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莲花

作品数:18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病毒
  • 5篇免疫缺陷
  • 5篇宫颈
  • 5篇宫颈癌
  • 5篇HIV/AI...
  • 4篇丁三醇
  • 4篇人类免疫
  • 4篇人类免疫缺陷
  • 4篇人类免疫缺陷...
  • 4篇三醇
  • 4篇剖宫产
  • 4篇前列素
  • 4篇缺陷病
  • 4篇免疫缺陷病
  • 4篇免疫缺陷病毒
  • 4篇母婴
  • 4篇卡前列素
  • 4篇HIV
  • 3篇阻断
  • 3篇母婴传播

机构

  • 18篇南宁市第四人...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作者

  • 18篇潘莲花
  • 7篇庞俊
  • 6篇蒙春莲
  • 5篇韦淑珍
  • 3篇刘冬梅
  • 3篇盘兰姣
  • 3篇黄绍标
  • 2篇覃绍坚
  • 2篇李玲
  • 2篇李才英
  • 1篇石燕
  • 1篇鲁文清
  • 1篇王光彩
  • 1篇吴锋耀
  • 1篇欧红
  • 1篇曾雅畅
  • 1篇李坤
  • 1篇李慕军
  • 1篇秦燕
  • 1篇陈悦

传媒

  • 5篇广西医学
  • 3篇当代医学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微创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HCV合并感染HIV母婴阻断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以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rival therapy,HAART)为主的综合措施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者HIV母婴传播效果。方法给HIV/HCV合并感染的孕妇孕期应用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方案为AZT+3TC+EFV或AZT+3TC+NVP,结合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预防HIV母婴传播。结果 21例婴儿中有8例年满12月龄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均阴性,13例年满18月龄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均阴性,现阶段母婴传播率为零。结论 HIV/HCV合并感染的孕产妇孕期应用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HI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与单纯HIV感染母婴阻断效果相比较效果相似。
庞俊黄绍标潘莲花刘冬梅韦淑珍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
阴道镜在HIV/AIDS宫颈癌前病变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阴道镜对HIV/AIDS患者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HIV/AIDS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有阴道镜图像异常者,在阴道镜下于病变处进行多点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阴道镜对诊断HIV/AIDS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符合率为61.5%。术中做好防护措施,工作人员没有发生HIV职业暴露。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加宫颈定点活检是目前诊断宫颈疾病中简便可行且有效的方法,提高防护意识,可降低发生HIV职业暴露的风险。
潘莲花蒙春莲
关键词:阴道镜
HIV/AIDS患者合并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在本院诊治的40例HIV/AIDS(HIV抗体阳性)合并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等距抽样选择同期在本院诊治的40例HIV抗体阴性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对其相关危险行为、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程度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观察组中HIV感染者19例(47.50%),AIDS患者21例(52.50%);两组多性伴、性病史、配偶/固定性伴有多性伴、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阳性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45.00%比10.00%、37.50%比7.50%、82.50%比27.50%、72.50%比2.50%,P均<0.01);两组宫颈病变不同程度中CINⅢ与宫颈癌的发生率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57.50%比15.00%与27.50%比2.5%,P均<0.01),CINⅡ的发生率与孕次≥3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0%比32.50%,65.00%比50.00%)。结论 HIV/AIDS患者合并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影响因素与多性伴、性病史、配偶/固定性伴有多性伴、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阳性密切相关;HIV抗体阳性者CINⅢ与宫颈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IV抗体阴性者。
庞俊李浩潘莲花韦淑珍黄绍标
关键词:宫颈癌癌前病变IMMUNODEFICIENCYACQUIREDDEFICIENCY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严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18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严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经徒手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40IU宫体注射及静脉点滴、米索前列醇0.4mg肛门直肠内给药后子宫收缩仍然不良的严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8例,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必要时间隔15min以上重复使用。结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后子宫变硬,出血减少,显效15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4.63%。1例腹泻,1例恶心,均较轻微,自行缓解。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严重性产后出血有疗效优、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等优点。
潘莲花盘兰姣李才英欧红
关键词: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HIV/AIDS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HIV/AIDS妇女行宫颈癌筛查结果,为HIV/AIDS妇女防治宫颈癌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50例女性HIV/AIDS患者为观察组,50例非HIV/AIDS女性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宫颈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对年龄≥30岁者行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TCT及HPV均阳性者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观察组TCT检查阳性15例(30.0%),HPV检测阳性25例(55.6%),HPV多亚型混合感染13例(28.9%),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例(12.0%)、11例(25.6%)、2例(4.7%)(均P<0.05)。观察组有12例行阴道镜检查,病理检查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CINⅢ7例,CINⅠ~CINⅡ5例。对照组有2例行阴道镜检查,病理检查结果为CINⅠ1例,宫颈炎1例。结论与非HIV/AIDS女性相比,HIV/AIDS女性患者HIV感染率、CIN及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
李英伟庞俊潘莲花韦淑珍胡琴陆青华
关键词:HIV/AIDS宫颈癌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术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AIDS/HIV)感染者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术对机体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术40例,均为足月妊娠,随机分成两组,AIDS/HIV组(A组),非AIDS/HIV组(N组),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前和术后1、3、5d抽取静脉血,采用BD.FACS Calibur计数方法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CD3+、CD4+、CD8+、CD4+/CD8+比值A组术后1、3d和N组术后1d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CD4+/CD8+比值的A组术后5d和N组术后3、5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A组与N组比较CD3+、CD4+、CD8+、CD4+/CD8+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S/HIV感染者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可导致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降低,这可能与麻醉及手术创伤等因素有关。
覃绍坚吴锋耀庞俊黎建源梁皓峰许军萍盘兰娇潘莲花石燕
关键词:麻醉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
HIV/AIDS患者合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合并宫颈病变(包括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浸润癌)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对40例HIV/AIDS合并宫颈病变患者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不同分为4组,A组CD4+T淋巴细胞>350/mm3,B组CD4+T淋巴细胞200~350/mm3,C组CD4+T淋巴细胞100~199/mm3,D组CD4+T淋巴细胞<100/mm3。统计各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分布情况,分析HIV/AIDS患者宫颈病变程度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组有宫颈病变8例(其中CINⅢ6例、宫颈浸润癌2例);B组有宫颈病变11例(其中CINⅡ2例、CINⅢ5例、宫颈浸润癌4例);C组有宫颈病变8例(其中CINⅡ2例、CINⅢ4例、宫颈浸润癌2例);D组有13例(其中CINⅡ2例、CINⅢ8例、宫颈浸润癌3例)。各组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与浸润癌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8)。结论 HIV/AIDS患者免疫状态CD4+T淋巴细胞水平对宫颈病变程度的影响无明显相关;不论是HIV感染者还是AIDS患者都应该严格进行宫颈癌筛查,及时诊断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以阻断宫颈癌的发生。
庞俊黄绍标李浩韦淑珍潘莲花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D4阳性T淋巴细胞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乙型肝炎产妇产后出血临床研究
潘莲花蒙春莲刘冬梅庞俊韦淑珍覃绍坚鲁文清盘兰姣王光彩秦燕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乙型肝炎产妇产后出血临床研究”项目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合同号: Z2010161产后出血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我院产科定点收治各种传染病产妇,肝功能异常...
关键词: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乙型肝炎产妇
首次早期妊娠妇女血清孕酮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首次早期妊娠妇女血清孕酮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50例妇科门诊确诊的首次早期妊娠的妇女,按血清孕酮浓度的不同分为3组,①组孕酮值〉78 nmol/L,②组孕酮值31.8~78 nmol/L,③组孕酮值〈31.8 nmol/L,分别进行血清孕酮的检查,随访跟踪,对其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0例中,血清孕酮〉78 nmol/ml 110例,其中正常妊娠102例,占92.73%,流产7例,占6.36%,异位妊娠1例,占0.91%;血清孕酮值31.8~78 nmol/ml 85例,其中正常妊娠68例,占80%,流产13例,占15.29%,异位妊娠4例,占4.71%;血清孕酮〈31.8 nmol/ml 55例,其中正常妊娠32例,占49.23%,流产15例,占23.08%,异位妊娠8例,占12.13%。三组正常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①组正常妊娠率高于②组和③组,②组正常妊娠率高于③组,即血清孕酮浓度水平逐步降低,正常妊娠率随之下降,异常妊娠(包括流产和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随之上升。结论:首次早期妊娠妇女血清孕酮浓度与妊娠结果密切相关,血清孕酮浓度越低,妊娠妇女越容易流产或异位妊娠。因此在妊娠期间不定时进行血清孕酮的检测有利于动态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梁瑞苏国生黄志官潘莲花
关键词:孕酮异位妊娠流产
晚孕羊水过少对围生儿及分娩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生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对妊娠晚期诊断为羊水过少的101例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羊水过少高发于孕≥40周孕妇,羊水量越少,羊水混浊及胎儿窘迫发生率越高。结论羊水过少确诊后应严密监护,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降低围生儿窒息及病死率。
李玲李坤潘莲花庞俊蒙春莲刘冬梅
关键词:羊水过少围生儿分娩方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