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亘伟
- 作品数:87 被引量:329H指数:10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农业科学更多>>
- 我国城市绿地功能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6
- 2012年
- 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绿地功能亟需科学的评价。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绿地功能评价的研究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并成为风景园林学科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城市绿地功能评价的研究进展,归纳我国城市绿地功能评价的研究历程,从评价理论基础、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三个方面综述国内研究动态,指出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评价理论框架、建立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客观的评价机制三个层面提出今后研究的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城市绿地功能评价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刘志强洪亘伟
-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绿地
- 空间溢出效应视角下我国社会经济因素对建成区绿地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科学认识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对绿地的影响机理,是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前提.运用空间计量模型,选取273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对1996-2016年影响建成区绿地率的社会经济要素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解.研究表明:(1)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显著,经济发展是基础、政策支持是保障、人口增长是内在推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是外部助力.(2)各要素空间溢出的影响分解呈“人均GDP>三产比二产>人口密度>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的态势.(3)相关影响因素溢出效应的时空异质性、非均衡性特征明显;经济、政策因素具有持续性,产业结构和人口因素存在滞后性.研究打破以往要素互为独立的壁垒,揭示要素空间依赖对建成区绿地率增长的影响,为差异化管控城市绿地,避免区域间“极化”现象,实现区域绿地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刘志强韩纯王俊帝洪亘伟
- 关键词:空间溢出效应
- 基于园林集约利用效率的城市绿地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2
- 2014年
- 基于节约型园林的内涵和针对园林行业"非集约"现状的具体表现,采用"投入—产出—集约"的专题型指标体系框架,将提高"园林集约利用效率"的目标对接到城市绿地选址、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等环节,从全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投入、综合效益(含负效益)产出2大领域,经理论分析法、频度统计法的初选,德尔菲法等方法的筛选、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定量检验,初步建立包含1个总目标、2个子目标、8个专题和58个评价指标的城市绿地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推动我国节约型城市绿地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刘志强洪亘伟
-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城市绿地评价指标
- 城市整体空间框架的特色塑造研究
- 该课题是针对总体阶段城市设计特色塑造方法的研究.城市整体空间框架是总体阶段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是通过'点''线''面'符号语言对城市总体空间的整体把握,它的存在有助于城市设计整体性的体现.城市特色多年来研究广泛,但在实践...
- 洪亘伟
- 关键词:城市特色城市特色塑造
- 文献传递
- “缝隙——来自老城的呐喊”作品的设计过程和详解被引量:1
- 2010年
- 介绍第4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荣获三等奖的作品"缝隙—来自老城的呐喊"的设计过程和细节,阐明选地苏州平江地块的出发点,"缝隙"立意的由来,如何切入深化主题,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最终通过合作伙伴和指导老师的共同研究深化,确定了调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缝隙",让平江历史街区这座老街坊焕发新的生命力的理念,使之成为一座和谐共荣、生态、愉快的街区,在城市化的大潮中不被湮没,从而得到新生,作为一件活物而非古董得以存续。
- 张晗沁赵英晨林琳杨迪许枫刘志强洪亘伟王丽萍屠苏莉申青
-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
- 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的众创空间政策需求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 2017年
-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空间蓬勃发展,众创产业中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也存在差异。文章探讨政府政策是否与使用者的需求存在错位的情况,从不同利益主体角度出发,对比其各自自上到下的政策以及自下到上需求发现政府着重突出传统优势产业与市场主导产业存在一定冲突。同时对比不同层级的政策,发现政府政策扶持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存在很大影响,尤其体现在资金支持方面。文章认为政府针对不同利益主体的政策应层级清晰,点面结合,错位发展同时加强各区合作,营造一个最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创客环境。
- 高思卿王嘉欣洪亘伟
- 基于气候区划的中国建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气候是影响城市绿地的基础性自然因素,定量研究气候对建成区绿地率的影响,利于合理调控城市绿地建设。以中国县级市及以上城市为样本,综合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锡尔系数等方法,探究1996—2015年不同气候区划建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状况。结果表明:1)从发展水平看,不同气候区划具显著差异,热带高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区高于半干旱、干旱区,其中,热带与湿润区、半湿润区城市重合度高,是气候优势区位;2)从差异度看,不同气候区划差异度具明显区别,温带差异度高于热带,干旱、半干旱区高于湿润、半湿润区;3)从差异分解看,温度带间建成区绿地率不平衡对全国总差异的影响度大于干湿区间,温度带间差异是我国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以期为揭示气候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影响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 李彤杉刘志强王俊帝洪亘伟
- 关键词:风景园林气候区划
- 中国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的协同度研究被引量:12
- 2015年
-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城市绿地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重要转型,掌握建成区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的协同性及时空差异,对统筹城市绿地和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为样本,运用年均递增速度、协同度分析模型,呈现1990—2010年我国大陆、四大地区、省级行政区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增长速率及协同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实证分析表明:1)我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速率远大于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速率,两者的差距呈现先增大后缩小的趋势,且此现象在省级行政区之间普遍存在;2)在时间维度上,我国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的协同性较差,具有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多处于相对不协同或不协同类型,未呈现出优化趋势;3)在空间维度上,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的协同度具有较明显的分异演化特征:四大地区的协同度均较差,东部、东北为相对不协同,中部、西部为不协同;省级行政区之间的协同度差异显著,天津为协同类型,北京等8个省级行政区为相对协同类型,辽宁等3个省级行政区为相对不协同类型,西藏等19个省级行政区为不协同类型。
- 刘志强洪亘伟王俊帝
-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绿地协同度
- 公园城市视角下中心城区公园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中心城区公园体系概念与评价研究拓展了公园体系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可为公园城市视角下公园体系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对国内外公园体系发展特征及公园城市理念内涵进行了梳理与解读,以系统分析逻辑建立了中心城区公园体系概念,并以人本、系统和供需视角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中心城区公园体系是一个包含多元要素、具有多层次结构,具有多样化功能的有机整体,呈现出系统性、连通性及人民性的内涵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基本数量、结构布局及功能品质等方面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公园城市理念指导进行了公园体系理论更新与拓展,旨在为相关理论构建或公园城市实践探索提供科学参考,为满足人民对美好游憩生活的需求提供科学引导。
- 姚夏晴刘志强余慧洪亘伟
- 关键词:风景园林公园城市中心城区
- 基于动态计量模型的我国公园绿地面积与城市人口互动关系被引量:4
- 2021年
- 文章以1996—2019年我国586个建制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国整体、不同类型城市的尺度,运用VAR模型及面板数据计量模型,探测公园绿地面积与城市人口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及其作用态势。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国尺度看,二者由初期相互抑制转向"正向循环反馈"的良性互动,其中,城市人口对公园绿地面积的促进作用更明显。2)从城市尺度看,大、中城市和高暂住城市二者呈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低暂住和低密度城市二者互动作用较弱,无显著因果关系。研究结果可揭示公园绿地面积与城市人口的互动影响及作用特征,为响应"公园城市"理念、制定公园绿地发展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 刘志强宋佳余慧洪亘伟
- 关键词:城市人口互动关系VA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