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淑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黄芩的提取工艺被引量:18
- 2008年
- 目的:研究黄芩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乙醇用量(D)为四个因素,每个因素设计三个水平进行试验。用HPLC法测定每个试验所得的黄芩苷含量。结果:因素C的影响最大,各因素对黄芩的提取工艺的影响程度依次为C>B>A>D,即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乙醇用量,用A2B1C3D2条件进行提取,所得黄芩苷含量最高。结论:黄芩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
- 熊淑华熊爱珍方晓姜燕罗小红
- 关键词:黄芩黄芩苷
- Caco-2细胞对酸枣仁皂苷A的跨膜转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酸枣仁皂苷A(Jujuboside A,JuA)在Caco-2细胞的跨膜转运特性。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Caco-2细胞单层模型,考察时间、介质pH值、药物浓度、抑制剂对JuA在Caco-2细胞上转运的影响。结果 Caco-2细胞转运JuA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在pH为5.0~8.0范围内,Caco-2细胞对JuA的转运不受pH值的影响;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Ver)对Caco-2细胞转运JuA无影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Ⅳ抑制剂叠氮化钠(Sodium azide)对Caco-2细胞转运JuA有抑制作用;JuA的AP-BL侧的Papp与BL-AP侧的Papp的两组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JuA不是P-gp的底物,其跨膜转运是被动转运与主动转运共同参与的过程。
- 章新晶熊淑华邹霞
- 关键词:酸枣仁皂苷ACACO-2细胞P-糖蛋白跨膜转运高效液相
- 肉眼和电镜观察聚-DL-乳酸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效果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预防腰椎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将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成5组,施以L5-L7全椎板切除术,A组放置明胶海绵片,B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C组PDLLA可吸收膜,D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膜,E组空白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于术后2周、4周、8周、12周分别行肉眼大体观察、电镜观察瘢痕生长及硬膜外粘连情况。结果 B组、C组和D组有非常明显防粘连效果,与E组及A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B组,C组和D组之间在防粘连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D组的防粘连效果更为突出,直到12周时电镜下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仍呈现生长缓慢,排列紊乱和结构疏松的镜像。结论丹参+PDLLA可吸收膜有很好的三维防粘连效果,可作为理想的预防硬膜外粘连材料。
- 徐聪郭春钰熊淑华艾雯陈伟高
- 关键词:硬膜外粘连电镜观察丹参
- 聚-DL-乳酸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预防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聚-DL-乳酸(poly-DL-lactic acid,PDLL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预防腰椎全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实验1组(明胶海绵片组)、实验2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组)、实验3组(PDLLA可吸收生物膜组)、实验4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生物膜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5组以行腰椎(L5-7)全椎板切除术来建立动物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4组分别在椎板缺损处覆盖明胶海绵片、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将丹参注射液0.5 mL倒入明胶海绵片中)、PDLLA可吸收生物膜及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生物膜(将丹参注射液0.5 mL倒入明胶海绵片中,上面再覆盖PDLLA可吸收生物膜)。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采用Rydell肉眼评判标准和改良Nussbaum组织学评判标准对5组术后2、4、8及12周大体标本及光学显微镜下组织学变化的情况进行观察、评判(肉眼观察和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4组的硬膜外光滑、无增厚,有硬膜外腔隙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实验1组、空白对照组的硬膜外纤维组织增生或粘连明显,硬膜外腔隙基本消失。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4组术后Rydell评级为0、Ⅰ、Ⅱ及Ⅲ级瘢痕粘连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实验1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1),实验3组、实验4组术后Rydell评级为0、Ⅰ、Ⅱ及Ⅲ级瘢痕粘连的例数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4组术后改良Nussbaum组织学评级为0、0.5及1级瘢痕粘连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实验1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1),实验3组、实验4组术后改良Nussbaum组织学评级为0、0.5及1级瘢痕粘连的例数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生物膜具有良好的防止硬膜外瘢痕粘�
- 徐聪郭春钰艾雯熊淑华于雪峰陈伟高
- 关键词:硬膜外粘连全椎板切除术丹参注射液动物大白兔
- 骨科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探讨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骨科围术期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月589例骨科手术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89例患者术前全部使用抗生素(100%),其中术前24 h前用药207例(35.14%),联合用药355例(60.27%),平均用药(7±2.7)d。结论骨科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存在滥用的现象,需加以纠正,合理应用。
- 熊淑华徐聪
- 关键词:骨科围术期抗生素合理用药
- 骨科医嘱中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提高骨科医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水平,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骨科部分医嘱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统计不合理应用的抗生素及内容。结果共监测487例患者计医嘱41872条,其中不合理应用患者109例计医嘱741条,占1.77%。结论加强抗生素使用的学习培训,及时更新药学知识,以提高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水平很有必要。
- 熊淑华徐聪
- 关键词:骨科抗生素合理用药
- 达比加群酯联合塞来昔布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被引量:8
- 2016年
- 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 etexilate)是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2010年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和全身性栓塞.2013年在中国上市。达比加群酯是前体药物,口服后经酯酶水解释放出活性成分达比加群而发挥抗凝作用。
- 张卫芳陆社桂熊淑华徐睿来熊爱珍程晓曙
- 关键词:达比加群酯塞来昔布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