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威
- 作品数:71 被引量:221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胡适与蒋介石三任总统被引量:4
- 1995年
- 胡适与蒋介石三任总统沈卫威一1948年4月,国民党政府举行行宪第一届总统选举,在此之前,自由主义学人、北京大学校长胡适被舆论界推为总统候选人。此事前因后果,扑朔迷离,长时期为一难解之谜。如今,《胡适的日记》手稿本出版,我们从中可见其缘由、曲直,尤其可...
- 沈卫威
- 关键词:蒋介石总统候选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总统选举言论自由五权宪法
- 我所界定的“学衡派”被引量:4
- 2007年
- 由《学衡》的存在而形成所谓的“学衡派”,这是一个基本历史事实,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学史和学术史上的一次震荡性起伏。《学衡》杂志的实际存在是1922年1月-1933年7月。“学衡派”成员的活动却不限于这个具体的时间。准确地说。“学衡派”的存在是新文化一新文学的反动。换句话说,“学衡派”是反对新文化一新文学的,是以保守来反对、牵制和制衡激进的新文化一新文学运动。在反抗新文化—新文学的话语霸权时,是以求中西思想融通、尊孔、国学研究和古典诗词创作来作为对抗手段的。成员的活动开始于1915年的美国,
- 沈卫威
- 关键词:新文学运动中国现代思想史新文化历史事实话语霸权
- 现代大学中文系的知识体系与新文学的生存空间——以6所国立大学中文系的课程为中心实证考察被引量:2
- 2007年
- 这里选取中央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和外国文学系1932年度的课程表、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1934年上半年的课程表、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1931年9月至1932年6月的课程表、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35年度的课程表。
- 沈卫威
- 关键词:新文学研究中文系新文学作家中国语言文学课程表
- 现代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导论——以“学衡派”为中心被引量:11
- 2004年
- 本文是《学衡派谱系》的导言。“学衡派”掀动的是一场新人文主义运动 ,是作为以陈独秀、胡适、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激进主义思潮的反对势力出现的 ,是新文化话语霸权下的知识抗争 ,并以文化保守主义形态展示出来。他们从美国欧文·白璧德那里得到了思想资源。
- 沈卫威
- 关键词:人文主义思潮激进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大学体制知识阶层
- 我与学报
- 1994年
- 我与学报沈卫威《河南大学学报》创刊60周年,时下,我有幸执笔,来表达一个年轻学子的感念,并回味《学报》十年来作为学术的传媒对我的奖掖、提携。我与《学报》的关系是最近这十年间发生的,我研究“东北流亡文学”、胡适和茅盾的部分成果都是通过《学报》的传媒投向...
- 沈卫威
- 关键词:流亡文学硕士研究生端木蕻良东北作家群编辑部学术论文
- 新发现抗战期间重庆“真社”诗友雅集“诗苑”
- 2024年
- 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发现抗战时期重庆国立中央大学1941年11月1日恢复的《中央大学日刊》。11月11日,《中央大学日刊》复第9号刊出文学社团“真社”主编的“诗苑”第1期。随之共发现“诗苑”19期,刊登的均是古体诗词。这是当时重庆沙坪坝磁器口文化区“真社”友朋的雅集实录。本文由文入史,关联人事,考索几位重要作者。
- 沈卫威
- 关键词:档案
- 新发现抗战初期《对日煽动宣传之意见书》及鹿地亘手书稿本被引量:1
- 2021年
- 一抗战初期,在华日本反战人士青山和夫与左翼作家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先后受到国共两党相关军情人士的保护,辗转香港、广州、武汉、桂林、重庆等地,积极投身制作反战传单、教育日本战俘、对日广播等重要工作,参与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特别是1940年7月20日,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与青山和夫等在重庆正式成立"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总部,影响较大,成为中国抗战历史中一个重要事件。
- 沈卫威
- 关键词:抗战初期日本战俘左翼作家意见书
- 试论“东北流亡文学”的独立体系和结构形态被引量:2
- 1987年
- 本文在对东北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十四年东北流亡文学”的独立体系和结构形态。东北现代文学由“启蒙文学”、“反日文学”和“变革文学”组成,井以“反日文学”为主。“反日文学”又呈现出关内“流亡文学”和关外“沦陷区文学”两种形态。“东北流亡文学”形成群体在1936—1938年,到了40年代又明显地分化为香港桂林的“东北作家群”和延安的“东北作家群”两部分。“东北流亡文学”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具有系统的整体性、层次的转折性和自身调节性等三个特征。
- 沈卫威
- 关键词:流亡文学东北作家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反日沦陷区文学启蒙文学
- “儿子与情人”——鲁迅、胡适、茅盾婚恋心态与情结阐释被引量:5
- 1989年
- 一、着眼点精神分析学祖师、泛性论者弗洛伊德认为男孩自幼便有“恋母情结”或称“俄狄浦斯情结”。这是所谓的幼儿情欲的表现。在通常的情况下,由于有一个严厉的父亲存在,他会迫使儿子把这种情欲转移到其他异性身上,强制儿子作出正确的对象选择,以保证情欲朝着符合社会文化。
- 沈卫威
- 关键词:道德伦理父亲弗洛伊德五四新文化运动社会文化
- 中国式的“费边社”议政──胡适与“平社”的一段史实被引量:10
- 1996年
- 中国式的“费边社”议政──胡适与“平社”的一段史实沈卫威一《新月》对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运动的贡献不仅在于此时以胡适为核心的争取人权与约法的言论,而且它还造就、培养了一批坚强的自由主义者。他们的名字在日后的自由主义运动中历历可数。罗隆基、王造时、梁实秋、...
- 沈卫威
- 关键词:罗隆基费边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国式拉斯基王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