中蒙脱石可能存在的渗透通道作用进行了探讨.
- 徐国强余江王康刘会洲
- 关键词:聚二甲基硅氧烷渗透汽化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