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园园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土壤
  • 1篇学风
  • 1篇学风建设
  • 1篇早读
  • 1篇中国土壤
  • 1篇四川盆地
  • 1篇土壤发生
  • 1篇年降水
  • 1篇年降水量
  • 1篇盆地
  • 1篇中生代
  • 1篇晚中生代
  • 1篇淋溶
  • 1篇淋溶土
  • 1篇降水
  • 1篇降水量
  • 1篇高校学风
  • 1篇高校学风建设
  • 1篇古土壤
  • 1篇高校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潘园园
  • 2篇黄成敏
  • 1篇任成瑶
  • 1篇马丹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教育界(高等...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3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晚中生代古淋溶土发生学特征与形成因素研究
2022年
【目的】理解和揭示深时古土壤的形成与演化有助于了解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促进土壤发生学理论的发展。【方法】以四川盆地晚中生代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发育的古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剖面的形态与微形态、矿物组成、颗粒组成以及地球化学等发生学特征的观察与分析,开展深时古土壤发生学特征与分类研究,并基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成土因素,进一步探讨深时古土壤的形成过程。【结果】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晚中生代古土壤具有根系、土层色调变化、土壤结构和黏化层等成壤特征。(2)古土壤矿物组成以石英、长石、绿泥石、针铁矿、伊利石和云母类矿物为主。(3)沿古土壤剖面自上而下,伴随着土层化学风化指数(CIA-K和方解石为主,含少量蒙脱石、绿泥石、针铁矿、伊利石和云母类矿物)。(3)沿古土壤剖面自上而下,伴随着土层化学风化指数(CIA-K)值的增强,铝硅比和淋溶率(Ba/Sr)随之增加,而淋溶指数(ΣBases/Al)相应降低。【结论】成土因素分析表明古土壤发育于植被类型丰富且排水条件良好的林地地区,为侏罗系和白垩系沉积岩在温暖(10±4.4℃~13±4.4℃)湿润(515±182 mm a^(−1)~1140±182 mm a^(−1))的气候环境下,经10 ka以上时间的风化产物。
李军黄成敏杨国林潘园园王熠哲文星跃
关键词:古土壤白垩系土壤发生四川盆地
加强学生外界约束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
2013年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基地,学风建设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早读这一具体措施得到的具体数据表明开展早读专业的同学80分以上达到总人数的50.9%,比同一学期未开展早读专业的同学多17.1%;同一专业在第二学期开展早读后成绩在80分以上的同学由32%上升到52.8%。由此可见,加强学生自我约束对高校学风建设有好的影响。
任成瑶马丹潘园园
关键词:学风建设早读
中国土壤中钙积层深度与年降水量关系的定量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土壤中钙积层深度与年均降水量存在函数关系的前提条件,并对中国区域内不同钙质土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筛选出48个土壤剖面,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区域的新的土壤钙积层深度x(cm)与年均降水量y(mm)的函数关系式:y=-0.069 3x2+12.063 0x+68.499 0,其中相关系数R2=0.725 4(n=48)。利用这一关系式可根据古土壤推算古降水量,为研究古土壤与古气候定量重建提供更为精确、可靠的数据。
潘园园黄成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