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游建

作品数:1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基因
  • 4篇转基因
  • 3篇小麦
  • 2篇性状
  • 2篇体细胞胚
  • 2篇体细胞胚胎
  • 2篇拟南芥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转化拟南芥
  • 2篇苜蓿
  • 2篇花粉
  • 2篇花粉管
  • 2篇花粉管通道
  • 2篇花粉管通道法
  • 2篇MFH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机构

  • 8篇河南科技学院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8篇游建
  • 7篇周岩
  • 6篇魏琦超
  • 6篇张洁
  • 5篇薛晓锋
  • 3篇袁重要
  • 3篇张胜利
  • 2篇茹振钢
  • 2篇何男男
  • 2篇马俊

传媒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转录因子基因Mfhb-1的表达对苜蓿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主要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2011年
以经2,4-D诱导的苜蓿幼嫩叶片的叶肉细胞为材料,利用HPLC技术对Mfhb-1基因的正义、反义转化植株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的主要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Mfhb-1基因的表达可能在苜蓿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初期抑制了IAA、GA3和ZT的合成,促进了ABA的合成。
周岩张胜利何男男魏琦超薛晓锋游建张洁
关键词:苜蓿体细胞胚胎内源激素
FLP/FRT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在剔除植物筛选标记基因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作为标记基因剔除的重要手段之一的FLP/FRT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自发现以来,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领域尤其是标记基因的删除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提高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有效方法.文章就FLP/FRT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基本概况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标记基因删除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讨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利弊与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游建周岩
关键词:基因工程标记基因
SeNHX1基因转化拟南芥的初步研究
张洁薛晓峰魏琦超游建袁重要程婷婷王楠周岩
关键词:FLORALDIP拟南芥
HD-Zip转录因子转基因苜蓿差异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Mfhb-1基因是在苜蓿体细胞胚胎发生初期通过扣除杂交方法获得的HD-Zip类转录因子基因。目前,以苜蓿47/15为材料,获得了正义、反义转化植株,即D3,携带有mfhb-1基因编码区的反向序列,为反义转化植株;F4,携...
游建
关键词:苜蓿体细胞胚胎发生差异蛋白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文献传递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探究及鉴定
游建薛晓锋张洁马俊魏琦超张胜利袁重要茹振钢周岩
关键词:小麦花粉管通道法农艺性状
口蹄疫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转化拟南芥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携带有O型和A型口蹄疫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O21-O14-A21的双元表达载体对拟南芥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并探讨了不同侵染时间和菌液浓度对农杆菌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通过潮霉素筛选,共获得522块抗性愈伤组织,经再生培养得到36棵再生苗,对部分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
周岩薛晓锋魏琦超张洁游建
关键词:拟南芥根癌农杆菌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探究及鉴定
本实验以5个小麦品种(品系)"BN-64"(百农-64)、"YM-34"(豫麦-34)、"KDZ-30"(抗冻早-30)、"BM-1"(百麦-1)和"AK-58"(矮抗-58)为实验材料,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携带有外源耐盐...
游建薛晓锋张洁马俊魏琦超张胜利袁重要茹振钢周岩
关键词:小麦花粉管通道法农艺性状
文献传递
小麦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利用转基因技术以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病虫和抗逆能力等相关研究日趋深入广泛。主要对目前小麦转基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包括表达载体、报告基因与选择标记基因、目标基因、受体材料及转化方法等;并对当前小麦转基因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育种潜力分析和展望。
周岩薛晓锋魏琦超张洁何男男游建
关键词:小麦转基因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