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萍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潜江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加灸对AD模型大鼠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yclinE、p21/cip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电针加艾灸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yclinE、p21/cip的影响,以探讨针灸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以双侧海马注入Aβ1-42制作A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用电针和艾条温和灸"百会"、"肾俞"穴,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cyclinE、p21/cip的变化。结果模型组cyclinE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大鼠海马区cyclinE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p21/cip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而治疗组p21/cip表达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AD模型大鼠存在脑细胞周期蛋白的异常表达,电针加灸可以改善AD模型大鼠的神经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周期相关因子cyclinE、p21/cip表达有关。
- 夏微光杜艳军孙国杰熊萍刘若兰
- 关键词:电针CYCLINEP21CIP
- 小针刀配合针灸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针灸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潜江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针刀配合针灸推拿牵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及体征、疼痛感、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及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提供小针刀配合针灸推拿牵引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及体征,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吴靖黄拥军熊萍
- 关键词: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 电针加艾灸对AD模型大鼠海马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yclinD1、p16INK4a的影响
- 目的
通过观察电针加艾灸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海马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yclinD1和p16INK4a相关指标的影响,从细胞周期的角度探讨电针加艾灸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和治疗该病的作...
- 熊萍
- 关键词:电针加艾灸CYCLIND1
- 文献传递
- SFBC联合TOT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ADL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焦点解决短期咨询(SFBC)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潜江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01例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TOT训练方法,观察组采用SFBC联合TOT训练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及Barthel指数(BI)。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状况、FMA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E)、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BC联合TOT的康复治疗训练可以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肢体康复功能及ADL能力。
- 吴靖黄拥军熊萍
- 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咨询任务导向性训练偏瘫
- 针灸治疗线粒体功能异常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线粒体不仅作为细胞供能的主体,而且其功能改变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起关键性作用。针灸通过改善线粒体超微结构,调节大脑能量代谢,抑制细胞凋亡,调节Ca2+稳态,以及降低DNA突变。
- 熊萍
- 关键词:线粒体阿尔茨海默病针灸
- 电针加艾灸对AD模型大鼠海马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yclinD1、p16 INK4a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痴呆(AD)的发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脑卒中之后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高发病,因此对AD的防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验研究证实,针灸能够调节AD模型大鼠中枢神经递质、抗自由基氧化损伤、脑能量代谢、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神经元的丢失等^[1],传统的艾灸在防治衰老性疾病方面也取得较好疗效^[2],但电针加艾灸协同疗法治疗AD未见报道。本文欲从大鼠海马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yclinDl、p16INK4的角度了解神经元细胞增殖情况,探讨电针加艾灸的协同疗法治疗AD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
- 熊萍杜艳军夏微光刘若兰孙国杰
- 关键词:电针加艾灸CYCLIND1P16INK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