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洁华

作品数:35 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内酰胺酶
  • 13篇内酰胺
  • 13篇杆菌
  • 9篇耐药
  • 9篇革兰
  • 9篇革兰阴性
  • 8篇阴性杆菌
  • 8篇革兰阴性杆菌
  • 8篇超广谱
  • 7篇内酰胺酶类
  • 6篇血细胞
  • 6篇Β内酰胺
  • 6篇Β内酰胺酶
  • 6篇CTX
  • 5篇血细胞分析
  • 5篇血细胞分析仪
  • 5篇原核表达
  • 5篇细胞分析
  • 5篇细胞分析仪
  • 5篇分析仪

机构

  • 34篇广州医学院第...
  • 7篇广州医学院
  • 5篇广州呼吸疾病...
  • 3篇广州市海珠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江洁华
  • 26篇廖伟娇
  • 20篇徐韫健
  • 12篇李翊泉
  • 10篇易建云
  • 8篇张东梅
  • 5篇陈涛
  • 4篇苏丹虹
  • 4篇肖庆忠
  • 4篇钟南山
  • 3篇张丽梅
  • 3篇谭惠明
  • 3篇徐军
  • 2篇张晓坤
  • 2篇魏小平
  • 1篇高启键
  • 1篇黎文成
  • 1篇李宁
  • 1篇潘树根
  • 1篇郭晓婧

传媒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3篇现代临床医学...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医学检验进修...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抗感染化...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X-M型阴沟肠杆菌的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产物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对阴沟肠杆菌所产CTX-M型β-内酰胺酶进行基因克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特性研究。方法以产CTX-M型β-内酰胺酶的阴沟肠杆菌45号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两对引物PCR扩增CTX-M,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后测定该核苷酸序列,再将CTX-M基因克隆到pGEX-6P-3表达质粒并转入感受态BL21,选择阳性菌落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酶动力学检测。结果PCR扩增出大小为876bp和1067bp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CTX-M-9和CTX-M-3酶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CTX-M-3型重组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与原菌株相比,对青霉素类和头孢噻肟具有明显的水解作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对之较为稳定,动力学结果与酶稳定性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重组质粒pGEX-6P-3/CTX-M构建成功,CTX-M-3型重组菌株与原菌株比较,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增加,亲和力下降。
江洁华徐韫健廖伟娇李乃健
关键词:CTX-M型克隆重组质粒酶动力学
渗透压对NE—1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多参数的影响
1998年
江洁华廖伟娇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渗透压
123株白色念珠菌耐药基因CDR1和CDR2表达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了解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CDR1、CDR2的表达情况。方法常规方法分离123株临床菌株,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作菌种鉴定,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所有耐药株与随机选择的同等数量的敏感株(对照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标基因CDR1、CDR2,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后进行初步分析。结果123株白色念珠菌分布于呼吸道50.4%(62/123)、泌尿道28.5%(35/123)、生殖道14.6%(18/123)和其它6.5%(8/123)。通过药敏筛选,获得耐药菌株35株,其中有15株出现交叉耐药。受试菌对两性霉素、5-氟胞嘧啶、咪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9.2%、85.4%、87.0%、84.6%、和83.7%。35株耐药株和对照株均出现耐药基因CDR1、CDR2。结论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编码外排蛋白的耐药基因CDR1和CDR2可能同时存在于全部受试菌株内。
廖伟娇郭晓婧江洁华刘利东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耐药
CTX-M-3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序列分析与原核表达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对肺炎克雷伯菌所产CTX-M-3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进行基因克隆和重组表达,探讨其特性。方法以产CTX-M-3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49号菌总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CTX-M-3,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后测定该核苷酸序列,再将CTX-M-3基因克隆到pBV220/DH5α系统进行重组,重组菌经42℃热诱导,SDS-PAGE电泳鉴定酶蛋白的表达。结果PCR扩增出大小为876bp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同类酶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大肠杆菌DH5α转化pBV220/CTX-M-3重组质粒后,ESBLs试验为阳性,药敏试验结果与原菌株相比耐药性下降。此基因能在大肠埃希菌中大量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蛋白分子质量大约为31KD。结论成功表达重组的CTX-M-3型酶,为进一步做酶动力学及酶的其他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奠定基础。
徐韫健廖伟娇江洁华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CTX-M-3克隆
抗凝剂浓度对血细胞计数仪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1
1999年
江洁华廖伟娇陈柏铭
关键词:抗凝剂血细胞计数仪红细胞参数
果酸对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粪便潜血试验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果酸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粪便潜血试验的影响。方法以蒸馏水为对照,用试带检测不同浓度的果酸。结果体外试验显示维生素C片剂、酒石酸、柠檬酸及柠檬酸钠浓度分别为:1.50、1.30、0.01及7.50g/L时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柠檬酸组的pH值越低,越容易出现假阳性。结论在体外,一定浓度的果酸会引起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粪便潜血试验的假阳性反应。
江洁华曾军荣廖伟娇徐韫健张东梅李云峰谭惠明郭玉玲
关键词:免疫层析胶体金粪便潜血试验果酸
CMY型AmpC酶新基因亚型的序列分析与表达载体构建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对两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所产CMY型AmpC酶进行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和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以产CMY型AmpC酶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30、31号总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CMY基因,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后测定该核苷酸序列:30、31号菌与受体菌进行质粒接合实验,构建pBV220.CMY重组表达载体。对原菌株和重组菌株进行AmpC酶检测。结果PCR扩增出大小为1146bp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多种CMY亚型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7%。质粒接合实验证实质粒上含CMY基因,为可转移质粒。三维实验结果显示30、31号菌和重组菌株所产的酶均能水解头孢西丁。结论30、31号菌所产的CMY型AmpC酶为CMY新基因亚型,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BV220-CMY,为下一步酶的表达和纯化提供了依据。
徐韫健廖伟娇张晓坤江洁华张东梅张丽梅
关键词:AMPC酶重组质粒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广州地区革兰阴性杆菌CTX-M和OXA型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42
2005年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OXA型广谱β-内酰胺酶(beta-lactamase,Bla)的主要基因型别及其流行情况。方法按照NCCLS 2001年标准筛选广州地区临床分离菌株的ESBLs表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和DNA测序法进行ESBL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CTX-M1、CTX-M2、CTX-M9群和OXA的总阳性率在本地区临床分离的临床检测ESBLs阳性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分别为9.96%、0、35.5%和1.6%,同时检出≥两种ESBLs基因的菌株数64株,阳性率为5.9%;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了CTX-M型ESBLs的具体型别,包括CTX-M-3、CTX-M-22、CTX-M-9、CTX-M-14、CTX-M-17、CTX-M-18、CTX-M-21、CTX-M-24、TOHO-2和TOHO-3,其比例分别为3.23%、3.7%、4.99%、3.32%、2.21%、3.69%、2.95%、4.43%、1.85%和1.48%;其中以CTX-M-9和CTX-M-24阳性率较高;在本地区只检出1种OXA型Bla-OXA-2/PSE-2(1.38%,15/1084);另外,还检出了8株无法具体归类的CTX-M-9型ESBLs,占0.74%;CTX-M型基因主要分布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分别占42.8%和36.3%,而OXA基因则主要分布于铜绿假单胞菌中,占80%。结论本地区CTX-M类ESBLs也较为常见,其中尤以CTX-M-9和CTX-M-24为主,暂无CTX-M2群ESBLs,可能存在1种或多种新的CTX-M型ESBLs。
肖庆忠苏丹虹江洁华钟南山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感染Β-内酰胺酶类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Ⅰ类整合子的检测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整合子在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中的分布和所起的作用。方法用Kirby-Bauer(K-B)药敏法分析80株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再用可变引物与兼并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扩增革兰阴性菌整合子。结果用兼并引物可检出50株革兰阴性菌携带有整合子,有21.2%的菌株同时对10种抗生素都耐药,依次为氨苄西林(72.5%)、头孢曲松(62.5%)、头孢唑啉(61.2%)、头孢他啶(56.2%)、哌拉西林(55.0%)、复方磺胺嘧啶(51.2%)、环丙沙星(50%)、庆大霉素(48.8%)、头孢吡肟(48.8%)、头孢西丁(33.8%),显著高于整合子阴性的菌株。用可变引物检出29株携带有Ⅰ类整合子,可扩增出1000bp,1450bp,1600bp,1700bp,1850bp,1900bp,大于2000bp等6种不同长度的脱氧核苷酸(DNA)片段,相同菌属可携带有不同长度的耐药基因片段,不同细菌种属间携带有相同长度的耐药基因片段。结论Ⅰ类整合子广泛分布于革兰阴性杆菌中,在多重耐药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廖伟娇江洁华易建云徐韫健潘思争
关键词:整合子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盒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表型及基因型研究被引量:25
2007年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产β-内酰胺酶表型及基因分型,并分析其耐药特性。方法以纸片扩散初筛法、扩散确证法、头孢西丁三维试验、MBL的协同试验了解β-内酰胺酶的表型,用PCR技术进行扩增并进行DNA测序;药敏试验采用K-B法,分析其耐药特性。结果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的表型总检出率为26.49%,主要由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引起,占16.56%;其次为ESBLs+头霉素酶(AmpC)引起,占6.62%;ESBLs+AmpC+金属酶(MOL)引起,占1.66%,单独由AmpC引起的仅占0.66%,有3株未能定型0.99%;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总检出率为24.83%,单产ESBLs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株占17.55%,同时产ESBLs与AmpC的菌株占6.95%,产ESBLs、MBL与AmpC的菌株占0.33%,单产AmpC的菌株占0.33%;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总体耐药率最低为阿米卡星(18.75%)、最高为氨苄西林(97.50%),大部分细菌呈多重耐药性。结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具有多重耐药性。
江洁华廖伟娇徐军易建云徐韫健
关键词: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表型基因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