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杰
- 作品数:23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方案对老年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 2022年
- 目的 观察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抗菌药物的使用时机对老年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昌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90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患者术前3 d开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B组患者术前1 d开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C组术前不使用。观察三组患者术后发热、感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抗菌药物成本-效果比及炎性因子水平表达情况。结果 三组术后发热患者占比、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术后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三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低于C组(P<0.05);三组患者抗菌药物费用及成本-效果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能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的同时,B组成本-效果比低于A组(P<0.05)。结论 老年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1 d,术后3 d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的预防术后感染,降低治疗费用,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
- 涂颉洪戴月江小杰李军华肖冬平黄鑫
- 关键词:抗菌药物老年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感染
- 血清尿酸浓度与中青年患者心肌梗死的关系
- 目的 研究血清尿酸(UA)水平与中青年患者心肌梗死(MI)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103例中青年MI患者(MI组)、157例非MI的冠心病患者(非MI组)及17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检查血清尿酸浓度.结...
- 黄绍烈龚春黄剑锋金志文郑振中章杨龙何丽娜江小杰
- 关键词:血清尿酸中青年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疾病
- 调脂化斑汤联合穴位贴敷对颈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调脂化斑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调脂化斑汤口服,每日1剂,每日2次,联合穴位贴敷,每日1次,每次贴敷至少4 h,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血脂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患者的crouse积分、IMT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DL-C指标升高,LDL-C、TG、TC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LDL-C、TG、TC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调脂化斑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疗效更佳,能更好地调节脂代谢、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李小凤周美珍江小杰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穴位贴敷
-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与冠心病
-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是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E-选择素的可溶形式,它们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有明显的变化。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在病变形成开始,或出现血管痉挛、斑块不稳定等炎症急剧变化时明...
- 黄绍烈江小杰
- 关键词:粘附分子可溶性E-选择素冠心病
- 血脂康对胰岛素、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CAM-1、ICAM-1表达的影响
- 目的:
用胰岛素(insuli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脂康体外刺激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增殖...
- 江小杰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血管内皮细胞
-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与冠心病被引量:5
- 2011年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寿命和生存质量。国内外文献都把冠心病看作是一种多风险因素(易感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
- 江小杰黄绍烈
- 关键词:黏附分子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血清尿酸浓度与中青年患者心肌梗死的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与中青年患者心肌梗死(MI)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03例中青年MI患者(MI组)、157例非MI的冠心病患者(非MI组)及17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检查血清尿酸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MI组和MI组UA水平明显增高,而后者更高。3组血清尿酸增高率分别是17.8%,35.0%和68.9%;在高UA水平,MI患者占46.1%,而低UA水平,MI患者占14.5%,以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中青年患者MI的发生与血清尿酸水平增高有关。
- 金志文龚春黄绍烈郑振中章杨龙江小杰
- 关键词:血清尿酸中青年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疾病
- 血脂康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率震荡影响
- :观察血脂康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效果及对心率震荡的影响。 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8例,给予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基础治疗;缬沙坦组30例,在基础治疗...
- 黄绍烈龚春黄剑锋章志芳罗鸣赵宇江小杰
- 关键词:心率震荡高血压左室肥厚血脂康胶囊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 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1年5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1例2级或3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病人每日清晨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8 mg,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 治疗后高血压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15.545±3.191)μmol/L与(13.75±2.425)μmol/L,P<0.05]。治疗后左侧、右侧颈动脉及颈总动脉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可降低血压、Hcy水平,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
- 黄剑锋肖善花李晨薇黄绍烈巢胜吾段勇张必龙熊玲兵陈莉钟伟兵江小杰赵宇邱宇安胡永辉李建平袁丽霞龚春左汉恒聂志华
- 关键词: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同型半胱氨酸
- 血清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研究被引量:20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ig)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评价三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58例疑诊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期检测血清Lp(a)、Fig和hs-CRP,并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和肌酐(Cr)。根据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冠状动脉无狭窄,2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冠状动脉狭窄<50%,91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仅有一支冠状动脉分支狭窄≥50%,103例)和多支病变组(有一支以上冠状动脉分支狭窄≥50%,135例),并在每组内分高LDL-C亚组和正常LDL-C亚组。结果各组间Lp(a)和Fig水平依次递增,多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较正常组分别升高了40.0%、22.3%(P<0.05)和43.8%、25.5%(P<0.05);且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多支病变组[(0.94±0.83)mg/L]和单支病变组[(0.62±0.77)mg/L]与正常组[(0.16±0.43)mg/L]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多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升高了50.9%(P<0.05)。在剔除了LDL-C影响后亚组分析中,也得出类似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Lp(a)、Fig和hs-CRP均为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因素,其中hs-CRP的OR值最大,OR为1.112,OR的95%CI(1.022~1.188)。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p(a)、Fig、hs-CRP、LDL-C和血糖均入选回归模型。hs-CRP与Lp(a)、Fig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1.136和1.127,P<0.01)。结论(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Lp(a)、Fig和hs-CRP水平显著增高。(2)hs-CRP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大于Lp(a)和Fig,但Lp(a)和Fig与hs-CRP均呈正相关性。
- 龚春黄绍烈章杨龙章志芳郑振中赵宇江小杰袁丽霞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