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中
- 作品数:42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溴敌隆用于特殊环境的灭鼠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溴敌隆在特殊环境的大面积灭鼠效果。方法 在现场采取回合式投药法。结果 观察区共捡获死鼠 116只 ,其中褐家鼠 10 7只 ( 93 .1% ) ,小家鼠 9只 ( 6.9% )。灭鼠前鼠密度直观法为 42 .4% ,查掘开洞数法为86.7% ;灭鼠后密度直观法和查掘开洞数法均为 0。结论 0 .0 0 5 %溴敌隆毒米大面积灭鼠效果好 ,使用方便、安全 ,可在特殊环境中推广应用。
- 沈建中陈锡国芮香华
- 关键词:溴敌隆灭鼠毒饵药物
- 0.5%硫氟酰胺颗粒剂灭蚂蚁药效观察
- 1999年
- 0.5%硫氟酰胺颗粒剂对小黑家蚁有良好胃毒作用,实验表明,7d小黑家蚁死亡率达100%,其LT_(50)值为3.81d。
- 郑剑张应阔钱万红沈建中
- 关键词:杀虫剂药效观察
- 一种新型鼠夹捕鼠效果的观察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鼠夹的捕鼠效果。方法 用钢板夹做对照 ,采用夹夜法捕鼠。结果 新型鼠夹家鼠上夹率为 10 .65 % ( 10 .67%~ 10 .63 % ) ,钢板夹为 10 .67% ( 4 .0 0 %~ 17.3 3 % ) ;新型鼠夹野鼠上夹率为 1.3 3 % ( 0 .5 0 %~3 .0 0 % ) ,钢板夹为 5 .67% ( 3 .5 0 %~ 10 .0 0 % )。结论 该新型鼠夹适宜于捕杀家鼠 ,不适宜捕杀野鼠。
- 郭天宇耿红冉陈宗贵沈建中姜志宽
- 关键词:家鼠
- 毒鼠强急性中毒的原因、救治和管理对策
- 2003年
- 沈建中钱万红
- 关键词:毒鼠强急性中毒救治
- 过氧乙酸复方消毒剂消毒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研究过氧乙酸复方消毒剂消毒效果。方法 把消毒剂配制成不同浓度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及金属腐蚀试验。结果 以 5 0 0 mg· L- 1 过氧乙酸或 30 0 mg· L- 1 有效氯作用 15 m 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率分别为 99.94%、97.91% ;含两者的复方对其杀灭率达 10 0 %。该复方杀菌作用受有机物的影响较单一成分者小 ;对金属的腐蚀性小于过氧乙酸 ,而大于二氯二甲基海因。结论 组成复方消毒剂后 ,明显提高了杀菌效果 ,而且减轻了对金属的腐蚀性。
- 沈建中赵国良郑剑钱万红张应阔
- 关键词:复方消毒剂过氧乙酸枯草杆菌黑色变种消毒效果
- 过氧乙酸复方消毒剂对细菌芽胞杀灭的研究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研究过氧乙酸复方消毒剂杀细菌芽胞效果。方法:把消毒剂配制成不同浓度进行悬液定量杀芽胞试验及有机物和温度的影响试验。结果:以500mg/L过氧乙酸或300mg/L有效氯作用15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牙胞的杀灭率分别为99.94%、97.91%;含两者的复方对其杀灭率达100%。该复方杀芽胞作用受有机物的影响较单一成分者小;温度升高,其溶液的杀芽胞菌作用可加强。结论:组成复方消毒剂后,明显提高了杀芽胞菌效果。
- 沈建中张应阔钱万红
- 关键词:复方消毒剂过氧乙酸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灭菌效果
- 探讨无锡和福州地区华广原虻酯酶同工酶比较被引量:1
- 2001年
- 等电聚焦法显示无锡和福州两地华广原虻个体酯酶同工酶谱分别为17~19条带和16~21条带。同一地区的华广原虻个体之间酯酶同工酶带有质和量的差异,表明同一地理分布区的华广原虻个体之间也有遗传差异;不同地区的华广原虻之间酯酶同工酶谱无显著差异,表明不同地理分布的华广原虻具有相似的遗传性。
- 沈建中姜志宽张应阔钱万红
- 关键词:酯酶同工酶血淋巴染色
- WS-1型卫生杀虫防霉涂料的防霉效果观察
- 1990年
- WS-1型卫生杀虫防霉涂料为一种新研制的墙壁涂料,兼有杀虫与抗霉作用。本涂料对链格孢霉等12种霉菌的抑菌圈介于2.8~5.7cm。涂料经水淋、紫外线照射或热处理,仍能保持较好的抗霉效果。现场试验,涂有该涂料的墙壁,1年内未出现发霉现象,而涂以未加药涂料的墙壁,2周后即有霉斑出现。
- 沈建中姜志宽赵学忠吴光华麻毅
- 关键词:防霉涂料杀虫防霉
- 江苏四地区虻类采集及无锡地区季节消长的调查被引量:1
- 2002年
- 通过调查发现江苏地区虻类5属19种。骚扰黄虻、四列斑虻和华广原虻为江苏地区的优势种群,6月份出现次峰,7、8月份为高峰,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完全消失,其季节消长与虻类传染的疾病密切相关,为防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 沈建中姜志宽钱万红张应阔
- 关键词:优势种群
- 电话消毒膜杀菌效果的测定被引量:3
- 1989年
- 公用电话由于接触人员多,极易被污染。目前主要用喷雾或擦抹的方法消毒,费时费药。为改进公用电话的消毒,我们研制出一种使用简便的电话消毒膜(下简称消毒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沈建中邓小昭赵学忠李亮阙宁宁
- 关键词:杀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