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冬梅

作品数:29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枣庄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文学
  • 5篇艺术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文学
  • 7篇代文
  • 7篇叙事
  • 6篇中国现代文学
  • 6篇现代文
  • 6篇现代文学
  • 5篇隐喻
  • 4篇电视剧
  • 4篇性别政治
  • 4篇叙事策略
  • 4篇女性
  • 4篇文艺
  • 3篇延安文学
  • 3篇意象
  • 3篇文化
  • 3篇肺病
  • 2篇电视
  • 2篇学科反思
  • 2篇彰显
  • 2篇遮蔽

机构

  • 20篇枣庄学院
  • 11篇曲阜师范大学
  • 4篇四川省社会科...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8篇王冬梅
  • 5篇卢衍鹏
  • 1篇张伯存
  • 1篇孔庆林

传媒

  • 4篇中国电视
  • 2篇当代文坛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创作与评论
  • 1篇晋阳学刊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承德民族师专...
  • 1篇温州师范学院...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康定民族师范...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枣庄学院学报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艺术学界
  • 1篇艺术传播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女性人格与现代民族国家想象——《新青年》的“女子问题”探考
2006年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曾经特别强调民族的“想象”品质,强调先有想象,后有国家;先有想象,后有民族。在一个国家危亡的时代,当先驱者重新建构现代的民族国家时,女性问题往往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由此导致的另一种结果是:女性身体解放的私人性一面往往被忽略,而其与国家利益相关的公共性一面则被凸显出来和刻意强调。《新青年》中的“女子问题”讨论,男性论者更多地申述民族自强、国家独立对于女性的要求,彰显女性意识与国家思想相交融的一面。女性成为在场的缺席者,导致女性身体解放的私人性的一面被遮蔽。
王冬梅卢衍鹏
关键词:女性彰显遮蔽
时代狂欢的文化贫血症——评电影《泰囧》的叙事策略与文化症候
2013年
2012年12月,在关于“世界末日”沸沸扬扬的各种预言里,贺岁片《人再同途之泰同》给中国电影带来了惊喜。《泰囧》以平均每天近5000万票房的超强攻势,连续刷新国内电影市场的各项纪录。据不完全统计,该片至少刷新了中国影史10项纪录:公映首日3900万票房,创下周三上映影片最高票房纪录;12月15日全国3.3万场排片、9300万票房、278万观影人次,创下国产片单日排片纪录、单日票房纪录、单日观影人数纪录。目前,《泰囿》累计票房破12.6亿,观影人数破3900万,创下国产片累计票房、观影人数最高纪录,并打破《泰坦尼克号3D》9.39亿票房的纪录,摘得2012年度票房桂冠。一系列惊人的数字让《泰固》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华语电影,也创造了华语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成为一匹疯狂的黑马。《泰囿》留下了令人炫目的数字,也引发了无数争议。我们推出这组研究文章,试图透过纷繁的表象,考察《泰同》的成与败,以期引起大家对《泰圊》和中国电影冷静而清醒的认识与反思。
王冬梅
关键词:文化症候叙事策略贫血症狂欢华语电影泰坦尼克号
农村叙事的史诗品格与农民主体性的现代建构——兼论电视剧《老农民》的叙事策略被引量:1
2015年
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艺术形式,农村叙事己成为见证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变迁的重要窗口,从中可以窥见历史变迁中农民命运的沉浮。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艺术技巧的外在雕琢,而且需要文化反思的内在支撑。在中国当代电视艺术创作中,
王冬梅
关键词:农村叙事农民主体性叙事策略史诗品格电视剧电视艺术创作
非典型农村叙事的创新与典型农民形象的重塑——兼论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的叙事策略
2015年
从叙事角度来说,中国当代影视剧中的"农村"是被城市叙事遮蔽和淹没的灰色地带。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乡土文学关注作家的乡土生活体验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剧变,直接影响了之后几十年中国农村影视剧在叙事上的脉络,产生了《篱笆·女人和狗》、《轱辘·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等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的经典作品。进入新世纪以来,《刘老根》、《马大帅》、《当家的女人》、《乡村爱情》、《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等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虽有一定影响,但也呈现出内容肤浅、地域单一和人物类型化等问题,缺乏一定的思想性、现实性和创新性。
王冬梅
关键词:叙事策略农村叙事电视剧农民形象《当家的女人》乡土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肺病隐喻与性别象征被引量:1
2008年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肺病隐喻和性别象征是相互关联的典型意向,既有疾病隐喻的性别化倾向,又有性别象征的疾病叙事,在性别政治的视野下表现出不同的叙事模式。肺病隐喻既有道德化和社会化倾向,又有审美化、意象化取向。男性的性别政治叙事主要关注男性肺病身份的道德内涵和社会化倾向,女性肺病身份则主要体现为审美化取向,凸显其符码化和想象性特征。女性叙事呈现出层次性,萧红、丁玲等人的女性叙事描写肺病,关注爱情,心系女性;张爱玲等人的女性叙事割断了肺病与女性身体之间的审美想象,以丑怪身体呈现了女性在性别政治中的真实处境。
王冬梅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性别政治
女性身体的疾病隐喻与政治编码被引量:6
2010年
女性解放的命题在起初就被纳入"社会解放程式"之中,造成对女性自我的回避和否定。女性身体的疾病隐喻经由现代性话语发轫之初的政治意识形态转换,女性的身体表征被政治编码成为孱弱民族的疾病隐喻;革命文学实践中对女性身体疾病的政治疗救和遮蔽,使女性身体成为政治治理和规训的客体,被一再地领域化、编码化,并成为特定历史语境中意识形态争夺的场所。
王冬梅
关键词:女性身体疾病隐喻
在主题和表达之间——对《家》的去蔽性阐释
2006年
王冬梅
关键词:文本阐释《家》去蔽主题创作动机文化语境
艺术化生存:慢文化与幸福文化被引量:1
2019年
艺术化生存是人类的一种审美理想,包括慢文化、幸福文化等在内的很多设想都是这一理想的具体体现。慢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对发展文化的根本反思,也是幸福文化的历史前提,慢文化的全面丰富是幸福文化的根本保证。幸福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慢文化,慢文化是幸福文化的重要实现方式;幸福文化是慢文化发展的理想和追求,慢文化是幸福文化的基本思维模式。
卢衍鹏王冬梅
关键词:艺术化生存幸福文化可持续发展
性病隐喻与两性身体叙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性病”意象探析被引量:2
2008年
性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典型的疾病意象之一,对性病的关注涉及对妓女生活的想象,而性别文化身份的差异在对妓女的叙事上体现为两种不同的身体叙事方式。男性主体的中心意识使文学创作更多地表现为人民伦理的宏大叙事,体现着"民族—国家"的"大意义";女性的历史边缘处境使女性书写更多地呈现为自由伦理的私人叙事,作为一种"小意义"而存在着。对于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性病,宏大叙事侧重于把女性身体编织进政治、道德、历史的意义圈,强调女性身体的公共性;私人叙事强调性病之于女性的私人经验,呈现女性身体的私人性。
王冬梅
关键词:性病隐喻
盲人群像的尊严诉求与日常伦理的心灵书写-论电视剧《推拿》的叙事策略被引量:5
2013年
盲人题材在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可称得上是“无人区”,不仅影视创作难有佳作,且文学创作也少有突破。但这一现象随着毕飞宇的小说《推拿》的出现有望得到改观。《推拿》以一个推拿店的一群盲人为中心,展现了盲人群体内心深处的光明与黑暗,因题材特殊、刻画精准而获得“茅盾文学奖”。小说为电视剧的改编提供了绝佳的“文学性”和叙事资源,但小说对盲人内心世界的挖掘显然更具有优势,而电视剧影像对盲人群体的揭示,则需要通过叙事创新来塑造,更具有挑战性。
王冬梅
关键词:电视剧创作叙事策略盲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