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 作品数:17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神经梅毒危险因素、诊断及疗效判断的研究
- 研究目的: 第一部分 1.了解正规治疗后非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血清学试验持续阳性梅毒患者的神经梅毒发生情况;2.分析神经梅毒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索指导非TP血清学试验持续阳性梅毒...
- 王娜
- 关键词:神经梅毒脑脊液检测临床疗效
- 基于数据挖掘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时间序列模型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基于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数据构建简单季节模型,并对2020年数据进行预测和评价。预测发现2020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偏高,采取措施整改。为预测2022年5-12月数据,应用2012年1月至2022年4月数据构建简单季节模型并评价。将干预前、干预后第1阶段、干预后第2阶段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比较。结果基于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数据构建简单季节模型并将数据回代检验,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90个月实测值均在95%置信区间之内,模拟效果良好。以此模型预测2020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结果显示,其值高于48.37,11个月实际值均在预测值的95%置信区间内,相对误差最大为28.27%,相对误差最小为0.59%,采取相关措施整改。为预测2022年5-12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采用2012年1月至2022年4月数据构建简单季节模型并将数据回代检验,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117个月实测值均在95%置信区间之内,模拟效果良好。以此模型预测发现8个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预测值均高于40.67,并且实际值均在预测值的95%置信区间之内,相对误差最大为43.26%,相对误差最小为0.07%,并再次干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每100人每天消耗的抗菌药物DDDs)从干预前的50.70,降至第1阶段45.58、第2阶段38.20。结论简单季节模型能预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趋势,可以为精细化合理用药管控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王娜胡秀萍尚伟沈陈军闵芳芳徐礼君张婷婷
- 关键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干预
- 上矢状窦旁桥静脉注入口及周围纤维索的形态学研究
- 目的通过观察上矢状窦旁桥静脉注入口的组织学结构,阐明注入口管壁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形态和分布特征,为脑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机制的探讨提供形态学依据;通过观察桥静脉注入口周围的上矢状窦窦腔内纤维索的显微解剖、断层解剖和影像学...
- 王娜
- 关键词:上矢状窦桥静脉形态学
- 文献传递
- 企业破产程序中的刑事风险与合规制度建设
- 2023年
- 破产程序中存在着多种刑事风险,易导致企业经营与债权人利益“双输”,甚至威胁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我国企业破产相关立法与司法实践存在“刑民交叉”案件规制效果不佳、对企业在刑事处罚下的经营困境关切不够、破产相关犯罪惩处力度不足等问题,亟待破解。在破产程序中引入合规制度,可以起到抑制犯罪动机、预防刑事风险、稳定企业运转等积极作用。在合规制度构建路径方面,应注重清算与重整阶段的特殊性。
- 王娜喻锴
- 关键词:破产程序犯罪风险刑民交叉
- 上矢状窦窦腔内纤维索分布的解剖学特征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上矢状窦不同节段窦腔内纤维索的分布特征,探讨其功能和意义。方法:成人头颅湿性标本,15例沿上矢状窦上壁长轴中线纵行剖开,5例沿垂直眦耳线的冠状面作连续断层切片。将上矢状窦分为有桥静脉注入的前段、缺乏桥静脉注入的前缺乏段、有桥静脉注入的后段和上矢状窦后部的后缺乏段,观察纤维索结构在上矢状窦各段窦腔内的分布情况及形态。结果:上矢状窦窦腔内纤维索总数目为277个,其中瓣膜状纤维索131个,覆盖53%逆行注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注入口,74%的瓣膜状纤维索分布在上矢状窦注入后段,22%分布在注入前段;小梁状纤维索85个,58%分布在上矢状窦注入后段,20%分布在注入前段;板层状纤维索61个,64%分布在上矢状窦注入后段,33%分布在后缺乏段接近窦汇处。断层解剖能准确区分3种纤维索结构。结论:上矢状窦窦腔内纤维索具有节段性分布的特征,可能与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发生有关。
- 王娜邓雪飞陈丹王世栋韩卉
- 关键词:上矢状窦显微解剖断层解剖
- 高龄慢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2025年
- 目的构建高龄慢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2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358例高龄慢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是否存在PIM,分为PIM组和非PIM组。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高龄慢病患者PIM的风险因素,利用AIC准则决定最优Nomogram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通过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性能。结果训练集、验证集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AUC分别为0.786、0.768;训练集、验证集校准图显示,Brier得分分别为0.164、0.16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分别为χ^(2)=4.405(P=0.883)、χ^(2)=6.645(P=0.674),说明两组的实际曲线和理想曲线重合度较好;训练集、验证集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高龄慢病患者PIM发生的阈值概率处于20%~94%、30%~94%时,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结论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可有效、便捷地预测高龄慢病PIM患者,为临床早期识别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 王娜尚伟林凤梅王小庆胡秀萍
- 关键词:高龄列线图
- 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减少用药风险。方法参照《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8423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评价,检出潜在的不适当用药处方。结果5107例(60.63%)患者均存在潜在的不适当用药,其中与药物种类相关不适当用药7658项,与疾病状态相关不适当用药860项,主要涉及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抗炎药、胰岛素、苯二氮[艹卓]类。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的关键影响因素为联合用药数。结论老年患者普遍存在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应积极采取药学干预。
- 倪清清王勇王娜陈琼林凤梅王柯莉
- 关键词:住院病人老年人
- RFH-NPT在肝硬化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
- 目的营养不良目前被认为是肝硬化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与患者较高的死亡率有明显相关性,处于疾病不同阶段的肝硬化患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早期识别这种风险,同时进行临床干预,或许对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及预后有很...
- 王娜
- 关键词:肝硬化
- 基底静脉后段的显微解剖与影像学对照观察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基底静脉后段的显微解剖、影像学观察及其对照研究,为小脑幕切迹后区病变手术中保护基底静脉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别对20例(40侧)颈内静脉灌注蓝色明胶溶液的成人头颅湿标本、22例(40侧)DSA静脉相和20例(40侧)CTV图像进行观测。结果以显微解剖结果作为对照标准,DSA、CTV分别观察到89.79%、94.89%的基底静脉,测得的直径值分别大37.28%、36.72%。根据基底静脉注入大脑大静脉系的分布特点,将基底静脉分为3型:①Ⅰ型:注入处位于大脑大静脉中段,占36.11%(13侧);②Ⅱ型:注入处位于大脑大静脉起始段,占27.78%(10侧);③Ⅲ型:注入处位于大脑内静脉,占36.11%(13侧)。DSA和CTV均能显示基底静脉注入处的分布规律。结论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小脑幕切迹后区病变手术入路的设计和术中对基底静脉的保护。
- 陈丹邓雪飞王娜刘斌陈方宏韩卉
- 关键词:基底静脉显微解剖影像学检查
- 前列腺周围筋膜及其毗邻结构的三维断层解剖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阐明前列腺周围筋膜及其毗邻结构的形态特点,为前列腺癌根治术手术分离平面的选择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6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男性盆腔标本,制成横、矢、冠状连续断层切片,观察前列腺周围筋膜及其毗邻结构的形态学特点。结果①盆腔壁层筋膜在前列腺前方增厚形成耻骨前列腺韧带;背深静脉复合体位于两侧耻骨前列腺韧带之间、耻骨尿道韧带之上,前缘与前列腺筋膜、后缘与前列腺连接紧密;前列腺筋膜前方为填充脂肪组织的耻骨后间隙。②前列腺包囊、前列腺静脉丛和前列腺筋膜三者在前列腺两侧相互融合形成前列腺纤维鞘,纤维鞘内侧缘与前列腺连接紧密,外侧缘与盆腔壁层筋膜之间为一疏松的、无血管神经的筋膜间隙。③Denonvilliers筋膜和直肠固有筋膜在前列腺后方构成直肠膀胱隔,两层筋膜之间为一无血管神经的间隙;在前列腺后外侧,两层筋膜分离走行,与外侧的盆腔壁层筋膜构成神经血管束三角。结论前列腺根治术手术中紧贴前列腺筋膜和Denonvilliers筋膜的外侧面分离,有利于减少手术中神经、血管的损伤。
- 王世栋邓雪飞王娜陈丹张铭韩卉
- 关键词:前列腺癌根治术断层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