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
- 作品数:17 被引量:126H指数:8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黄铁矿促进黄铜矿微生物浸出影响因素被引量:11
- 2012年
- 采用摇瓶实验,以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t.f)浸出黄铁矿--黄铜矿,重点研究了基础培养基、矿物配比和粒度组成等因素的影响.黄铁矿能促进黄铜矿的微生物浸出,以采用无Fe 9K培养基效果较好,它对应铜浸出率是9K培养基的1.68倍;采用宽粒级矿物时铜浸出效果较好,且铜浸出率与黄铁矿和黄铜矿的质量比有关,当质量比为2∶2时铜浸出率最高可达45.58%;黄铁矿含量大小是影响铜浸出率高低的实质,当质量比小于等于5∶2时以At.f菌的氧化作用为主,当质量比为10∶2时以硫化矿间的原电池效应为主.浸渣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采用无Fe 9K培养基时浸渣中生成的钝化物黄钾铁矾较少,故黄铁矿可以很好地替代9K培养基中的FeSO4,并能与黄铜矿形成原电池效应,从而促进铜的浸出.
- 莫晓兰林海傅开彬徐承焱汪涵
- 关键词:微生物浸出细菌黄铜矿黄铁矿铜
- 天然生物质材料吸油性能研究被引量:15
- 2012年
- 采用小麦秸秆、玉米秸秆、锯末、中药渣作为吸油材料,重点研究了吸附材料粒径、吸附时间以及不同油品对这4种天然生物质材料的吸油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对比了这4种材料的吸水性能和保油能力。在对原油进行吸附实验时,发现锯末和小麦秸秆在0.25~0.83mm粒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吸油性能,吸油量分别为5.79和6.02g/g,其次为玉米秸秆,0.15~0.18mm之间的材料吸油量最大能达到5.02g/g,而中药渣在0.18~0.20mm之间的吸油量仅为2.37g/g。比较4种材料对有机物甲苯及植物油的吸附性能发现,其对原油的吸附效果优于植物油和甲苯。材料均有一定的保油能力,而锯末的保油能力最高,其油水比>11。由于天然生物质材料属固体废物,其吸油后可直接作为燃料使用,可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因此在含油污水处理领域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 林海王泽甲汪涵薛秋玉朱亦珺
- 关键词:吸油性能粒径
- 产甲烷菌的诱变及其对煤层气产出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为获取高效降解褐煤产甲烷菌,以试验室超低温冰箱中保存的产甲烷菌为出发菌株,硫酸二乙酯(DES)作为诱变剂,粒度0.109~0.180 mm的褐煤为底物,在不添加培养基及营养成分的条件下进行诱变参数的优化,获取最佳诱变试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诱变的最佳试验条件为DES浓度1.8%、诱变时间30 min、诱变温度34℃;在此条件下经过40 d厌氧降解,产气量平均提高了40.00%。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降解前后褐煤表面形态变化发现,与降解前相比,降解后褐煤表面变得疏松,孔隙和裂隙明显增多。
- 林海李洋子汪涵董颖博霍汉鑫高琨曹丽霞
- 关键词:产甲烷菌诱变煤层气硫酸二乙酯褐煤
- 耐铅锌微生物对矿山酸性废水中Zn^(2+)和Pb^(2+)吸附性能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以分离于某铅锌矿选矿废水排水沟土壤中的菌株T1为对象,研究重金属离子Zn和Pb初始质量浓度、pH、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菌体浓度等因素对菌株T1吸附矿山酸性废水中Zn2+和Pb2+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处理效果与经济成本的优化,在Zn2+和Pb2+的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mg/L和30 mg/L,溶液pH4.0,菌体质量浓度3 g/L,吸附时间6 h,温度30℃的条件下,菌体T1对Zn2+和Pb2+的最大吸附率分别为79.86%和69.04%,此时吸附量分别为26.62 mg/g和6.9 mg/g。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Zn2+为25~125 mg/L,Pb2+为10~50 mg/L),菌株T1吸附Zn2+和Pb2+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该过程以表面吸附为主。
- 陈月芳高琨林海董颖博汪涵李洋子霍汉鑫曹丽霞
- 关键词:矿山酸性废水微生物吸附铅锌
-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石弱磁选工序前浮选硫钴的探讨被引量:5
- 2022年
- 攀西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钒钛磁铁矿产区,钒钛磁铁矿石中除了主要元素铁、钒、钛以外,还伴生有硫资源储量6000万t、钴资源储量90万t,具有很高的工业利用价值。当前攀钢矿业公司选矿厂对钒钛磁铁矿的选矿工艺流程是“阶段磨矿—弱磁选铁—选铁尾矿强磁选钛—强磁选钛粗精矿浮选脱硫—浮选钛铁矿”得到铁精矿、钛精矿和硫(钴)精矿,仅在钛精矿浮选脱硫阶段浮选回收得到硫(钴)精矿,因为钴品位<0.3%,钴市场价格高时作为硫钴精矿销售,钴市场价格低时只能作为硫精矿销售,造成了钴资源的浪费。开展了弱磁选工序前浮选回收硫钴的试验研究,目标是硫化矿物的早收快收集中收。实验室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45%,硫酸铜用量250 g/t、异戊黄药用量150 g/t、3#起泡剂用量30 g/t,一段浮选得到产率14.33%,硫品位3.11%、钴品位0.06%、镍品位0.03%、铜品位0.10%,硫回收率68.14%、钴回收率35.12%、镍回收率47.23%、铜回收率43.12%的粗硫钴精矿。探讨了实验室球磨机磨矿浮选一体机和浅槽快速浮选机,并开展了验证试验,认为浅槽快速浮选机是研究发展方向。
- 翟雨可常自勇王晓莉刘伟汪涵汪涵
- 关键词:钒钛磁铁矿浮选钴磁黄铁矿
- 浮选药剂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引言
传统的矿山资源开发模式,要求采出高品位、易选矿,从而造成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产生大量废矿和尾矿、环境污染严重,难以适用于品位较低的矿物资源。目前高品位易选矿产资源已经不多,低品位矿和复杂矿的开发已成当务之急。近年来,
- 董颖博林海陆琳斐温洪伟莫晓兰傅开彬汪涵
- 关键词:浮选药剂微生物浸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 利用OCT评估移植肾脏活性新进展
- 2023年
- 肾脏移植是救治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最佳方法。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准确地评估供体肾脏活性以及预测移植后是否会发生延迟肾功能恢复(DCF,delayedgraft function)。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是一种新兴的医学成像技术,可以对生物组织进行实时、无损、原位、高分辨率成像。本文对利用OCT成像评估移植肾脏活性的新进展做一综述,包括临床实验结果,以及大视场成像的新技术。
- 陈郁汪涵龚玮郭亨长黄正谢树森
- 关键词:肾脏移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盐酸改性对天然斜发沸石孔道特征、成分、表面电位及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不同浓度盐酸对天然斜发沸石进行改性,并系统地研究了改性沸石的孔道特征、化学成分、表面电位及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变化.盐酸改性后,沸石晶体结构破坏较小,表面变得疏松粗糙,K+、Na+、Ca2+和Mg2+元素含量均小幅下降;表面负电荷增加,阳离子交换容量减小;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均有所提高,最高分别从原沸石的35.97 m2·g-1和0.0761 m3·g-1提高至64.46 m2·g-1和0.1156 m3·g-1.盐酸改性对沸石微孔、介孔和大孔的分布影响明显.从迟滞回线形状判断沸石孔道类型均为不均匀狭缝型孔道,盐酸改性不会改变沸石孔道类型.
- 霍汉鑫林海董颖博刘泉利曹丽霞程皝汪涵傅川
- 关键词:沸石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离子交换
- 细菌在孔雀石低酸度浸出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为了研究细菌对孔雀石低酸度(pH=2)浸出的影响,对孔雀石的酸浸、无菌和有菌浸出进行了对比,考察了细菌和Fe2+的初始浓度对浸出的影响和调酸必要性,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浸出前后矿物表面形态的变化和细菌吸附特征,并用能谱线扫描定量分析了浸渣表面成分的差异。得出细菌和Fe2+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108个/mL和4.5 g/L时,细菌对孔雀石浸出的促进作用最佳。
- 傅开彬林海董颖博莫晓兰汪涵
- 关键词:孔雀石细菌CO2
- 不同成因类型黄铜矿细菌浸出钝化被引量:10
- 2011年
- 利用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为浸矿菌种,采用SEM,XRD和XPS等手段研究2种不同成因类型黄铜矿(黄铁矿型和斑岩型)表面钝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种类型黄铜矿表面形成的钝化层性质不同。黄铁矿型黄铜矿浸渣中产生S8和硫砷铜矿,其表面结构疏松;而斑岩型黄铜矿浸渣中出现Cu18.32Fe15.9S32和Cu2S,表面结构致密。黄铁矿型黄铜矿浸渣表面阻碍层为硫及其多聚物,斑岩型黄铜矿浸渣表面为富铜贫铁层。它们阻碍黄铜矿的继续浸出,且富铜贫铁层对黄铜矿的钝化能力强于硫层对黄铜矿的钝化能力。
- 傅开彬林海莫晓兰董颖博汪涵
- 关键词:细菌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