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宝柱

作品数:2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5篇出血
  • 4篇动脉
  • 4篇手术治疗
  • 4篇栓塞
  • 4篇外科
  • 3篇动脉瘤
  • 3篇血管
  • 3篇入路
  • 3篇卒中
  • 3篇外科手术
  • 3篇颅内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3篇脑出血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脑出血
  • 3篇垂体
  • 2篇动脉海绵窦瘘
  • 2篇血性

机构

  • 21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江宝柱
  • 13篇牛小敏
  • 9篇田俊敏
  • 8篇王元
  • 5篇吕新兵
  • 3篇田新华
  • 3篇许建新
  • 3篇马凯
  • 2篇武全胜
  • 2篇高英林
  • 2篇王跃彬
  • 2篇张翼
  • 1篇刘学礼
  • 1篇王元
  • 1篇郭裕天
  • 1篇牛小敏
  • 1篇张翼
  • 1篇王正兴

传媒

  • 11篇临床医药实践
  • 5篇山西临床医药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医药研究
  • 1篇中华医学全科...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9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并囊肿形成的脊髓蛛网膜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993年
脊髓蛛网膜炎是蛛网膜的一种慢性炎症过程。在某些病因的作用下,蛛网膜逐渐增厚,与脊髓及神经根粘连,或形成囊肿阻塞蛛网膜下腔,或影响脊髓血液循环,最终导致脊髓功能障碍。1980年到1992年,我们收治合并囊肿形成的脊髓蛛网膜炎10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性7例,女性3例。
王元许建新王跃彬江宝柱高英林
关键词:脊髓蛛网膜炎中西医结合
卒中样发病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1993年
卒中样发病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王元,江宝柱,许建新,王跃彬,高英林一般认为,CSH的临床表现因巨大血肿的占位效应而以颅内压增高为主[1],分大脑半球表浅部或侧脑室内肿瘤相似[2],还有人认为,硬膜下血肿不出现TIA[3]。从1981年到1991年,我们共收治CSH38例,其中8例没有高颅压症状,而表现了脑出血或脑梗塞的症状,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7例,女1例。年龄45~67岁,平均55.8岁。2例有高血压史。入院或CT检查前均未询问出头部外伤史,术后6例回忆有轻微头部外伤史,伤后均无原发昏迷。受伤到发病时间32~216天。血肿均为单侧,左侧5例,右侧3例,血肿波及额顶颞部,量约90~200毫升,均为紫黑色血性液体。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发病前无头痛、呕吐。1例于饮酒后发病,睡眠后出现意识障碍、肢体偏瘫4例,活动时出现短暂肢体活动不灵,无力2例,突然昏迷1例。偏瘫肢体肌力在2度到4度之间。发病后第三天,发现视神经乳头水肿1例。全部病例均由神经内科首诊,诊断“脑出血2例,脑梗塞或TIA6例。手术前6例深昏迷,5例出现切迹疝,1例呈脑干功能衰竭。3.
王元江宝柱许建新王跃彬高英林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症状中风
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110例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总结 110例脑血管造影病例及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 :分析 110例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病例 ,并进行总结。结果 :发现颅内动脉瘤 4 3例 ,其中栓塞 2 1例 ;脑血管畸形 2 8例 ,其中栓塞 12例 ;Moyamoya′s病 7例 ;静脉窦血栓形成 5例 ,其中溶栓 3例 ,脑膜瘤 2例 ,栓塞 1例 ;脑梗死 7例 ,全部行动脉内溶栓 ;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 2例 ,其中 1例行栓塞术 ;16例未见异常。结论
江宝柱牛小敏张翼王元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新进展被引量:2
2003年
江宝柱牛小敏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治疗Arnold-ChiariⅠ型畸形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治疗Arnold Chiari畸形Ⅰ型的方法。方法 :对 11例Arnold Chiari畸形Ⅰ型患者实行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甲级 8例 ,乙级 2例 ,丙级 1例。结论 :总结得出获得较好疗效经验 :手术过程严密止血 ,尤其在切开硬脑膜后 ,争取做到无出血操作 ;软脑膜下切除部分小脑扁桃体或通过双极电凝电灼小脑扁桃体下极使其自然回缩。
田俊敏江宝柱牛小敏
关键词:显微外科
丘脑高血压脑出血43例手术治疗方式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丘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方式。方法 :对 43例丘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不同的术式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 43例 ,存活 3 9例 ,死亡 4例 ,有效率 91%。结论 :总结得出不同类型丘脑高血压脑出血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 。
田俊敏牛小敏江宝柱
关键词:丘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
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临床探讨
2003年
目的:探讨脑胶质细胞瘤的伽玛刀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1997.9—2002.4月,应用OUR—RGS/A从旋转式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瘤的273例,其中男153例,女120例,男女比例为1.3:1,年龄7~81岁,平均40.1岁。273例中单发肿瘤2历例(97.07%),多发肿瘤8例(2.93%),开颅术后85例(31.14%)。单次伽玛马治疗238例(87.18%),治疗周边剂量12~22Gy,平均15.9Gy。分次伽玛刀治疗35例(12.82%),周边剂量8~11Gy,平均8.7Gy。伽玛刀术后辅助放疗11例(4.03%),放疗剂量40Gy/4w。结果:单次/分次伽玛刀治疗后2~54个月获得临床随访229例(83.88%),影像学随访178例(65.2%),经综合评价,显效53例(19.41%),有效113例(49.34%),微效31例(13.54%),无效变化27例(11.79%),加重5例(2.18%),总有效率72.49%(166/229)。12个月存活率为83.84%(192/229);24个月存活率为53.71%(123/229);36个月以上存活率为35.37%(81/229)。61例病人(26.64%)于治疗后12个月内出现程度不高的放射性水肿。结论: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细胞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能有效的杀死靶区内肿瘤细胞并延续周边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复发。能在对肿瘤细胞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提高和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对于直径大于35mm肿瘤行分次伽玛刀治疗是有效的。
郭裕天李鹏程江宝柱刘学礼
关键词:伽玛刀脑胶质细胞瘤
可脱球囊与覆膜支架在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中的应用
2015年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是指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动脉血大量流入海绵窦内,导致海绵窦内压力增高,临床上可引发搏动性突眼、颅内震颤与杂音、球结膜水肿、甚至致死性鼻衄等一系列症状。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中,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占75%,在颅脑创伤中发病率约为2.5%。
王正兴江宝柱
关键词: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覆膜支架可脱球囊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搏动性突眼球结膜水肿
术前栓塞在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的临床应用
2008年
目的评价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术前血管内栓塞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对术前栓塞组和非栓塞组患者进行配对分析,观察两组间术中平均失血量和平均术后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栓塞组各变量平均值低于非栓塞组,平均失血量分别为(654±223)ml和(1646±852)ml,平均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10.3±2.6)d和(16.5±4.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栓塞组病例未发生严重栓塞后并发症。结论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的术前栓塞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及全切率。
江宝柱武全胜
关键词:脑膜瘤术前栓塞
可控式电解弹簧圈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的诊断和防治
2003年
目的 :探讨可控式电解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术中 ,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断以及防治。方法 :通过回顾 GDC栓塞治疗 50例患者及复习文献 ,对术中 5例动脉瘤破裂患者的先兆症状、相应处理、预后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 :5例5个动脉瘤术中发生破裂 ,占总数 9.8% ,全部经继续栓塞 GCD,完全治愈。结论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但仍有动脉瘤术中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术中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血压、心率 ,选择恰当的栓塞材料 ,随时注意影像学改变 ,对预防和及时发现动脉瘤术中破裂至关重要。若遇动脉瘤术中破裂 ,对症处理的同时继续栓塞 。
江宝柱田俊敏吕新兵牛小敏王元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出血先兆症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