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飞
- 作品数:22 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角膜厚度的共焦显微镜测量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共焦显微镜测量角膜厚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 非随机性对照临床试验 ,用裂隙扫描共焦显微镜和 A超测厚仪分别测量 2 0人的 2 7个正常角膜中央厚度。结果 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平均值 (± SD)裂隙扫描共焦显微镜为 (5 2 9.6± 33.9)μm ,A超测厚仪为 (5 36 .7± 38.2 )μm,两者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配对资料 t检验 ) ,两方法差值所在范围 (± SD)是 (7.0± 7.1)μm ;各眼测量值间标准差的平均值共焦显微镜为 17.8μm ,A超测厚仪为 1.7μm ,共焦显微镜的变异度较 A超测厚仪大。结论 裂隙扫描共焦显微镜可以测量角膜厚度 ,但其测量值与 A超测厚仪所测值有差别 ,且测量变异度较 A超测厚仪大 ,稳定性相对差。
- 徐永根潘飞姚玉峰
- 关键词:A超角膜厚度共焦显微镜对照临床试验角膜中央厚度测厚仪
- 眼前节OCT对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疗效的评估
- 目的:探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S-OCT)对真菌性角膜炎行药物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临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接受门诊治疗且规律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就诊...
- 潘飞姚玉峰裘文亚吴强
-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疗效评估
- 那他霉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观察那他霉素滴眼液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浙江省宁波市眼科医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那他霉素滴眼液+伊曲康唑胶囊)和对照组(那他霉素滴眼液),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角膜染色、共聚焦角膜显微镜等,并记录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为63.0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角膜染色阳性率为13.04%、对照组为36.9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在局部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基础上,配合口服伊曲唑康胶囊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用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忻丹丽沈降潘飞
- 关键词:那他霉素滴眼液伊曲康唑胶囊真菌性角膜炎
- 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与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圆锥角膜术后临床结果比较
- 目的比较分别采用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法(FBDLK)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法(PKP)治疗的两组圆锥角膜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了自1997年至2003年在邵逸夫医院分别采用FBDLK或PKP 方式...
- 叶宇峰姚玉峰潘青潘飞
- 文献传递
- 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与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角膜基质变性的临床结果比较
- 目的比较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FB-DLKP)与穿透性角膜移植(PKP)治疗角膜基质变性的临床结果。研究设计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病人和方法自1998年7月至2005年7月在我院行角膜移植的角膜基质变性患者共16人,行 F...
- 姜波姚玉峰潘飞
- 文献传递
- 胶滴状角膜营养不良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基因型分析
- 目的研究胶滴状角膜营养不良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分子遗传学机制,观察临床表现和评价手术疗效。方法收集彼此无亲缘关系的两个胶滴状角膜营养不良家系,对2例患者行-20°低温冰冻保存角膜作为供体的板层角膜移植术,将患者角膜组织做病...
- 张蓓姚玉峰潘飞周萍
- 关键词:角膜营养不良突变板层角膜移植术
- 文献传递
- 假期学生护眼六步法
- 2021年
- 每年寒暑假,特别是寒假,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高发季。从近视防控角度来讲,户外活动和光照时间不足,近距离用眼时间过多,是近视发生和进展最主要的两大危险因素。而现在仍处于疫情防控时期,假期中孩子们的宅家时间自然会增多,而且不少课外线下培训也变成了线上网课。
- 潘飞
- 关键词:青少年近视六步法寒暑假假期光照时间
- 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角膜上皮基底细胞的共焦显微镜活体动态观察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术(FBDLK)后不同时期角膜上皮基底细胞的观察,了解角膜基底上皮在经冰冻保存过的角膜材料表面上的重建过程。方法20例(20眼)行FBDLK的患者在术后的不同时期分别进行裂隙式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对所得的清晰的角膜基底细胞的图像进行“反色”法电脑自动分析,获得基底细胞密度、细胞面积和细胞多形性变异率等数据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FBDLK术后3~4d,植片表面上皮化已基本完成,此时植片中央区的基底层细胞密度较低,细胞体积较大呈近圆形;至术后15d时,角膜基底细胞的密度、面积和细胞多形性变异率等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观察至术后12个月上述指标均保持稳定。结论-20℃冰冻保存角膜材料作为供体行FBDLK术后,植片表面能较快地完成上皮化,上皮基底细胞在术后15d时密度和形态已经恢复正常。
- 叶宇峰姚玉峰周萍金玉奇潘飞
- 关键词:深板层角膜移植共焦显微镜角膜上皮基底细胞
- 人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特性及能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1年
- 原发性和继发性角膜内皮失代偿导致角膜基质水肿、角膜混浊和视力下降,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在于成年人角膜内皮细胞失去增殖能力,损伤后无法正常再生。研究发现,人体内角膜内皮细胞增殖抑制主要与细胞接触抑制和房水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2有关。细胞周期蛋白和增殖标记蛋白K i67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人角膜内皮细胞只是停留在细胞周期的G1期,而不是退出了细胞周期。体外培养、扩增人角膜内皮细胞的成功和人角膜内皮细胞永生细胞系的建立充分证明角膜内皮细胞具备增殖能力。体外培养实验显示: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年轻人强于老年人,角膜周边部强于中央部。体外促进人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因素主要包括细胞生长因子、EDTA和细胞外基质。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干细胞或前体细胞的分离、鉴定和培养为深入研究角膜内皮细胞增殖机制和内皮细胞体外扩增提供了基础条件。
- 潘飞姚玉峰
- 关键词:内皮细胞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增殖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共焦显微镜下高反光角膜内皮细胞核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和分析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后共焦显微镜下显现高反光内皮细胞核患者的内皮细胞形态学特征及其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方法:对87例(90眼)PKP术后患者的
- 潘飞姚玉峰张蓓聂欣
- 关键词:穿透性角膜移植共焦显微镜角膜内皮细胞细胞核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