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水稻白叶枯病菌内源过氧化氢在细胞分裂周期中的时空定位变化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细菌内源过氧化氢在细胞分裂周期中的时空变化,探讨细菌增殖中过氧化氢的生理功能。【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水稻白叶枯病菌内源过氧化氢的积累位置。【结果】不同菌株内源过氧化氢水平不同,在细菌的整个细胞分裂周期中观察到过氧化氢在细胞壁上的积累水平维持稳定,在多个菌株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除细胞壁之外,还在2个新的位点(类间体结构和核区)出现过氧化氢的大量积累,表现出数量和空间定位的显著变化。【结论】在多个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中发现胞内额外的大量过氧化氢积累和定位与细胞分裂的进程密切相关,这种过氧化氢的时空变化很可能是细菌分裂时的普遍现象。推测过氧化氢应在细菌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
- 李欣李鑫玲庞新跃朱文学樊金玲罗磊杜琳王娜王利平
- 关键词:细胞分裂过氧化氢水稻白叶枯病菌
- 盐酸帕洛诺司琼对比格拉司琼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相关恶心和呕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比较盐酸帕洛诺司琼与格拉司琼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INV)反应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AML患者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试验组采用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呕吐,对照组使用格拉司琼治疗,观察2组患者化疗期间及化疗后第1~5天的恶心、呕吐、食欲以及全身情况。结果帕洛诺司琼对比格拉司琼预防化疗过程中及化疗后急性CINV控制有效率分别为92%和83%,在治疗后48 h迟发性CINV的有效率分别是92%和8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帕洛诺司琼在迟发性呕吐分层缓解率高于格拉司琼,2种药物均有轻微疲乏、便秘、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AML化疗中,帕洛诺司琼对于预防CINV的疗效优于格拉司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
- 秦玲邓会阳刘珂王娜张艳芝冯金彪
- 关键词:帕洛诺司琼格拉司琼呕吐恶心
- 水稻白叶枯病菌中与H2O2降解相关基因oxyR、ahpC、catB和katE的表达动态分析
- 为了找出一种快速检测细菌内源H2O2的方法,本研究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简称E.coli)野生型及H2O2突变体菌株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辣根过氧化物酶—酚红法、荧光法、硫酸钛法检测E.coli在同...
- 王娜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辣根过氧化物酶
- 植物病原黄单胞菌毒性相关基因对内源过氧化氢的上游调控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以植物病原细菌黄单胞菌的avrXa7基因和ahpC基因的2个突变体及其野生型菌株为研究对象,探讨植物病原细菌内源过氧化氢水平与菌株毒性的联系。AR/HRP法分析病原菌的过氧化氢清除力,组织化学法对细胞内过氧化氢进行定量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avrXa7基因的突变诱导病原菌毒性的显著降低,并引起病原菌内源过氧化氢积累水平显著下降;ahpC基因的突变诱导病原菌内源过氧化氢水平显著降低,但未能引起病原菌毒性产生显著的变化。研究结果说明,在植物病原细菌黄单胞病菌的致病机制中,病原菌内源过氧化氢的积累水平并不能直接决定菌株的毒性,而是处在avrXa7基因的下游,受到avrXa7或者更多毒性相关基因的调控,参与病原菌的致病过程。
- 庞新跃李欣王娜刘严郭菡李红玉
- 关键词:毒性AHPC过氧化氢植物病原细菌
- 胰岛素泵巡视记录表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泵巡视记录表在非糖尿病病区的应用效果。方法记录表根据胰岛素泵给药原理及参数设置要求编制巡视内容,由非糖尿病病区护士按照巡视要求对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进行巡视并填写,发现问题立即解决。结果2019年9月—2020年1月43例非糖尿病病区戴泵患者,无1例发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结论胰岛素泵巡视记录表在非糖尿病病区的应用,规范了护士巡视行为,提高了胰岛素泵管理质量,确保了胰岛素用药安全。
- 肖鹏霞张敏张永红王娜马园园白海燕
- 关键词:胰岛素泵用药安全护理质量
- 一种‘凤丹’牡丹体细胞胚再分化生成不定芽的诱导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凤丹’牡丹体细胞胚再分化生成不定芽的诱导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凤丹’牡丹体细胞胚再分化生成不定芽的诱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经浸泡、去皮、消毒处理后的‘凤丹’牡丹种子的种胚...
- 侯小改张婉青张红晓薛娴张亚冰郭丽丽宋程威郭琪王娜
- 杜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8
- 2012年
- 综述了杜仲化学成分及同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成果。通过与同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比较,为杜仲活性功能的物质基础研究以及新型活性功能的开发提供参考信息。
- 李欣刘严朱文学白喜婷王娜刘少阳
- 关键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