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铂类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
- 2025年
- 目的探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铂类药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前瞻性选取淮北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临床分期Ⅳ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铂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铂类药物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治疗4~6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化学发光法检测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流式细胞术检测的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细胞比例及CD4^(+)细胞数量与CD8^(+)细胞数量的比值(CD4^(+)/CD8^(+))]、生命质量[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生命质量问卷核心30(QLQ-C30)的功能领域、症状领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病变部位、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34.9%(15/43)、18.6%(8/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1,P=0.088);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74.4%(32/43),高于对照组的51.2%(2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P=0.026)。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比例及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细胞比例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EORTC QLQ-C30功能领域、症状领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功能领域评分高于对�
- 胡志国李婉萍赵芳刘威王亚
-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铂
- 鸦胆子油乳肝动脉灌注联合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肝动脉灌注联合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63例原发性肝癌被分为2组,治疗组66例采用鸦胆子油乳肝动脉灌注联合碘油栓塞治疗,对照组97例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33.33%和32.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4.8、4.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36%、37.88%、15.15%和82.47%、35.05%、7.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毒副反应较大,且出现4例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鸦胆子油乳肝动脉灌注联合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与TACE相似,但其能提高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较轻。
- 李心忠姜松岭王亚王立乾
- 关键词:鸦胆子油乳肝动脉灌注栓塞原发性肝癌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2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为术后有残留病灶或Ⅳ期无手术机会有可测量转移灶。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00mg/m2,d1;希罗达1000mg/m2,bid,d1-14,每3周为1周期,2周期以上以WHO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2例患者均可评价,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18例,进展10例。总有效率33.3%,临床获益率76.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5.7月,中位生存时间9.3月,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多为Ⅰ-Ⅱ度。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小,患者耐受性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亚刘群李心忠姜松龄
- 关键词: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晚期胃癌
- 一种带有应急设备的多功能护理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应急设备的多功能护理架,涉及护理架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外柱、内柱、顶台、电机和应急设备箱,所述顶台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块和灯座,该带有应急设备的多功能护理架设置有便于拆装结构,将挂架上的第一卡块对准连...
- 彭艳玲焦艳娟王先珍王亚
- 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盐酸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淮北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性治疗后进展或无法耐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盐酸安罗替尼治疗)与试验组(予以盐酸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每组3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37.14%,疾病控制率为82.86%,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3个月,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胃肠道反应(51.42%)、骨髓抑制(60.00%)、乏力(62.86%)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大致相当(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以Ⅰ~Ⅱ级为主,总体可控。结论盐酸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显,安全性可控。
- 王亚李心忠姜松龄张雷刘群施舒瑜牛林军
-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PD-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抑制剂联合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肝细胞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索其潜在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3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淮北市人民医院接受PD-1抑制剂和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并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索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55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客观缓解率为18.2%(10/55),疾病控制率为74.5%(41/5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8.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7.4个月。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患者mPFS和mOS分别为10.2个月、18.4个月,显著高于未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患者(6.2个月、14.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mOS分别为14.9个月、18.6个月,mPFS分别为6.5个月、10.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为疲劳、高血压等,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结论 PD-1抑制剂联合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可显著延长晚期HCC患者的生存期,尤以接受TACE治疗患者为著,且总体耐受性较好,治疗前NLR水平是患者PFS及OS的独立影响因素,其有助于筛选治疗获益优势人群。
- 刘威张逸寅赵芳胡志国王亚
- 关键词:肝细胞癌抗血管生成药物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紫杉醇联合卡铂或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卡铂(TC)方案与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4例老年晚期NSCLC分为两组,其中TC组27例,TP组37例。TC组:紫杉醇85 mg/m^2,d1,8,卡铂300 mg/m^2,d2;TP组:紫杉醇85 mg/m^2,d1,8,顺铂25 mg/m^2,d2-4。结果TC组与TP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7.0%和3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5.7个月和5.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TC组骨髓抑制较TP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P组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显著高于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方案和T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NSCLC的疗效相似,但TC方案的毒副反应较轻,该方案是治疗老年晚期NSCLC较理想的方案。
- 李心忠姜松岭王亚陶雄飞
- 关键词:紫杉醇卡铂顺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一种自带实时监测功能的淋巴水肿治疗手术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带实时监测功能的淋巴水肿治疗手术台,包括手术台面和底座,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面;电滑轨,所述电滑轨设置于所述手术台面的顶面;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安装在所述电滑轨上;第二...
- 彭艳玲焦艳娟王亚梁玉猛王先珍
-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二/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究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二/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及联合组,各32例。A组采用多西他赛单药化疗,B组采用替雷利珠单抗治疗,联合组采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结果经卡方检验,3组疾病进展(PD)率及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比较,联合组PD率降低,DCR升高(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组NSCLC患者CEA及CYFRA21-1水平时间和组间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CEA、CYFRA21-1水平均下降(P<0.05);与A组比较,B组、联合组治疗后CEA、CYFRA21-1水平均降低(P<0.05),与B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CEA、CYFRA21-1水平降低(P<0.05)。3组患者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脱发、过敏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呼吸道症状、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及骨髓抑制等Ⅰ~Ⅱ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无失访,96例患者死亡56例;A组、B组及联合组生存率分别为31.25%、34.38%及59.38%;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1.88%、25.00%及46.88%;经Log-Rank检验,3组NSCLC晚期患者1年内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9.266,P=0.010),3组NSCLC患者1年内无进展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10.023,P=0.007)。结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二/三线治疗能够提高晚期NSCLC患者DCR,降低PD,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该治疗方案药物不良反应未见明�
- 李婉萍甄振华王亚赵芳刘威胡志国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多西他赛疗效
- 乳腺癌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OM)是肿瘤患者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OM易引发疼痛、味觉改变、感染,严重者甚至无法进食,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已有关于肿瘤放化疗患者OM的研究,但针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OM仍无标准化的防治措施。本研究就乳腺癌化疗相关性OM的预防及中西医治疗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为OM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借鉴。
- 焦艳娟王亚武鹏梁玉猛
- 关键词:口腔黏膜炎乳腺癌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