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曰华

作品数:5 被引量:95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叶片
  • 3篇叶片衰老
  • 3篇叶枝
  • 3篇留叶枝
  • 3篇抗虫
  • 2篇棉花
  • 2篇抗虫棉
  • 2篇果枝
  • 1篇源库
  • 1篇源库关系
  • 1篇杂交
  • 1篇杂交棉
  • 1篇早衰
  • 1篇整枝
  • 1篇整枝方式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皮棉
  • 1篇皮棉产量
  • 1篇纤维品质
  • 1篇棉花叶

机构

  • 2篇山东棉花研究...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莱阳农学院

作者

  • 5篇牛曰华
  • 3篇董合忠
  • 3篇李维江
  • 2篇唐薇
  • 2篇张冬梅
  • 2篇李振怀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棉花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改变库源比例和根冠比例对棉花叶片衰老的调节效应
以转Bt基因抗虫棉易衰品系K640和抗衰品系K9918为材料,先后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就整枝和嫁接对棉花叶片衰老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大田整枝试验于2005年分别在济南和临清两地进行,设去叶枝(对照)、去叶枝去早果...
牛曰华
关键词:棉花叶片叶片衰老
文献传递
留叶枝对抗虫杂交棉库源关系的调节效应和对叶片衰老与皮棉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3
2007年
【目的】去叶枝是我国传统的棉田管理技术,但现有研究认为叶枝具有保留利用的价值。因此进一步探索棉花留叶枝的可行性及对库源关系、叶片衰老和产量、品质的影响与机理十分必要。【方法】于2004~2005年在山东临清比较研究了大田稀植(3.0株/m2)条件下3个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去叶枝和留叶枝后的形态和生理变化。【结果】与去叶枝相比,留叶枝棉花的衣分变化不大,全株平均铃重有所降低,铃数显著增多,2004和2005年的皮棉单产分别比去叶枝的对照提高了9.8%和6.2%,但纤维长度和比强度略低于去叶枝的对照。留叶枝棉株的绿叶比例和冠层叶绿素含量高于去叶枝的棉株,但主茎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却显著低于对照。留叶枝具有中前期增源、后期扩库的作用,但对中前期的“流”似有不利影响。【结论】抗虫杂交棉在稀植条件下保留叶枝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这与留叶枝增源、扩库的作用有关;留叶枝没有从根本上延缓棉花冠层的衰老,也没有改善纤维品质的作用。
董合忠李维江唐薇李振怀牛曰华张冬梅
关键词:叶枝库源关系叶片衰老皮棉产量
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源库关系的调节效应被引量:59
2008年
以去叶枝留早果枝的正常整枝方式为对照,于2005-2006年研究了整枝对大田棉花源库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去叶枝去早果枝(Ⅰ)、留叶枝去早果枝(Ⅱ)和留叶枝留早果枝(Ⅲ)3种整枝方式都显著促进了棉花叶面积扩展,最大叶面积系数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了10.3%、28.3%和9.5%,导致叶面积载荷量减少,源库比降低.Ⅰ和Ⅱ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始絮期的黄叶率和功能叶的C/N,表现出显著地延缓衰老的作用,但Ⅱ处理易导致贪青晚熟;而Ⅲ处理对衰老的延缓作用不大.Ⅰ处理的籽棉产量与对照相当,Ⅱ处理比对照降低了6.4%-15.6%,Ⅲ处理比对照增产6.3%.表明去早果枝和留叶枝皆是调节棉花源库关系、碳氮代谢和延缓棉花早衰的有效手段.
董合忠牛曰华李维江唐薇李振怀张冬梅
关键词:棉花留叶枝源库关系叶片衰老
去早果枝对抗虫棉产量、品质和早衰的影响被引量:23
2007年
以早发型(鲁棉研17、21)、晚发型(鲁棉研18、22)和两者的杂交种(F1)为材料,于2004—2005年在山东省商河县和夏津县进行了去早果枝试验。结果表明,早发型抗虫棉和杂交棉去早果枝的皮棉产量比各自留果枝的对照分别提高了3.3%和5.7%,而晚发型品种2004年略有减产,2005年在夏津减产6.2%。去早果枝显著减少了伏前桃的比例、增加了伏桃比例和棉花株高,早发型品种的生育期基本不受影响,而晚发型品种的生育期则平均延长了2.1 d。去果枝与留果枝相比,平均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分别提高了2.6%和2.3%,麦克隆值降低了5.6%,但未达到显著差异。去早果枝对棉花后期早衰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牛曰华董合忠李维江粟红梅
关键词:抗虫棉纤维品质早衰
留叶枝去早果枝对抗虫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为探索留叶枝去早果枝对抗虫棉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于2004—2005年以两个不同熟性的抗虫棉品系K640和K9918为材料,在济南和临清进行了留叶枝去早果枝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整枝(去叶枝)相比,留叶枝去早果枝显著促进了两个品系的株高增长和叶面积扩展,叶面积系数提高了24% ̄94%。早熟品系K640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比正常整枝增产7.4%和15.6%,而中早熟品系K9918的产量在2004年与正常整枝相当、2005年减产12.0%。留叶枝去早果枝显著减少了伏前桃比例,而相应提高了伏桃和秋桃的比例。留叶枝去早果枝对平均衣分影响不大,但显著影响铃数。分析认为,留叶枝去早果枝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效应主要是通过提高叶源、降低库源比实现的,只有在叶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该措施才有增产作用。
唐薇牛曰华张冬梅李振怀李维江董合忠
关键词:抗虫棉留叶枝生长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